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山海笙
8622100000011

第11章 山海事

1

帝以弑神之事予我,臣亦当万死不辞。

无尽海上,有百鬼夜行,摆渡人于水间摇曳,以舟而载众魂,百鬼皆拜。又有鬼雾烟影于水上弥漫,以遮人目,海上唯浆做声,声声而远。

“鬼将以秦之白起、魏家典韦、汉之奉先、蜀家张翼德类聚,海上摆渡人,可是其一?”后主着手一书简,言道。

“否也。”姑娘视了海上鬼雾,一断言。

“可是何人?”

“大隋,鱼俱罗。”

2

尸海云烟几了事,浮生万里鬼蜮游。

幼以神力异人,身高八尺,声气可比蜀家张翼德。战令百将畏,颜令众卒惧,以百战而问乱世诸雄。

海上百鬼以臣服皇之姿而称俱罗,鬼雾烟影绕其身而游,此时鱼俱罗,可比人言之鬼将,以恶世而来,为世人所畏所羡。

“吾以俗人之言寻至此处,得之曰榇,甚异。”海上人以鬼雾绕身,行至榇,摆渡人舟停,百鬼皆散,鬼雾至后而去。

“何为异?”姑娘挑眉,以趣而来。

“汝地曰榇,非异人不以此称。”

“吾至此,意可为入榇否?”

“善。”

3

以帝诏言赴命,知祸而不惧也。

初,会炀帝于俗世,以其气而畏也。后拜伏,以众战功得官,得帝赏,甚是风光。炀帝以乱贼而忧,俱罗以解帝忧拒贼于野,帝拜俱罗称叠州总管;炀帝以境外突厥扰境数日而忧,俱罗以解帝忧拒贼于野,境外突厥是以惧俱罗之勇而退之,不敢畜牧于塞上。俱罗以功进位柱国,拜丰州总管。

鱼俱罗以解帝忧而为之,为众将拜首,为贼子折服,为枭雄所畏,为帝国之傲。

以帝诏言赴命,知祸而不惧,初识以此,魂后亦如此。以此而不悔。入帝家风光门,慕帝之风骨,虽赴死而无憾。

境内盗贼,盗人盗臣之祸乱吾可视而不为,但以乱皇之忧而为者,吾必拒其千里而不是;境外盗贼,盗疆盗民之乱世吾可视而不为,但以皇乱之忧而为者,务必拒其千里而不是,以称吾而令众惧之,可保塞上数年,解帝忧塞上数年。

帝之忧乃吾忧,帝之祸乃吾祸,舍吾而存帝也。

炀帝无罪,罪在我,以百鬼夜行而示众生,可为辩也?

4

众将皆为手中物,但以指派多士卒。

“将军可道先代白起乎?”后主视俱罗之象,甚畏。

“先人布兵以神也,吾不能道也。”将军笑而言之。

“可道战国李牧?”后主再问之。

“先人之勇略谋算,吾之后辈怎得相道。帝王之家皆勇夫鬼将,其功过非世人所称道,以现世之安良论古今,皆愚生也。现世安良乃先人前辈所累,不可称恶也。”将军笑。

“帝王忧解惑,乃文武将之大任。帝王忧事,必以家室、国事、身前事相称。而若以详称,则可为:后宫事、帝王事、战前事、战后事、皇之七情六欲事相论也。以战事为重,以武将为重,战胜可以战后事、后宫事、帝王事、皇之七情六欲而论;而战败则胜者以战后事、后宫事、帝王事、皇之七情六欲而论,故胜者尝傲态以日重,非无道理也。”

“言不得王将无情事。若非无情,则以败者相称也。”

“哪家帝王不无情?柔情者又何来安邦百世千世乃至万世?”将军问于后主。

“.…..”后主却哑然。

帝王家,无情者多以百世相称,少以十数世相道;柔情者可有百世而称皇耶?可有几何十数世相称耶?

帝王将相多鬼雄也!

5

可以安邦互畏耶?以地完优称雄也。

“武将以护帝王家事为重也。帝王乃一国之主,无主则无臣无民,失主则臣民皆降。国不可无主,犹家不可无柱。帝王生,乃吾生;帝王死,乃吾死,此乃武将之命也。受命于乱世,不求苟全性命,但求保国之安康,国安则帝王喜,国安则众臣拜,国安则生民乐,国安则可闻达于诸侯,指日可待也。”

“文将史官以载帝王将相之丑态也,武将败,史官言之,国破,史官亦破,此乃武将之于国、之于家之重也。吾于炀帝,乃君于臣子也,臣子视君为命。君以臣之将死之局,臣不得不入,臣之命在君,君之命在君,乃万万世相传也。”

“武将以君命而讨天下,讨贼、讨反臣、讨异国,以君视之眉皱者,乃必讨之。以破贼子而安民,以破反臣而安邦,以破异国而划地,后有文将予帝王百解治世安邦,后有帝王之于众生皆伏。”

“武将之姿,乃真英雄也。若无他,后世可以称安良?若无他,帝王鬼才可以称安邦?若无他,何以制器而以后代相用也?若无他,犹今称乱世可为过也?”

后主眸有星光闪烁,似星辰光景落于凡间。

6

帝以千百役予众将,将以千百胜而予之,帝喜,众将甚喜。

“将军可道炀帝也?”姑娘言之

“誓死追于左右,汝可自相道也。”将军忆之,相畏。

“可为帝王之相?”

“然也。”

“可有奢靡之事?”

“哪家帝王不奢靡?哪家帝王无后宫?”

“可有残暴之事?”

“帝家总无情,柔情者多以败国相称也。”

“可是愚钝己见?”

“世人史官言之,十之八九为假。”

“将军如此护炀帝,可是炀帝有恩于将军?”

“帝王家俱是如此,无他假意。”

百鬼绕其后,却是善为。

7

以千古骂名,护山河摇曳。

“榇上闻生舍,非善水性者不得入、非事故者不得入、非魂者不得入,若以事故予姑娘,吾可得汝山海笙之一处?”

“善。”姑娘以笑应之。

“众武将,以千古骂名护国者、以时人唾弃相讨贼子者、以受帝猜忌安邦者,皆为护帝之生时。帝无事,换得身死又何妨?帝无事,换得身后骂名又何妨?帝无事,身以酷刑相迫又何妨?帝王事乃天下事,帝王身乃天下身,一城破不得,一国破不得,一君毁不得。”将军言此,皖姑娘是以泪掩面耳,而后主却惑,以昏愈重。

无情总是帝王家。

8

“公子可有憾?”姑娘泪抵,言之。

“吾憾,未能随炀帝以慰国也。臣未与君共生死,乃大憾。”将军言之,百鬼哭嚎。

“吾之双瞳,炀帝谓之帝王瞳,相嬉也。”将军手指双瞳,嗤笑。

“倒是入了姑娘之‘药’尔。”将军叹。

“命运如何,姑娘山海笙倒自有答案。”皖姑娘闻之,一笑,以怀中物而掷于苍穹,展而欲遮天也。

“此地甚异,姑娘甚异,书本甚异,山海笙甚异。”鱼俱罗入之,以鬼雾和之。

百鬼哭散,烟雾尽散,以光而临榇上闻生舍,无尽海浪聚而涌也。

9

十三鱼俱罗,帝家安邦痴。揽尽君王事,不得君王喜。

以世间帝王痴而入山海笙,帝家幸也。

10

夫君夫君,待我常念;

夫君夫君,情深相慰;

夫君夫君,情柔待我;

夫君夫君,伴却不老;

夫君夫君,念之不得;

夫君夫君,聚时已近;

夫君夫君,苦了,苦了;

夫君夫君,且以文赋琴曲待之。

11

夫君曾言:“帝无事,败于贼子又何妨?”今日妾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