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轻小说某科学的弹星者
9676500000003

第3章 02. 红眼上班族

天边的晨光从窗户照进来,却终究被深沉的黑暗所吞噬。

伴随着电梯到达的声音,电梯的门缓缓打开,走廊里迎来了这里今天的第一位来客。

这里是信息科学学院的大楼,而学校网站技术支持部门和演示仪器的保管也都在这里。苏逸杨在这里做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赚取零花钱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的简历增添些经历。

苏逸杨打开廊灯,走向自己工作的玻璃屋,刷卡加上人脸辨识之后,滑动门无声地自动打开。屋内的光源随之逐渐缓慢亮起,照出明黄色调,简约风格装修,敞亮而富有空间感的工作区域。

远处有三排由磨砂暗色玻璃分割的隔间,那是信息部所工作的地方,每一个隔间都是一位员工的位置。在外侧是一大片空旷的木地板,上面有各种颜色的瑜伽垫,瑜伽球,杠铃和一架子整齐排列的哑铃,几个雅致的藤椅和玻璃桌子散落放置于窗边。这里是休息区域,可以在这里锻炼,打乒乓球,或者仅仅是坐在藤椅里透过落地窗看外面的风景。

靠墙的黑色大理石吧台上是咖啡机,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旁边的木格子里,有一次性纸杯,勺子,吸管摆放得整整齐齐,可以随意取用。

信息部主管想要在办公楼里建厨房的想法被财务部扼杀了,但是现在,除了还缺少灶台之外也没差太多。

苏逸杨并没有关注这些每天都见的设施,扭头拐进较暗的一条中央走廊,旁边两侧实木墙壁加玻璃门分隔出一个又一个的讨论室。还有一些加了静音的昏暗狭小隔间,里面只有一桌一椅一盏灯,颇有孤寂意境——那是给想要一段时间独处的人使用的静思室。

而走到全层的另一侧,同样是与其他区域连通的开放式格局,那个被暗色玻璃板以十字形隔开的四个位置之一,就是他的座位。

如此优越的工作环境,却并不能让苏逸杨的状态变得更好。

睡眠严重不足,而又不得不早起,直接带来一整天的沉重。就如同苏逸杨现在这样,头晕,头痛,昏昏沉沉,眼睛干涩,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

这个所谓的校内实习岗位,名为学校的技术支持部,却其实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苏逸杨要做的,主要是给需要实验设备和演示设备的教授运送仪器,偶尔会要去一些教室修一下投影仪和电脑(更多时候是填报修表格),有的时候要担负起给技术白痴的学生重装电脑的任务,再加上学校官网新闻栏与推送栏的更新与管理,仅此而已。

剩下的事情,就是值班了。有人打电话,或者直接找过来,咨询一些一起使用和维修以及运动的相关事宜的话,他需要能够提供帮助。

总的来说,就是干杂活的——稍有一点技术含量的杂活。

把背包挂在旁边精致的木架子上,轻轻调整一下桌面上小盆栽的位置,将有点脏该洗了的外套挂在椅背,苏逸杨打开电脑,才恍惚间想起自己忘了某项工作——早上的仪器运送。

点开桌面图标,输入密码后来到一个表格界面,上面显示着各学院研究室的教授们和员工们对各种仪器的需求申请,以及需要送达的时间。

“中型三维投影仪给艾伦楼302和潘瑟楼42活动室,一个大型三维演示投影仪给菲尔克艺术楼第六讲座厅……这怎么还有一个要演示用光谱仪的,也不知道在仓库那个角落里……”,苏逸杨嘟囔着拿出手机扫码,将列表导入手机,一边翻看着这列表里的物件,一边打开旁边的小储藏室门,推出手推车,走向电梯。

仓库不在这一层。

—————————————

12层,顶层,是技术部仓库所在。

如果是二十年前,胆敢把大型仓库设计在顶层的建筑系学生怕是根本毕不了业,但是如今这却已经是常见的布局——毕竟已经是空运的时代了,楼顶起降无人机再适合不过。

沿着环形的走廊一路向前,鹅黄色的墙体和一个个漆成棕色实木纹路的金属隔间从身旁掠过,苏逸杨最终停在一个稍大的灰色金属门前。在旁边的仪器上刷卡输入密码后,一人高的金属隔间慢慢滑开,一个通体黑色磨砂质感,线条流畅帅气的六螺旋桨无人机被机械沿着轨道推出库房。

不同于老旧的白色小型无人机,这是一台黑色的中型无人机,下方可以悬挂三个ACL标准大小的长方形盒子,最高负重也较老款大大提升了。技术支持部的办公室在不久前,终于获批了一笔经费,得以更新了一批无人机。所以现在,哪怕是大而重的仪器设备都不用烦劳他推着小车,再坐电梯下楼然后去车库找无人运输小车了。

事实上,按照这一机型的尺寸,它是全技术部第一架需要进入第五空层飞行的,和载人直升机占用同样的爬升通道。

空层划分是一年半以前才开始施行的条例。

因为各种无人机担任的送货、送餐、送邮件任务太过普遍,为了避免各自乱飞的无人机相撞或者发生其他事故,由政府制定了飞行路径以及相关规则。不同的机型按照尺寸、性能以及所执行任务的紧迫性进行了划分,每一个机型都只会在其应该在的高度和线路上飞行。所有的无人机都会进行统一联网监管和飞行线路优化。

如果将所有这些无人机的飞行线路加上城市沙盘以三维方式投影出来,会是一个极具美感的复杂运输网络——之所以了解这个是因为他上学期算法课的期中作业就是编写类似的多目标行动路线的统筹规划系统。那门课最终成绩就是按照模拟测试中的运输效率进行排名,前三能拿到A+,前十能拿到A,等等。这个项目繁琐到吐血,但是做完以后也是成就感非凡。

言归正传。虽然有了这么好用的新无人机,他也用不了太久了,因为为期一个学期的工作很快就会结束。最后这一段任期只是准备交接而已——这周五下午会是全校统一在裴拉斐尔德活动中心举办的社团招新会,不仅仅是所有的社团,各种校内岗位的新一轮招聘也会在一起举行。等到招聘到了大学一年级的新生,简单地培训一周之后,对方就会正式接过他的工作,然后苏逸杨就可以结工资滚蛋了。

将仪器放在轨道平台上,滑入无人机的机腹,看着匣子状的小舱室关闭,然后开关处的显示屏图案扭结成抽象的转轮锁,一切就算完成了。在旁边的触屏操作板上点了两下,设定好了目的地与接收人,完成最后一次身份验证后,三架无人机上方的顶棚伴随着沉稳的电机声打开三个圆形的洞口。

中心对称排列的六个螺旋桨开始加速,愈加用力地击打空气,发出嘶哑的声响,直到速度足够快时,声音终于稳定下来。

干燥而有力的气流让苏逸杨不太舒服,他退后了一步,看着一大两小,一黑两白三架无人机悬浮升空,然后朝着各自的方向飞去。

屋顶逐渐合拢,苏逸杨也就完成了第一项任务。他一边下楼梯,一边透过旁边的全透明玻璃幕墙,看着三架无人机汇入到主要由早餐外卖无人机组成的洪流中,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