书城短篇风华静好
6881500000017

第17章 变故

终于上初中了,这也让他们高兴不已,终于离开那群山环绕中的小学,离开那些低矮的教室,换到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读书了;因为学校快接近镇上的缘故,路也好走了不少,还可以认识很多不同的人;而且他们之间的大部分,从此学历要高于他们的父母了,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只有小写毕业的文凭,有的甚至还没有毕业。李彬的爸爸为李彬上初中,特意新做了一张桌子,他们那时上初中是要从自己家里带桌子的,是桌子椅子连在一块的那一种。

唯一遗憾的是,他们几个就再也不能像小学时一样在同一个班了。他们这一届的人比较多,总共有六个班,比上一届整整多了两个班。李伟祺和夏珍在71班;李彬、李芷珊、林枫还有郑浩宇在72班,郑浩宇刚开始是分在76班的,可他硬是不肯去,他一个人找老师说要求换班,老师没有答应他,就找他老妈来学校跟老师说,他妈妈也怕他一个人一班没个伴,几个人一起也大家也有个照用,而且还便于了解郑浩宇在学校的一举一动;李凌兰在74班,教室与李彬他们同在二楼,李君皓则在75班,教室在三楼。

李凌兰上初中以后,她爸的事业也可谓是蒸蒸日上。李凌兰她爸是他们几个的老爸中学历最高的一位,书读到了高中毕业,而且书也念得好,在参加高考的教室门口,却因为十斤粮票跟别人打赌没有进考场。后来也是做了“泥水匠”这一行,凭着他自己的聪明与勤奋,又加上李凌兰她那个做大包工头的姑父的帮衬和扶持,很快也当起了包工头,所接的工程那是一个比一个大。事业做大以后,田也不种了,把李凌兰的妈妈接到了市里,可以在工地上帮忙开物料提升机,那个容易学,还只要坐着动动手就可以了;还可以帮忙买工人们吃的菜,也比让外人去买强。李凌兰的哥哥已经在外地上大学了,她在家里跟着年迈的嗲嗲恩妈住,她妈隔一段时间回家看她一次。

为了迎接千禧之年的到来,学校组织了重大的元旦“晚会”,说是晚会,其实他们是在白天举行的。学校有一支“号鼓队”,是为了重大的节日准备的。那时队员们一般不轻易更换,因为老师一个一个教他们乐器也麻烦,他们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换队员。李彬在队里拉手风琴,这是上初中以后,音乐老师教的;林枫吹横笛;李伟祺是国旗手,李伟祺不仅年纪稍大身高也是最高的。国旗手也属于“号鼓队”的一员,学校有什么活动的时候,“号鼓队”在前面敲锣打鼓的奏乐开道,国旗手们就举着国旗、迈着方步紧跟其后。李彬很是庆幸那时自己是“号鼓队”的队员,否则自己如果不是要参加“号鼓队”的训练,就会参加每个班上都要准备的节目,说不定那时自己还会准备一个舞蹈。可在那次元旦晚上,李彬算是见识了什么才叫真正的舞蹈,李彬他们班上有一个平时不怎么喜欢说话的女同学,她从小就被爸妈送到舞蹈培训班去学习,她尤擅名族舞蹈,她身体的柔软程度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或旋转、或跳跃、或探、或踢、或卧、或仰,无处不透着轻盈、灵动,舞后掌声经久不息。往后的三年她一个人包揽了李彬他们班所有的演出节目,李彬他们班的班主任是教他们数学的男老师,虽然也很年轻,但是娱乐方面并不十分擅长,这样一来他正好省事。只是那位女同学她不喜多言,性格比较文静,否则一定会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快过年的时候,李凌兰的妈妈回来了。因为是千禧之年,市里非常热闹,李凌兰的妈妈邀李彬的妈妈带他们几个区市里玩玩,说是他们长这么大都还没有去过市里,趁街上热闹去玩玩,李彬的妈妈也想带他们去市里看看,就答应了。要走到镇上才有车去市里,走到李伟祺门口的时候,看到李伟祺他妈在门前晾衣服,问她要不要一块去,李伟祺的妈说快过年了家里还点事要忙。李彬的妈妈看到一旁的李伟祺听到问他妈去不去的时候的时候一脸殷切地望着他妈,听到他妈说不去后满脸的失望,看了不忍,想着李伟祺平时乖巧听话,又勤奋好学,长这么大也没去哪里玩过。就跟李伟祺他妈说她没时间久让李伟祺跟着去好了,李伟祺的爸爸和李彬的爸爸正好在市里的一个工地上做事,也是好久没回家了正好去看看。他妈一听也就答应了。

头一回进城,繁华的大街、来来往往的人群、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令几个孩子目不暇接,高兴万分。他们去看了动物园,去逛了公园,李芷珊的妈妈说市里还有大型的超市,都不用人守着的。这让他们新奇不已,吵着要去看,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确实让他们大开眼界,有很多都是以前没见过的,但是他们可没敢偷东西,因为他们还听李芷珊的妈妈说虽然没有人看着,但是到处都有“眼睛”盯着,你要拿了东西,出去的时候“门”还会“嘟嘟“叫着报警,虽然他们对那门报警时是什么样子非常好奇,但是他们也不想被当做小偷。走到一个卖饰品的专柜前,李芷珊马上被里面那些花花绿绿,璀璨夺目的工艺饰品给吸引了,她看中了一只水晶的小天鹅饰品,天鹅静静地立在一面玻璃镜子上,除了头顶的一点红,通体都是透明的水晶做成的,非常漂亮。底架上标价是五块二毛钱,李凌兰发挥她精明能干的精神,叫来售货员说那两毛钱多麻烦,她也懒得找嘛,能不能五块钱卖给她。售货员耐心的解释说这东西不是她的,价钱是商场规定的,她不能给她少这两毛钱。李彬说怎么会不能少了,还说要是在他们真实她可不止还这两毛钱。售货员再耐心地解释说真不能少,她也是替别人打工的,少了就得她自己赔钱。李凌兰的妈妈就赶紧劝李凌兰说不能少就算了,说着就要掏钱给她买。李凌兰那丫头的犟脾气上来了。还说她偏要用五块钱买下那只天鹅。她与售货员争辩说,人家卖东西都可以还价的,你们的怎么就不可以了?价钱定下了,不也是你们定的吗?既然可以定怎么就不能改了?……后来他们的一个领班来了,问明了事情的经过后,笑了笑说小小年纪,好一张伶牙俐齿的小嘴,说那两毛钱就算她贴了。这丫头最终还是五块钱买到了那只天鹅,她拿在手里左看看右瞧瞧,笑得得意至极。引得她妈和李彬她妈看了一阵好笑。

他们还顺便转到李彬她爸的工地上看了看,李伟祺见到他爸很深高兴,把在市里见到的有趣的事都将给他爸听,他爸也是十分高兴。走的时候李伟祺他爸翻遍了所有的口袋,找出二十元钱给李伟祺要他拿着给李彬他们几个买零食吃,还说钱不多,叫李彬他们不要嫌弃。李彬明白那是李伟祺他爸身上全部的家当,如果不是他们来,他可能要靠这二十块钱支撑很长一段时间,坐车、吃早餐、买夜宵、还有生活用品等,现在给他们了,他可能什么也不会买了。李彬被李伟祺的爸爸深深地感动了。李伟祺拿到钱后问李彬他们要吃什么,李彬不想花这钱,只说自己现在不想吃东西。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眼看就要过年了,祸事却降临到李彬他们家。当初李彬他们家为了建新房子,借了亲戚朋友一万元左右,本来按照李彬她爸当时的发展情况也用不了多久就能还清,可后来什么东西都涨价唯独工价是一年比一年下降,由原来的五十块钱左右一天到二十多快钱一天,市里也陆陆续续出现管理规范、设施完善、劳动力充足、办事效率快还有钱充成本的建筑公司,像李彬她爸这样的闲散小团体就不容易接到工程了。还有越来越复杂的建筑设计,要是平面图李彬她爸还能勉强看得懂,可那些繁杂的三维图形却不是小学毕业的水平能够看懂的。李彬她爸就找看得懂图纸的人合伙包工程,这次就是跟李彬她爸合伙的包工头带着要给工人们的三万多工钱逃跑了。马上就是年三十了,工人们都是等着这笔钱回家过年了,工人们还大多都是乡里乡亲的。可是李彬他爸觉得更加不能拖欠乡亲们的工钱,人家肯跟着你干,就是信任你,赚几块钱就想着过个丰盛的年。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可是家里也是刚还完建房所欠的钱不久,也没剩多少钱了。又把猪栏的几头肥猪卖了,本来还准备留一头杀“年猪”的,现在“年猪”也不杀了,连种猪和仔猪都买了,另外又借了将近两万块钱才凑够给工人们的工钱。这个年全家人过得自然是不开心,可更加不开心的事还在后头了。

新年过后,又是新学期开学了,家里被这么一折腾,刚过完年家里一时实在拿不出两姐弟的几百块钱学费,亲戚朋友们都差不多都被借遍了,实在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们。眼看就要开学看,李彬她爸就到一个远房亲戚那里借几百块钱。那远房亲戚家境也算不错,在他们那一块也是小有名气。本来李彬她爸开口借500元,人家说没这么多,只借了200元给李彬她爸,李彬她爸气得回家猛灌酒。后老李彬他们姐弟两的学费是他们大舅舅送过来的,李彬她大舅舅待李彬他们一家真是好的没话说。李彬她爸拿到钱后第二天就把那200元还给了远房亲戚。就算是日子过得紧巴一点,收点人家的气也没什么,最糟糕的是李彬她老爸喝酒喝得越来越凶,烟也是越抽越猛,这样下去李彬她妈自然是看不顺眼,两人开始拌嘴,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那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