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酒都夜未央
8658700000077

第77章 疯狂的玉米

租地的合同一签,冷未就一头扎进了那块三分地里。工具是从支书家借来了,他执意要来帮忙,被冷未给婉拒了。锄完了草,把烧了的草木灰撒到地里。翻了一遍地,把里面的石头规规矩矩的放到了一边的土坎上。从孟武家挑了几担猪粪把土地在追了一遍肥,根据要种的不同蔬菜,一畦一畦的打好垅,规规矩矩的撒下西红柿、萝卜、小白菜、四季豆、南瓜的种子。

种子慢慢的发芽长大,随着时光和太阳慢慢的成熟丰满,都是最好的新鲜时蔬。冷未是有强迫症的,第一次种地,他一天当中至少要去地里看三次以上,只要发现了一颗杂草冒了头,立马就会把整块地巡视一遍。天干的时候会到很远的地方挑来水浇灌,下雨的时候又会开出一条一条的排水沟,心怕泡坏了庄稼,汗水确实是流了不少,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冷未的小厨房里堆满了脸盆大小的老南瓜,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西红柿,一颗五六斤的北方大白菜,够吃一个冬天的了。

村里面一直就没有什么活儿,看见冷未自己在地里面忙活,村干部也没来打搅他,虽然冷未给孟武提过几次说要干一点工作,可是孟武实在没有想出有什么工作是能够分给他干的。直到了秋天大家都在忙着抢收山上成熟了的玉米的时候,冷未才算是接到了第一个任务。

本地土生土长的小糯玉米是天酿美酒的原材料,离开了酒都市产不出天酿,因为天泉河谷的独特气候,千百年来酿酒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微生物种群。离开了小糯玉米也产不出天酿,因为只有酒都市这一方独特的水土生长出来的独特物种,才能满足天酿独特的酿酒工艺和适应天泉河谷独特的微生物种群。在国家特别困难的时候,为了增加外汇收入,想扩大天酿集团的生产规模,可是天泉河谷就那么一点地方,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有关部门就把天酿集团的老窖坑、老作坊甚至于房梁上的灰尘都原封不动的搬到了外地进行仿制,用的原料一样,工艺一样,就是酿不出天酿美酒的味道。

同样的,也有企业从外面运来了玉米照着原来的工艺,可是要么产量极低,要么根本就不出酒。

天酿集团所在的天泉镇有近千家酿酒企业,可是小糯玉米的产地只有酒都市这一个地方,换了其他的地方种植就会不结穗或者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直接拦在地里。每年酒都市的玉米产量基本上都是稳定的,但是随着地方白酒企业的不断发展,那点可怜的玉米产量已经根本不能满足酒企发展的需要了。白酒市场一片红火,酒都市产的白酒更是在市场上有市无价,供不应求。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都想扩大产量,但是原料就那么一点。于是乎市场上就乱了套了,为了能从农户手里收购到玉米,白酒企业们不断的提高玉米的收购价格,一下子把本地玉米的价格炒到了外地玉米的五六倍,而且是自己开着车到农户家里收购,可是还是收不到。以前的天酿集团一家独大,开出的价格也比其他的小酒厂高出不少,可是经过白酒企业们的一通哄抬,以前的那个价格农户已经不稀罕了,人家价格高,还上门收购。你天酿集团价格低不说还要老百姓背着粮食到镇里面去卖,还要看你天酿集团采购员的脸色,到了天酿集团的收购站玉米还要过一遍网,大的不要,小的也不要,太干的不要,太湿的也不要,老百姓心里早就不爽了。市场上天酿的价格一年一个样,翻了两三番了,股票也翻了十几二十倍了,收入年年在涨,员工的工资年年也在涨,可玉米的价格就是原地不动。

这下子好了,生产出来的玉米还没有出家门就被其他小酒厂给截胡了,天酿集团只能用库存苦苦支撑,眼见库存也不多了,最多最多还能坚持一年。

陈国明在厂市联席会议上发了火、拍了桌子,就差指着新来的市高官鼻子骂了。酒都市市高官是副厅级,但是天酿集团董事长是正厅级,级别没人高,财政又严重依赖天酿集团的税收,腰杆想硬也硬不起来。陈国明骂了他,他又把分管的副市长骂了一顿,而副市长呢又把分管的农牧局长骂了一顿。骂来骂去还是没有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最后还是坐在农牧局长屁股后面的粮管所所长出了一个主意。由市里面出台一个政策,规定全市所有的玉米必须优先供应天酿集团,每年在种植玉米的时候,由天酿集团根据农户的种植面积和农户签订采购合同,价格由天酿集团定,合同由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们下去签,凡是敢私下买卖玉米的个人和企业一律处以重罚。

其实天酿集团只要把玉米的收购价格提高一些,把服务做的再周到一些,对农户更关心一些,玉米自然会流到他们的仓库,但是当惯了行业老大的天酿集团怎么舍得拉下那个脸。这样一个不尊重市场,严重损害农户利益的政策最后居然通过了,而乡镇干部们的日常工作又多了一条,就是下乡去强制农户签合同,玉米收购的季节又要到各个大小路口去围追堵截,强迫农户把玉米交到镇里面的收购站。

计划生育已经让干群关系十分紧张了,又来了这么一个霸王条款,老百姓看见干部哪能有一个好脸色,说什么怪话的都有,“什么市高官是陈国明的走狗!”“什么酒都市的干部是天酿集团养的!”等等等。

今年的玉米大丰收,又到了和群众打游击战的时候,天河镇召开了干部职工大会,明确各村由驻村工作组组长牵头,带领各村村干部做好今年的玉米征收工作。前进村的责任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冷未这个驻村工作组组长的身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