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江湖名人谱
9667500000042

第42章 分道扬镳

翌日晌午,秦高阳独身一人去了金源客栈。站在客栈外,只见街上往来行人熙熙攘攘,可每日准时准点经营的客栈却大门紧闭。

“咚,咚咚”

想了很久,觉得要走前还是得跟掌柜的陆思年,厨子郭荣还有小卢打声招呼。上前去轻敲门框。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开门,转身有些失望的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你是,秦哥儿?”小卢话语间有些不确定。只因此时的秦高阳虽然还是一身的黑,但是却背着那个价值不菲的漆雕剑匣,所以遮挡了大部分的身形。

转过身来有些庆幸自己没有立即离开:“我还以为没人在呢,今天好好的怎么关门了,陆掌柜呢?”秦高阳见到小卢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小卢在门口都不知道该回哪一个。

“真的是你啊,进来说。”小卢将秦高阳让进客栈,又关上门才说道:“陆掌柜昨天说有些事要回老家,所以从今天开始客栈关门,直到陆掌柜回来”

“本来陆掌柜想让我师父在他离开的时候代管的,不过我师父没同意。”小卢做小二有些时候了,所以嘴皮子上的功夫见涨。

“秦哥儿,你这身打扮是……”小卢这才有功夫问起秦高阳的这身打扮。

也难怪小卢会问,在他的眼里秦高阳一身黑衣,还背着个用黑布紧紧包裹着一个方形的东西,着实怪的很。可小二也不是白做的,现在他眼睛可贼着呢。就稍稍带眼一瞧胸前扣着的金属扣子,再一看蒙着的黑布,便知是这东西准是个宝贝。

两人站在柜台前说着话,秦高阳见小卢问起自己的打扮,才说到自己来时的目的:“哦,我要出一趟远门,想着来这里道个别,没想到……,郭厨呢?”

“我师父在后院研究新菜式呢。”小卢说道,“怎么,你要离开惠县?”

“嗯,这是我新买的小院的钥匙,你拿着。”秦高阳摸出钥匙,放在了柜台上递给小卢。“里面都是些用惯的旧物舍不得扔,我不在的时候还请时常前去照看一二。”

小卢听心里有些犹豫,心想:这要是万一招了贼丢了东西可怎么办。

“我又不是一去不回,时间短则大半年,长则一二载便回。”

小卢虽然有些不情愿,秦高阳好一通说道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心中唯一的顾虑也算安排好后,又去后院见了郭荣。郭荣很感慨,特意做了一桌菜。秦高阳难以拒绝拒绝,只是稍稍吃了些素菜。

一顿饭后,小卢一直送秦高阳到了城门口,这才各自分开。

秦高阳这才孤身一人南下前往京城。只是两人未曾可知,此一别就是十载光景,待再相见亦是物是人非。

……

孙明堂前天说是去找秦高阳,可就是那么巧,两人都在惠县可就是没有碰上面。小卢以为两人早已经见过,便没有多说,怕平添离愁。秦高阳呢,他没在客栈见到孙明堂,只认为因为自己师父的事,为此不告而别了。

世间无不散之宴席,因为段将军冢一案,因缘际会几人相聚于惠县,秦高阳更是在孙明堂的介绍下,拜了章弘茂为师。而章弘茂又想帮一帮自己的徒弟,孙明堂这就找了元朗。几人便是如此相识了。

一年的时间,段将军冢这惊天大案,似乎没有泛起多大的水花,便已经悄然消失。可只有早些时候离去的元朗知道,此事只是一个开端。

正因为如此,现在他对面才会坐着一个女人。一个天生媚骨,风情万种的女人。

“三年之期已到,不知你广闻斋现在做如何想?”

“这实在是有些为难在下,亦是高看了我广闻斋。”元朗苦笑“天底下能人异士何其之多,沈娘子为何单单对我广闻斋另眼相待?”

“不是我,而是怀梦。”女人掩嘴轻笑,双眼似弯月,荡漾着盈盈春水。

元朗听见这个名字摇了摇头:“请回吧,广闻斋的规矩必然是要遵守的。”

“况且,我也只是代行人,而不是斋主。”元朗一口便拒绝了。

“当真?”女人有些意外,眸中异色连连。就她所知,眼前之人口中的斋主几年前便不曾再露过一面。到现在,所有相关事宜都是这人在处理,整个广闻斋如今尽掌握在这人手中。不曾想,会是这么一个在她听来觉得可笑的回答。

元朗不疑有他,起身离去。见得元朗如此,女人颇有些恼,却也无力阻止其离去。

“江湖自有江湖的规矩。元某言尽于此,请吧。”这就是在赶人了。

片刻后,元朗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已不见芳踪。

“殷胤,陪我去看斋主。”元朗皱着眉头,吩咐殷胤同他一起去见服药好些天的义父。

香风幽幽,娉婷袅袅,殷胤飘然而至,“是。”随即跟着元朗往九峰山的另一峰乾阳峰而去。

乾阳峰,元朗待婢女服侍老爷子吃完药,就让婢女尽数退下,就连殷胤都不例外。坐在床边,将手搭在老爷子的手背上,缓缓说起了刚才的事:“义父,您奉了前朝天子密令创了这广闻斋,搜集天下情报。转眼几十年,前朝不在。广闻斋历经战火却因为您一直存在至今。”元朗看着床上头发花白的老人,脑中浮现出关于这个老人的辉煌过往。

“时至今日,广闻斋早已变成了一方江湖势力。既然身在江湖,孩儿觉得自然就该遵守江湖规矩和道义。握了太多的秘密,也不知这次选择坐观是不是对的。”

老人听得见看得见,可就是不能动不能说,就连眨眼都做不到。在这里元朗就是一个老人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直到门外殷胤有事需要禀报这才止住话语,并吩咐下人好生服侍,这才拿着殷胤递上的信件离开。

信封上只有三个字,朱富桂。

回到广闻斋,元朗将自己一人关在书房里,书案后面看着手中的信件。不消一会儿便看完了。微一思索,拿出笔墨,将信上的密文按正常的文字抄下,叫来了韩慈让其将这封信送到秦高阳的手里。

这就是元朗当日在苦竹林许下的重谢,想来秦高阳见到这份礼还是会非常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