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伯姬;
性别:女;
身份:鲁宣公(穆姜)之女,鲁成公的姐姐,宋共公之妻;
国籍:鲁国;
性情:性情刚烈,重妇道;
备注:前面说到穆姜是个“严于待人,宽于待己”的女人,她在自己的丈夫鲁宣公死后耐不住寂寞,竟然跟鲁国的大夫叔孙侨如私通,最后东窗事发,被自己的儿子赶到了东宫结束了残生。但是她的女儿伯姬却刚好与她完全背道而驰,走向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非典型人生,最后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妇道,结束了自己的“愚昧人生”。
故事:上回说到,穆姜嫁鲁国之后,与宣公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伯姬。几年以后又诞下儿子黑肱。黑肱出世后不久,鲁宣公与世长辞,黑肱幼年执政,史称:鲁成公。
话说,鲁成公九年,年仅十四五岁的伯姬被母亲穆姜许配给了宋国的君主宋共公。可是,也不知道宋共公发了什么疯,在结婚的时候,他本人却并没有按照“周礼”的程序,前往亲迎新娘子。
说到此处,不得不提一下何谓之“周礼”?周礼,乃儒家之经典,为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著。其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鲁国乃周公之后,这“周礼”其实就是他们的老祖宗制定的。而宋国与鲁国相比也不成多让,他们乃是商朝的后裔,说起来宋国的贵族血统比周朝还要久得多,贵族气质也更加浓厚。在春秋时期,最具贵族气质的当属鲁国和宋国,当时就有一种说法:“要观礼,到鲁宋”。所以,这样两个国家的贵族联姻,其婚礼显然要比任何地方都要来得隆重。据说这一年,鲁国这一方仅陪嫁滕女就送足12名,除鲁国本身外,卫、晋、齐等大国也分别都送来了厚重的贺礼。
话说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大家明白,当时的鲁国对于这一类的礼节可是十二分地重视的!然而,即使如此,宋共公这个当丈夫的却不去迎接新娘,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作为新娘子的伯姬很生气。这也在情理之中,即使这件事放到当今社会,对于新娘子来说,恐怕也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吧!
奈何迫于政治的需要,伯姬纵有千般不情,万般不愿,也只能遵从母亲的命令,“乖乖”地嫁往宋国。不过伯姬并没有就此妥协,她为了报复丈夫对自己的羞辱,对鲁国的蔑视,她的人虽是嫁到了鲁国,但是成婚之后一连好几个月,就是执意不肯与宋公洞房。
对于此事,《列女传·宋恭伯姬》有载,曰“恭公不亲迎,伯姬迫于父母之命而行。既入宋,三月庙见,当行夫妇之道。伯姬以恭公不亲迎,故不肯听命。”
宋共公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遣人到鲁国去投诉。伯姬的母亲穆姬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甚是担心。虽然在整件事情上,从道理上说,她的女儿并没有做错,非但没有错,相反,自己的女儿可谓受尽了委屈。奈何!这可不仅仅是一桩寻常的婚姻,这是国与国的王室之间的联姻,倘若两夫妻的关系处得不好,很有可能是会影响到鲁宋两国之间的关系的。
思前想后了一番,穆姜急忙委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夫季文子前往宋国,请他去面劝公主伯姬以国家大事为重。
说到这个季文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是春秋时期鲁国最著名的正卿,乃是鲁国的王室子弟。他的名声跟地位在当时的整个鲁国乃至当时的各个诸候国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且说季文子奉命前往鲁国,先是代表鲁成公向宋国奉上重礼,接着才请求拜见自己的公主伯姬。他见到公主伯姬之后,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说,深明大义的伯姬终于妥协,答应不再计较宋共公的傲慢无礼。这场政治联姻导致的风波总算是平息了。
季文子幸不辱命,功成归国,鲁成公自然是对季文子大加赏赐。其实,恐怕最为欣慰的人莫过于伯姬的母亲穆姜了。这个严于待人,宽于待己的女人对于女儿表现出来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很满意,她却没有拿着镜子照照自己,看看自己在鲁国干的那些个见不得人的龌龊勾当。
与她那个没脸没皮的母亲一比,不得不感叹伯姬的命运实在坎坷。由于宋共公年长伯姬很多,伯姬嫁过去仅仅过了十年的欢乐岁月,宋共公便病逝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史称:宋平公。伯姬开始了她漫长的寡居岁月。
守寡那一年,可怜伯姬芳龄还不到二十五岁,这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旺盛的少妇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可敬,伯姬并没有改嫁,也没有效仿她的母亲找一个男人搞一搞地下恋情。她只是一个人孤独的在冰冷的宋国皇宫中生活着。
宋平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543年)五月五日,宋国国都相城发生特大火灾。这场火灾不仅使宋国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还制造出一起令人唏嘘不已的人间悲剧。
失火当日,火势不可阻遏,悍然烧到了宋国的皇宫大内。宫人们都忙着往外跑,唯独寡居一堂的伯姬仍然独坐于宫中,说什么也不肯逃走。当时,左右的宫人们都朝她焦急的大喊:“夫人请避火。”
伯姬却说:“妇人之义,保傅不俱,夜不下堂,待保傅来也。”
原来,按照“周礼”的规定,倘若保姆和傅姆不在的话,通常在晚上,妇人是不可以随便走出房门的。宫人们无奈之下只得赶紧着人去寻找保姆,不久负责伯姬的保姆终于抵达,可是傅母仍然未到,因而伯姬仍然不愿擅自逃生。最后,大火终于把整座殿堂,连同安坐于室的伯姬一并吞没,化为了灰烬。
听了这个故事,作为今人的我们只得无奈的感叹伯姬的古板、愚昧,让人不胜唏嘘。但是,对于古时候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们,特别是一些自以为“君子”的人们来说,伯姬的做法却是值得敬重,甚至效仿的。
伯姬去世以后,许多诸候国的君子们有感于伯姬的义烈操守,纷纷聚会于澶渊,为她发起了盛大的追思大会,后来的《鲁·春秋》也将伯姬的故事,作为贞顺节义女子的典型,隆而重之的载入了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