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允许指点,但谢绝指指点点
9745300000010

第10章 人生前二十几年的起起落落,你真的不必放在心上

我庆幸,在我的身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总是能遇上几个用心生活的人,他们在纷争中活得极为淡泊,从不追赶时光的流逝,总是以娓娓道来的姿态,平复着横冲直撞的现实。他们是柔软的、随和的,他们又是专注的、坚韧的。你焦灼于他们沉陷的方式,最终却不得不承认,在你奔赴远方寻找麦田的时候,他们就从当下开始一粒一粒收割。最终你得到的,永远没有他们多。

在远离庇佑、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以后,所有人都将暴露他最真实的面貌,谁是佼佼者,谁甘于平庸,一场风浪过后,便可见分晓。所以,当下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光的孩子,你不必沮丧,也不必艳羡他人,也许只是因为你的壳很厚,你还没到破壳而出的时间;而那些自带磁场魅力四射的孩子,你也不必太得意,你未来的路可能更难走。人生前二十几年的起起落落,真的不必放在心上。待羽翼不在、独自等待时,我们才能看得清,自己究竟值得匹配一个怎样的人生。

再见张小山是在十年后。

那天,我和妈妈逛超市,装了整整一购物车的东西。在出口装袋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当时正蹲在地上整理东西,闻声便沿着那条绷直的制服裤线一路看上去,直到目光定格在那张似曾相识的脸上,一瞬间,记忆的大书哗啦啦地翻了很多页,我从他脸上越来越浓的笑意中找到了最重要的线索,几乎脱口而出:“张小山!”

彼时,仿佛有一只手,猛地扯住一根线头,稍稍用力,时光编织的盔甲便被拆散,露出了原本美好单纯的面目。

我忘了谁,也忘不了张小山,上学那阵儿,他可是我们学校的校草。他是体育健将,他是耍帅高手,他会唱歌,会弹吉他,也非常会打架。那时候,他声名在外,哪怕是再孤陋寡闻的人,提起张小山,都会说:“嗯,我知道这个人。”

那时候的张小山,意气风发,大多数的男孩都想活成他的样子。因为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相信,那些在学生时期便光芒四射的人,长大以后,会从小城市的焦点变成大世界的中心。

所以,当下,我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把眼前这个穿着工作制服、留着普通发型的男人,和当年的青春偶像张小山联系在一起。

张小山还在工作中,不能外出,我们只好靠在超市一角,简单聊了聊近况。他大学毕业后,便听从家里安排,回了老家。考了两年公务员,但没有考上。家里人承诺会给他找一个有编制的岗位,只是需要费些工夫。这家超市是他舅舅开的,在等待人生步入正轨的同时,他顺便帮着管理管理。

听到这一切,我有些惊讶。谁能想象当年那个叛逆、阳光、活泼的大男孩,有朝一日会安安分分地听从家人的安排,走上一条循规蹈矩的“不归路”。

然后他了解了我的情况,听说我在省会安家,不断跳槽换工作,不禁摸了摸脑袋,笑着说:“还是有闯劲儿的人才会有前途。”

我说:“哪有,其实我也想回老家,山美水美没有雾霾又不堵车,房价也便宜,只是老家的工作机会太少,不会留给像我这样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人。”

我说的是事实。在外漂泊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吃很多苦、受很多累。在我的同学中,主动回到老家发展的,家里都有能力为其铺一条路;而无所依靠的,比如我,便只能被动地走出来,去机会相对更多、待遇相对更公平的大城市,混一口饭吃。

我们聊了一会儿,张小山的对讲机就响了起来,有收银员正在呼叫他去换零钱,他和我简单告别后,便急匆匆地奔向卖场。我见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忽然觉得很陌生,那是一种经过训练的背拔肩张,与昔年那个吊儿郎当、时不时回头魅惑一笑的青葱大男孩,判若两人。

几年后我听说,张小山得偿所愿,找到了一份有编制的稳定工作,娶了相亲认识的门当户对的女孩,生了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小日子过得恬淡安稳。

在某个瞬间,我真的觉得,这不是他该过的生活。我一直以为,他应该带着他的潇洒不羁去更大的城市绽放魅力,无论在什么行业、哪个职位,都依旧是人群中的焦点。就像他上学时那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很多女孩喜欢,和很多女孩恋爱,有胆量和老师顶嘴或者称兄道弟,但从来不会惹老师不高兴,带着他的自信,在似乎开了挂的人生中一往无前。

真的,我对他变得普通这件事,感到无所适从。

时间是一个极富魔力的大熔炉,不管我们之前向这个世界呈现怎样的状态,它都能把我们锻造成另一副样子。

同事小谨曾是一个标准优等生。从小学到高中读的都是这座城市里最好的学校。高考时考入首都的一所知名大学,学习那个学校最好的专业,后来一路读到研究生毕业。她硬件条件优秀至此,但毕业后仍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现状。后来她回到老家,我们有幸成为同事,在一众二流学校出身的老员工中间,她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有一次,领导带着我们和客户吃饭谈合同。开席前新人小谨向客户递送自己的名片,自我介绍到一半的时候,其中一位女客户忽然尖叫起来:“小谨!”

隔着一桌子的珍馐,两位分别十多年的老同学相认。我从小谨略显僵硬的表情中读懂她的窘迫,那位女客户的一句“当年你学习那么好”,让整个包间的气氛都变得有些尴尬。小谨红着脸,捏着一沓名片,嘿嘿笑了笑,自嘲道:“学习好,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昔日她是优等生,被老师重视,被同学敬仰,座位从同学中间调到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披着一身传奇色彩从优秀班级搬到重点班,似乎所有人,都准备好了艳羡的目光送她去似锦的未来。谁承想,命运无情翻转,她告别校园,便走下人生巅峰,一路迷茫惆怅,直至今天,在一个饭店的豪华包间里,她已然变成了食物链底层的生物,而那些曾经仰视她的差生,已经爬到了食物链顶层,用最友好的方式蚕食着她的自尊和骄傲。

在回去的路上,小谨一路无语。不知道她的那位同学回家之后会如何唏嘘,原本应该最有出息的同学,如今不过尔尔,造化可真是弄人啊!

我有一位远房亲戚,与小谨的情况类似。还记得当年,他的爸爸带着嘲讽的语气评价我们几个同龄人考上的学校,就因为他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一流大学。十年后,他的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散落于各个城市,有开修车行的,有开小饭馆的,有出去打工从车间工人一步一步做到主管的,有租摊床做小本生意的,他们都过得很好;被他爸爸嘲笑过的那些成绩很差踩线升学的非典型差生,毕业后该找工作的找工作、该考研的考研、该成家的成家,也都过得很好。

似乎只有他,用高开低走的人生姿态,给他那位傲慢的爸爸打了极其响亮的一记耳光。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他,竟然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还是他爸爸出面托人,才把他送进一家公司,做着一份极其普通的工作,拿着低微的薪水,被一群人领导。

翻翻回忆,看看当下,真是万般风流皆不再。

后来,我慢慢发现,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人,其中有很多,如今连笑谈过去的自信都没有了。

有个当年特别擅长打架的男孩,如今变得谨小慎微,提起过去的义薄云天,会局促地笑笑,说:“当年就是幼稚,又不懂事。”

有个当年特别漂亮、收情书收到手软的女孩,如今嫁人生子,身材变形,早已不记得过去的风情,她不忌讳在曾暗恋她的男生面前,不顾形象地训斥自己的孩子,甚至爆粗讲荤段子。

有个当年经常逃课、总被老师罚站走廊的调皮男生,如今活得规规矩矩,在条条框框中变得木讷、呆滞,从前觉得有小聪明的他不可爱,现在发现,丢了小聪明的他,更不可爱。

有个当年在班上最时尚、最会打扮的女生,如今时常穿着冲锋衣、运动鞋,背着假名牌包穿行于人群之中,常让人不禁困惑,到底是自己成长了,还是她退步了。

而穿过时光和人海再重逢,能给人带来惊喜的,往往是那些当年不够好也不够坏,默默做事,没什么存在感的人。

有个过去一直留着男生头的女生,如今留起了长发,堪称惊为天人,比过去的班花不知要好看多少倍。

有个黑瘦腼腆的男生,如今长高到一米八九,棱角分明,器宇轩昂,妥妥儿的男神,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特别高。

有个身材胖胖的女生,如今瘦到一百斤以内,简直脱胎换骨,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来。

有个长相不出众、成绩不出众、家境不出众的男生,如今倒还是像过去一样不争不抢、不知人间愁苦,但他真的早早就收获了现世安稳。

我忽然明白一件事。任何人,都躲不开时光的雕琢。无论你曾经光芒万丈还是默默无闻,不管你是一粒沙,还是一斛珠,毕业后都会被丢进茫茫人海,接受大浪淘沙,想要继续发光和重新发光的,都需要接受打磨;想要就此沉沦的,岁月也舍得湮没。

正如张小山离开了适合他的土壤,便只是普通的张小山;小谨来到了陌生的校园外,便再也找不到重新登上巅峰的路径。在远离庇佑、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以后,所有人都将暴露他最真实的面貌,谁是佼佼者,谁甘于平庸,一场风浪过后,便可见分晓。所以,当下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光的孩子,你不必沮丧,也不必艳羡他人,也许只是因为你的壳很厚,你还没到破壳而出的时间;而那些自带磁场魅力四射的孩子,你也不必太得意,你未来的路可能更难走。人生前二十几年的起起落落,真的不必放在心上。待羽翼不在、独自等待时,我们才能看得清,自己究竟值得匹配一个怎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