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酒都夜未央
8658700000082

第82章 要想富要修路

养猪的生意让很多村民尝到了甜头,开始的时候是关在圈里面养,可是这些野猪太精神,一米多的院墙嗖的一下就能跳出来了,后来孟铭经过改良,把野猪和家猪进行杂交,降低了野性又改善了肉质。也不关在圈里了,直接放到了野外,每天定时在一个地方投食,慢慢的养成了白天出去找吃喝,晚上回来睡大觉的习惯,野猪也成了真正野养的猪了。

孟星星看见大家伙都养了野猪,心里面也动起了养几头的意思,他找到了冷未说出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冷未考虑到他岁数不小了,家里面又只有他一个孤老头子,没有答应他,而是劝他发挥挖中草药的特长,种植中草药。前进村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种天麻再适合不过的了,冷未一点他就通了,开始的时候只是把野生的天麻挖了种在野地里,产量不高,生长周期也比较长,后来冷未从市里面和网上给他找了不少关于天麻种植的书,还从省农科院给他寻来了优质的天麻种子,孟星星下了大决心,把五千块的老婆本全部都投资在了天麻种植上,搭起了大棚,搞起了室内种植,不多久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天麻种植专业户,腰包鼓了之后,人也看起来顺眼了,不用人贩子牵线,其他村子里一个四十来岁的寡妇主动的上了门,成了老孟家的二奶奶。

村民们的收入是多了,可交通不便的瓶颈始终制约着前进村的进一步发展,村民外出买卖特产全靠肩挑背驼,四个人轮着抬一头大野猪下山成了天河乡的一个搞笑场面。冷未想改变这个局面,想为前进村人打通这最后几公里的致富大道。

为了这件事,大皮鞋请了五天的假,陪着冷未在山里爬上爬下,初步拿出了一个修路的方案,也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修路预算。他是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这点事情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冷未觉得修路是一件顶没谱的事情,投入大不说,还要占用很多群众的土地,牵涉太广,前期工作自己悄悄的做的差不多了,报告也给乡镇府打了,都还没有惊动前进村的人。

村干部们是在一次乡镇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才知道这件事情的,当时的情形是乡党高官陈国亮一手举着冷未打的报告,一手拍着主席台的桌子,大声呵斥冷未不懂组织规矩,无党性无纪律,不顾全乡经济社会实际,乱放卫星,瞎搞胡搞,说前进村根本不具备修路的条件,冷未不经党委政府批准就悄悄的把方案弄出来了,是跳梁小丑,是害群之马,要全体干部都以他为戒。

冷未每次开会基本上都会被当做反面的典型拿来热场,挨批评都已经习惯了,觉得陈国亮真特么没文化,骂来骂去都是那几句,自己也听心烦了,完全不在乎。

前进村的村干部们早就人手一台摩托了,当然了摩托只能放在山脚下农户家里,山上的路还得自己爬。开完会也不在乡镇府吃饭,拉着冷未就回了村子,一路上大家都阴着一张脸,想起陈国亮在会上说的那些话,肚子都差点气爆炸了。下了车,在半山腰上,孟武拉着冷未的手,指着下面崎岖不平的山路问他。

“我们前进村难道真的不具备修公路的条件?难道真的只能让老百姓一辈子都爬坡上坎?”

冷未了解孟武的心情,也看出了他现在内心的愤怒,作为前进村的当家人,他何尝不想把公路修到各家各户去,冷未拍了拍他,从兜里拿出了大皮鞋制定的修路方案,摊在大石板上一处一处的指给大家看。

“我和村管所的大皮鞋走了几天了也看了几天,他是土木工程的高材生,是用数据说话的,前进村的地理条件是比其他村子要具体,但是要下定决心修路的话完全没有问题,成事在人。”

“真的?”几个村干部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道。

“真的!”冷未也回答得毫不含糊。

“需要多少钱?”木丹是个女人,做事也最简单实际,直接问到了关键的点子上。

“如果请外面的工队的话,修一条毛路至少需要四五十万。”

“如果我们村民自己干呢?”孟武虽然震惊于四五十万的天价修路款,还是不死心。

“如果村民自己投工投劳的的话,只需要购买炸材,挖机这些机械设备可以租,大概需要七八万,这只是修一条毛路的钱,还没有算征地和坟墓搬迁这些费用。如果要修柏油路的话至少还要翻两倍的价格。”

“现在关键是先通车,柏油路可以等以后有钱了慢慢搞,土地坟墓可以和老百姓商量,请他们无偿捐出来,也占不了多少地。七八万大家凑一凑应该问题不大。孟进、孟铭、木丹,回去以后你们马上去通知村民们都到村委会来把修路的事情给大家说一说,听听大家的想法。我和冷未再走一走算一算。”孟武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前进村人受够了不通公路的苦,孟进又把乡党高官陈国亮说前进村不具备修路条件的话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当时就有几个老头子老妈子说是要到乡政府找他拼命,要当面问问他前进村是不是共产党的子民。现时不同往日,大家手里都有钱了,捐钱修路也都大方了,孟铭是养猪大户,能把公路修通对于他来说最最急迫,二话没说自己就拿出了四万块。其他村民见状也纷纷掏腰包,三千五千的捐。看到大家都捐钱了,孟星星还在一边稳起不说话,孟二奶奶不高兴了,虽然说她是一个外人,对前进村的感情没有这些本地的村民深,但是她也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看不惯自家男人抠里抠搜的。用手掐了他一下,悄悄的给他说道:

“别人都捐了,你还稳着干什么,修路是为子孙后代谋福的事情,你是孟家的老辈子,不应该让小辈们看笑话。”

“木丹到家通知我的时候我就把钱准备好了,我不是怕你说我乱花钱嘛?所以没敢捐!”孟星星从皮包里掏出了报纸包的一大叠钱递给了孟二奶奶。

孟二奶奶数了数一共两万九千块,二话没说自己又掏了一千块凑了一个整数,把钱大大方方的拿给孟星星交了上去。

原本只需要筹七八万块,结果一晚上的功夫筹了十一万,在外打工的也委托了亲人捐了款,有的还直接赶了回来参与建设,孟姓族人在关系全村发展的关键时刻,没有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