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燕国当皇帝
9660000000114

第114章 唇枪舌剑

赵王石虎明知故问地大声问道:“各位使者,你们不远千里从南方来到我赵国所为何事?”

慕之丘朗声回答道:“回禀赵王,我们代表晋国来和贵国谈判,准备达成和平协议的,所以我们才不远千里来到这里。”

“你们带来的是什么条件呢?”赵王石虎问道。

“和上次两国达成的初步协议一样,我们赵晋双方保持在现有控制线作为临时边界,人员、军队、牲畜等等,不得越界,如有违反纪律,一律斩首。”

“不行,我们赵国的骑兵强大,这次是因为我们没有付出全力,所以双方都会打成平手的,如果想要达成和平协议,那么你们晋国每年给赵国粮食十万石,绢绸十万匹,才能答应你们的和谈条件。”

“不可以!”,慕之丘回答道,“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义,本来在我们出发之前,两国之间已经达成了要保持边境现状的口头协议,所以我们才派使团长途跋涉来到邺城的,现在你们临时增加前提条件,是属于不守信用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第二,我们两国之间的兵力,虽然你们赵国的兵力之中骑兵强大一些,但是我们晋国有水军,我们的水军兵力也很强大,而南方多是水战为主,所以你们的骑兵所谓的强大,到了南方反而成了你们的弱势,而我们晋军的强大,反而能显示出我们的优势。

所以,如果要说额外增加条件的话,那么你们赵国应该每年给我们增加粮食十万石,绢绸十万匹。反过来了说,如果你们不守信用,是不能达成协议的。”

听了慕之丘的强势拒绝,王亁、袁凯、陈诺三名副使心中捏了一把汗。

因为赵王石虎的残忍是大伙有目共睹的,赵国的臣子们尚且因为一句话不合而丢掉性命,何况是尚处在赵国境内的晋国使臣呢?

“你是不要命了,可我们这几个副使还要命呢!你这样毅然决绝地一口拒绝,我们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三名副使心想。

可是因为是在殿堂之上,慕之丘木已经说完了,这几个副使也没有的机会说话,他们只能站在那里干着急,盼望着赵王不会马上发火。

“你们这样一口拒绝,不怕我一生气杀了你们吗?”石虎看慕之丘小小年纪,却一点也不害怕的样子,故意问道。

“启禀大王,古人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我们两国已经停止交兵了,现在就在商谈签署和平条约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你们再有所动作的话,那么舆论对你们是非常不利的。

再一个,如果你们觉得你们的骑兵真的很是强大的话,那么就放马过来,咱们在淮河边打一仗,看看究竟是谁厉害。

而且,因为口舌之利而再穷兵黩武,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和人的生命相比,哪一个更值得去做,你们自己还能分别不出来吗?”慕之丘说道。

“我们赵国兵精粮足,即使和你们再打一仗,我们也没什么可怕的!”赵国的黄客徐英在殿下虚张声势地说道。

“好啊,那就放马过来。我们使团马上就撤回去,咱们在淮水河边兵戎相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蹓蹓,就知道了。”

这时,站在下面的部分武将一听说晋国来的使臣要撤回,两国之间又要开战,他们可站不住了。

而苻坚作为大司马,却知道赵国的国力怎么样,如果真的要开战的话,那么后勤保障是无论如何也接续不上去的。

于是,他出班阻止道:“大王不可,大王不可,我们不可轻易和晋国开战,如果这样的话,对赵国将是灭顶之灾啊。

如果此时我们和晋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双方以目前的实际控制区域为界,那么则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了。

文武百官此时也坐不住了,立刻纷纷跪下来说道:“请万岁三思,请万岁三思啊!”

赵王石虎本是想借着召见晋国使团的机会,一上来就给个下马威,从而提高谈判的要价的。可是,却没想到,晋国的使臣态度这样强硬,尽管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却临危不惧,让他很是下不来台。

因此,一气之下才说出双方不服可以接着打的话来。

本来,他并不是真正的想打,而只是谈判的策略而已。

现在,看到群臣都来劝说自己放弃,正好有了下台的台阶,于是,借着台阶就走了下来,说道:“与晋国是战还是和的问题,是国家的大事,是很重要的问题,今日暂且谈到这里,容朕再想想。使团先下去吧。”

于是,慕之丘和三位副使,向赵王石虎告了退,作了个揖,说道:“晋国使臣慕之丘等告退。我们在驿馆等待贵国的最后决定。”

然后,扭头转身回到了驿馆。

王乾、袁凯、陈诺三位副使心中没底,走在路上,还是很紧张,觉得从鬼门关那里走了一趟,和死神擦肩而过。

但是,慕之丘心里知道,今天的召见之所以存在,应该是燕国和赵国的谈判,有了初步的结果,燕国一定是在谈判中坚持了原则,没有答应赵国提出的不合理条件。

所以,赵国在和燕国的谈判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转而向晋国伸出橄榄枝的。

但是,出于贪婪的本性,在谈判的初始就讹诈了晋国一下,想让不懂世事的年纪轻轻的使臣低头,可是,却没有收到预计的效果。

却说散朝之后,石虎心中有些苦闷,没想到,自己掌握着这么大的国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在和燕国、晋国的谈判中,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心中有些生气。

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宫。

直接到了新纳的妃子的宫中。

也只有到这里,才能忘掉心中的不快,享受生活的快乐了。

听说石虎要来,她新纳的十六岁的妃子早就梳妆打扮好了,静静地坐在宫里,等待着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