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纯爱之城
6903800000001

第1章 徜徉于寂寞城池

当我手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时候,内心无比澄明,好似新雨过后萌发的春笋,拥有干净的灵魂与极强的生命力。那些佛语禅机仿若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光明。那些路途坎坷的艰辛仿若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味甜点,弥足珍贵且永留余香。然而,这只是我所领悟到的很小一部分,更深的禅机是我这类凡夫俗子所不能参悟透彻的。这并非是愚笨的定论,只是参悟的深刻与否因人而异,因性情而异,所谓有佛性,大抵是如此的罢。

放下手里的书卷,摆放在光滑的石面上,我想静静的走一走——这是我每天的功课,像是日常有规律的三餐,不可或缺。

我喜欢游走在漫无边界的稻草丛,左脚,右脚,左脚,右脚……那种无与伦比的舒适感令我心灵得以慰藉,像长久干旱的广袤土地需要的一场酣畅淋漓的雨,对,是甘霖。走累了,我会肆意的坐下,抑或是肆无忌惮的睡着,我简直荒诞的无可救药,不怕豺狼虎豹将我大口吞噬,不怕蛇鼠虫蚊将我叮咬,那些那些,我统统略去,只享受在自己的宁静午后。有时候,我凝望着澄蓝的天空,会发发呆,想想飘过的浮云是不是见到了正凝望它的我。我总是会心的微笑,那种不带任何杂质的微笑。

然而,我也是寂寞的,我虚伪的将自己定性为一个放开一切的人,卑微的以为,那些所谓的烦心事都是过眼烟云,统统不作数的,事实证明,我只守候在自己的城堡里。更加荒谬的是,我徜徉于自己的寂寞城池乐此不疲,也罢也罢,一个人驰骋于这片疆土也好,它只是我的城堡。

我的城堡是雄伟壮观的,是能够抵御敌人千军万马的。高高的古老风格城墙,是我坚实的臂膀,大臂一挥足以抗击外来侵袭的敌人。城墙外围是护城河,护城河的河水清澈见底,几尾游鱼掠过,仿若青石上游走,并无介质。护城河的独特韵味不仅仅在于清澈的水源,更是它所拥有的一种扑鼻的香气,大抵是沾染护城河两岸繁茂葱郁的各类花草的香气,流水萦绕城池,香气环绕城堡,宛若一个仙境,与城外漫无边界的稻草丛形成一种强烈反差,简直是仙凡共存的真实写照。

我守候在这样一个城堡里,与寂寞为伴。夜幕低垂时,我常常从城堡里出来,走上几里路,去到一个名为夕阳落的山岗,观看夕阳的沉落。我总会去想,当我是一个迟暮老人时,会不会还在每一个落寞的年生里观望夕阳的沉落,这已是我不敢奢求的梦。

夕阳渐渐低垂,天边的云彩被烧得通红,像羞涩的少女的脸庞,充满着欲望与矜持。我喜欢这样的天,喜欢这样的夕阳,喜欢这漫天飘散的蒲公英映衬下的绝美图景。有时候,我会沉浸其中而不自知,常会呆呆的倚靠在夕阳落山岗,幻想一些虚无飘渺的事。

笛声远,稻花繁,夕阳美景红映天。俨然一副精妙绝伦的画卷,值得称颂,值得慨叹。我是一个极容易自我陶醉的人,每每想到这座城池属于自己,我都会喜不自禁。唯一遗憾的事——没人与我同享。可是,又有什么要紧的呢,世人都那么容易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淹没,怎么会有人能与我的灵魂共舞,怎么会有人能够享受这番佳境呢?

其实,我曾努力的寻找着能与我心心相知的人。我要的不多,只要:清晨,一起捧起同样的书籍,一起阅读,一起探讨。午后,一起兵马交错的战在棋局,一起喝茶,一起聊天。傍晚,一起倚靠在夕阳落山岗观看日落,一起闻笛声,一起嗅花香。夜晚,一起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一起欢乐,一起酣眠。只是这样的人从未出现过在我的生命之中,所以我选择沉浸在自己的城堡,不曾迈出一步。

有人说,情是负累,有人说,情是生活的调剂,然而孰是孰非,并没定论,只是各执一词罢了。选择的人生轨迹不同,选择的生活态度就不同,情是负累还是生活的调剂就无所谓对错了,不是吗?而我选择的是,追逐灵魂的自由,如果俗世是束缚灵魂的牢笼,我宁愿守候在这座城堡,至死方休。

轻易的打开心扉,打开心灵的城堡,容易让我变得世俗,容易使得这座城堡变得脏乱不堪,容易使得护城河水污浊、混沌,游鱼横尸漂浮,更会让香气化为一种恶臭,令人生生作呕。轻易的打开心扉,打开心灵的城堡,容易让漫无边界的稻草枯萎残落,容易让光滑的石面劣迹斑斑,容易让安宁的夕阳落山岗充满喧嚣,丧失掉这幅天然的绝美图景。

为了城堡的祥和与宁静,为了漫无边界的稻草城池,为了古老风格城墙的完美保存,为了护城河水能够显现轻盈的游鱼,为了流水萦绕的满城花香,为了夕阳落山岗天然美景的佳境,我充当着一个捍卫者,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保卫自己的城堡,保卫属于我的疆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一句是这样的,“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般如是,我想我是做不到心无挂碍的,做不到远离颠倒梦想的境地,我害怕挂碍太多,所以努力的捍卫着自己的城堡,抵挡着敌人的侵袭。

备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玄奘译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