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老凌的婚事
8718100000104

第104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当晚,凌四海从凌翎家回到他爷爷家都九点过了。

凌四海轻轻开推开院门,悄悄溜进院子,他感觉院子里的月光似乎更亮些,地上墙壁像落了一层霜,让整个小院看上去分外清晰静谧,除锅屋门口印在地上的一抹昏黄外,不见一丝灯光。凌四海眼睛一亮,抿着嘴巴径直走向锅屋。

昏暗的白炽灯(仅有15瓦)下,奶奶抱着胳膊倚靠在炕头上,将头低垂在胸前正打着盹儿,那只养了三四年的大黑狗下巴平贴着地面趴卧在灶台旁似睡非睡的样子;凌四海刚踏进门槛儿,它就睁开眼睛,同时爬起身子,点头摇尾地扑向了他,凌四海边摸弄着狗狗扬起的头,边拿眼瞧着奶奶,随即蹑手蹑脚走近奶奶,可还没等他靠近,奶奶便仰起头,侧过脸来对他笑道:

“呵呵,回来了。”说着,奶奶扎煞着双手走向饭桌。

“嗯,咋还不睡呢?奶奶。”凌四海也走到饭桌前,见奶奶拿起桌旁放着的外壳竹编的暖水瓶准备给他冲茶喝,便一把抢过来,自己冲了一壶茶,随即坐在桌前。

“这不等你们吗.....哎?你爸爸、爷爷呢?咋没一块儿回来?”奶奶直起身来说着,朝门外望了望问我。

“啊!?他们还没回来吗?”这有点儿出乎凌四海的预料,不禁惊奇地问道。

“哎~~没那!都这霎儿了,咋还不回来呢你说,爷俩指定哈多了。”奶奶叹了口气道,随即走到锅台旁,斜身歪坐其上,眼睛紧盯着门口。

“奶奶,我去赵支书家看看,把他俩给接回来。”说着,凌四海起身走出锅屋。

“今儿......真,真高......兴,痛快!好......好久木(没).....这......么痛......快啦!”

谁料,凌四海刚走出锅屋门口,院门口便传来了父亲含糊不清的醉话。只见父亲给赵支书和宗聚叔一左一右架着跨进院门口来。凌四海跑着迎上前去。

“呵呵,高兴,高......兴!今儿都......哈了不少。”赵支书瞥了一眼迎上前来的凌四海,随即说道,不过说话比父亲要流利不少。

“咱咱兄......弟有年头儿木(没)......在一起哈......酒了,不多,哈......的不多,呵呵......”宗聚叔接着道,听话音也没少哈,平常他嘴皮子吧嗒的可快呢。

“呵呵呵,到家了,你......你俩回去吧,俺扶他进屋,就......就行了。”随后跟来的爷爷对赵支书和宗聚叔道,他说话跟平常没啥分别,有点儿磕巴,但不像是醉酒的话音;凌四海他爷爷年轻时可能哈酒了,直接就是海量呀,二三斤白酒落肚,照旧走直线,推小车干农活,没人敢跟他拼酒比试,只是现在年纪大了,酒量明显下降,不过对付个斤儿八两的不成问题。

“赵叔你们回去吧,太晚了。”凌四海说着便替赵支书搀扶起父亲来。

“哎?!你这家伙,咋中途退场呢?跑哪儿去了?到处找不到你!”赵支书仿佛刚看见凌四海似的,松开手拍了一下凌四海的胳膊埋怨道。

“嘿嘿,我......我一连敬了那么多酒,有些哈多了,出来透透气,在村里溜达溜达,嘿嘿。”凌四海扭过脸来朝赵支书抿嘴笑着搪塞道。

“......瞎......说!对了,你......吃......吃饭了没?”赵支书右手抓着凌四海胳膊,嘴巴几乎贴在凌四海耳朵上半信半疑地道,带着唾沫星子的满口酒气热辣辣地喷在凌四海脸上。

“呵呵,吃了,吃了,吃的饱饱的!”凌四海边说边拍打着自己的肚皮笑道。他没瞎说,在凌翎家吃的;凌翎母亲专门为他下了一大碗荷包蛋面条,好家伙,一下子放了四个大鸡蛋呢,那大碗面条看着吓人,一碗顶得上普通的三碗。

凌四海父亲脸紫脖子红的,头耷拉着,眼眯缝着,话懒得说,对凌四海直接视而不见,看来真哈高了。不过这样也好,省的他盘问凌四海的去向了,凌四海顿感轻松了不少。

赵支书和宗聚叔把父亲扶到堂屋躺下休息后,就离去了,此时快九点半了,平常这个点儿,他们都睡了一觉了。凌四海上床后,一时睡不着,眼睛盯着窗外的星空,听着身边父亲如雷的呼噜声,尽力憋住笑。

“呵呵......”凌四海在凌翎家说话前总是这样先笑两声,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啥呢,因为他不想按辈分称呼凌翎的家人,感觉那样既别扭又生疏;如果按辈分来的话,他得称呼凌翎父母为爷爷奶奶,管凌翎的爷爷奶奶叫老爷爷,老奶奶了。以前凌翎去凌四海家时,也一样不喜欢按辈分称呼凌四海的父母和家人;她往凌四海家打电话时,开口总爱前缀上“您好!”两字来代替称呼,这反而给凌四海父亲造成凌翎特有礼貌的好印象,“歪打正着”了不是。

“呵呵。”今晚凌四海进门后不久便对凌翎家人笑道,“其实我上午来过你家。”

“啊!呵呵,是吗!你看看,这都怪俺们一家子去镇上赶集去了;也巧了,今儿俺家是倾巢而出呀,家里一个人不留,多少年没这样了呢,这不让你给干上了,哈哈哈。”凌翎父亲笑道。

“可不咋地,以前很少一家人凑一块儿去赶集,如今这不凌翎他奶奶也能下床走路了,非要跟着一块儿去,说是瘫了好多年,没赶过集了,就想去热闹一下,还说是馋集上的大锅牛杂汤了呢,呵呵......”凌翎母亲接着道。

“呵呵,俺也爱喝集上的牛杂汤呢,每次跟爷爷一起去赶集,中午都少不了来上一碗,就着抗饼(R市的一种死面大饼,周边厚中间薄,直径有脸盆那么大)喝,可解馋过瘾了呢。呵呵。”凌四海一听,即刻眉飞色舞地道。

“嘻嘻,俺就哈服了人家的牛杂汤,你说也怪,这么年过去了,从前我最爱去的那家牛杂摊儿还在呢。”一边坐着的凌翎的奶奶吧嗒了两下没剩几颗牙的嘴巴插话道。

“嘿嘿,那家牛杂摊儿专等你去捧场呢。“凌翎的爷爷随即戏谑道,大家听着都笑了起来。

“娘,下次咱还去那儿,嘻嘻。”凌翎母亲随后笑道。

“你说,这老了,老了,嘴愈发馋了,今儿可解了馋了吧!老太婆。”凌翎的爷爷“当当当”使劲儿将烟袋锅在桌子腿上磕出烟灰,随即瞅着凌翎的奶奶道,“好家伙,捞着就没个够,哈了一大碗不解馋,又多哈了一上半碗呢。”

“娘呀,下回咱直接要上两大碗,一次哈个够。”凌翎父亲说罢,憋不住笑了起来,逗得大家也一同笑了起来,凌翎的奶奶笑得最厉害,眼泪都出来了。

“呵呵,哎?今儿咱这院子咋那么安静呢?上午俺来时,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半天,啥动静没有,连个鸡鸣狗叫都听不到。”待大家刚止住笑,凌四海这才想起将自个儿一直感到纳闷儿的问题提出来。

“哈哈哈,听不到就对喽!”凌翎父亲闻此笑道,“那只最爱吵吵的大公鸡前些日子给宰了,也是唯一的一只公鸡,让凌翎她姥爷姥姥给吃了,它这一去,那些母鸡自然也就安顿了许多,除非下蛋叫几下,平常很少作声,静般(安静)着那;再就是那只大黄狗了,这不非要跟着一块去赶集吗,就带上了它,这样家里就没啥动静可出了嘛,呵呵。”

“呵呵,怪不得,我说呢。”凌四海笑道。

“嘿嘿......嘿嘿......呵呵呵......“想到此,躺在床上的凌四海终于憋不住笑出声来,不料,却把父亲给吵醒了。

“嗨!大半夜的笑啥,还不快睡,明早还得早起去镇上那!”父亲朝外翻了下身平躺着,随即抬手拍打一下身边凌四海,吧嗒了两下嘴巴说道,说话利索了,酒醒了。

“噢,就睡就睡。”凌四海赶忙应道,随即背过身去躺着,但很快又转过身来面对着父亲说,“爸爸,给你倒杯水吧?”

“哦,好吧。”父亲立即应道。

凌四海立马翻身下床,拿起暖水瓶去给父亲倒了一杯热水,刚好温乎不烫嘴,他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暗自说道,“这暖水瓶可是新买的呀(凌四海父亲这次带给凌四海爷爷的),临睡前儿,奶奶刚给灌的开水呢,这才多大一会儿,水就不热了?看来,这质量不过关有时候也并非不是好事呀,这就是辩证法,啥事儿都要一分为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