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酒都夜未央
8658700000086

第86章 斯人斯事

指导员姓文叫文耀宗,北平人,大学的时候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后来被特务发现不得不转移到了南方,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进入黄埔,后来又参加了南昌起义,跟随着起义军到了井冈山。

那时的老阳还是小阳,贫苦孩子出生,五六岁就给地主家放牛放猪,红军的到来才解放了他。在批斗地主的大会上,小阳因为父母的惨死,对地主充满了阶级仇恨。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批斗的时候第一个站上了台,后来又带着工作队下乡分田地,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工作队的队长文耀宗。

小阳家人都死光了,房产也早就被地主家拿去抵了债了,在红军分配地主家的财产的时候,小阳除了拿了一一把牛角梳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有要,那是他母亲的衣物。他给文耀宗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参加红军。文耀宗看他蛮机灵的就留他在了身边当了一名通讯员。

按理说以文耀宗的学历和人品在那个时候的军队里至少也可以胜任团职以上,可是坏就坏在文家在北京是名门望族,父母是前北洋政府要员、大地主,兄弟姐妹们不是资本家就是在国民党内担任要职。党内肃反的时候直接把他当成了奸细,是朱老总亲自骑马跑到刑场,从枪口上救下了他一条命。命是保住了,仕途上却没能像他其他同学那样腾达,上面一再呵护才担任了一个连指导员的职务。

文耀宗特别的爱学习,尤其喜欢看书和练字。作为他的通讯员,小阳终日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也开始对那些白纸上的黑字产生了兴趣,可是他一个没有读过一天书的苦孩子字都不认识,更不要提读书了。有一次他在夜间站岗的时候偷偷的翻看一张军用地图被文耀宗给发现了,文耀宗看他小小年纪这么好学,自愿提出来要做他的老师,一有空闲就交他读书写字。小阳学会的第一个字就是红字,红军的红,也是他母亲名字里的一个红字,他把学会的这第一个字刻在母亲留下的唯一一件遗物,那把牛角梳上。

文耀宗受过高等教育,在根据地那种艰难的环境下也特别讲究军人的仪表,可是由于敌人的封锁,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很难弄到,小阳执意要把母亲留下的那把梳子送给他,文耀宗知道这件东西对于小阳的重要意义,执意不要,小阳也是一个急脾气,以为指导员嫌弃自己的东西,一气之下把梳子摔在了地下,断成了两节。文耀宗看这个小家伙真的急了,这才收下了一半,把另一把留给了他。他们两人身份上是上下级,在感情上却早已超越了兄弟的情义。

长征开始以后,文耀宗所在的连队跟随着大部队一路转移,战斗是残酷的,部队行进到今天的酒都市天河乡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了七八个人,两三条枪了。眼看着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文耀宗下了死命令,让受了伤的人赶快转移,自己带着还能战斗的两个人负责掩护,当时的小阳得了疟疾,是躺在担架上被村民们抬走的。敌众我寡,弹药耗尽,文耀宗的大腿被手榴弹的弹片击穿无法行动,其他两人为了保护她和敌人拼刺刀血撒当场,在清理战场的时候敌人抓到了昏死过去的文耀宗,看他戴着一副眼镜,仪表不凡,知道他肯定是一个干部,百般的折磨拷打文耀宗还是紧咬着双唇一言不发,敌人拿他无奈,把他枪决在了前进村的山崖下。

小阳得到了村民的救护,躲在当地的一个山洞里,身体养好了以后追上了大部队,几十年来,他一直都在寻找那位影响了他一生的指导员,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关于他的一丝消息,慢慢的这件事成为了他的一个心结。他万万没有想到,其实文耀宗就埋在了前进村孟家的祖茔里。

讲完了这个故事,屋子里面的人都显得特别的沉重,可是老阳好像了了一件心愿一样,难得的睡了一个安稳觉,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的早上。

几乎是一天都没有吃东西,老阳把村民们拿来的山野菜吃得个精光,还一一的和前来看他的前进村人无论老少都握了手。吃完了饭,逛了逛村子,重游了以前养病的山洞,临走的时候老阳站在指导员的墓前,心情也平静了下来,这个结果是他早就预料到的,能够被村民们当做亲人一样祭奠了几十年,已经是出人意料了。他一个人蹲在墓前和里面的人说了很久的话,戎马半生,位高权重半生,这一刻他又回到了当初那个红小鬼的模样,这就是真实。

村民们一直把老阳一行人送到了山下的路口,没走几步老阳就会含着泪劝说他们回去吧,回去吧。可是村人朴实,对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万分难舍,各家各户都拿出了最好的山货,玉米、核桃、土豆、红薯、天麻、腊肉、野灵芝,装了好几大口袋。老阳一再拒绝,可是难当村人的热情,各家各户硬是把自家的礼物放到了车里。

看了看这些素未蒙面的乡亲父老,老阳毅然决然的上了车,他怕再晚一步自己会心软留下来。车子在山路上一路颠簸,直到进了市区,老阳都一直闭着眼,再也没敢看窗外一眼,到了出城的路口送冷未下车时他才拉着冷未的手说:“这块土地是我的恩人,这里的乡亲是我的父老,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还是想为乡亲们做一点点事情,不然到死了我都闭不上眼呀!小冷,你是前进村的工作组组长,情况应该比较了解,你说说,现在前进村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是什么?”

这可是中央首长表态要帮忙,冷未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前进村的事情他一直都很上心,可是他觉得这个机会应该好好把握,不止于为了前进村,还能够解决更大的困难,还应该让更多的人受益,当然对于这样的一个老革命老领导说话直率一些比拐弯抹角要好,冷未说“首长,前进村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村公路硬化的问题,现在的土路虽然勉强能够通车,但是稍微大型一点车辆就进不来,阻碍了前进村农产品的运出,限制了产业的更大规模发展。另一个问题也是最最重要的问题是水源短缺,这是前进村的老问题了,几辈子的前进村人都只能靠天吃水,封建王朝的时候是这样,国名党的时候是这样,现在是社会主义新社会了,不应该再这样了。除了前进村外,和前进村一样吃了几辈子望天水的村子还有四五个,前两年大旱,为了给这些村子找水,我们的一个年轻干部直接丢掉了一条手臂。人饮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致富呢,修渠引水不得不为,只是要打通这么大的一条水渠链接起天河乡的五六个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除了巨额投入,还需要最好的技术,我知道首长的难处,但是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那段缺水的日子的人,我希望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替那些还在盼望着老天爷多下一场雨的乡民们说一句话,现在的党,才是他们的天呀。”

冷未说的这些话带着感情,都是心声,修渠引水是他一直做着的一个梦,老首长就是这梦里的一道光,他多想抓住他呀。老头子看着这个眼圈里转着泪花的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叹了一口气,对冷未说:“小冷,你回去仔细的写一个关于修路和修渠引水的材料,写完了以后传给向南,我就把我这张老脸最后卖一回,去给你们要钱要人,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对老百姓有感情的干部,好好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