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银河铁道之夜
10083400000001

第1章 关于作者

宫泽贤治,1896年出生于日本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毕业于盛冈高等农林学校,出身于富商之家。宫泽贤治的文学才华在他还是小学生时便已展露出来。九岁那年,在导师八木英三的鼓励之下,他创作了一首名为《四季》的长诗(但现已失传),开启了日后的文学创作之路。

少年时的宫泽贤治热衷于采集矿物植物及制作昆虫标本,就读于县立盛冈中学时,常漫步于学校附近的山野,以采集岩石标本为乐。而此时沉浸于山野的经验也为宫泽贤治奠定了文学素养的基础。那些美丽的山野风光及采集经验也成为他日后的创作素材之一。如《黄色的西红柿》一文中即以标本作为故事的主角之一。

1921年,宫泽贤治二十五岁时,访问国柱会本部,并在当地租屋而居。当时,他上午在东大赤门前的文信社从事文字工作,下午则进行街头传教及国柱会的服务活动。并听从高知尾智的建议,开始埋首从事于创作童话故事,作品数量大增。此时的作品有《天之川》、《渡过雪源》以及《冬天的素描》等多首短诗。

作为日本的童话大师,宫泽贤治的作品中充满了无限的想象,耐人寻味且寓意深远,每一篇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他将想象力驰骋于深不可测的宇宙中,在《银河铁道之夜》中,我们看到了宫泽贤治独特的宇宙观,以及其独具魅力的描写手法,描述银河之旅途中的美景,玉米田、悬崖、河流以及粉红色的花,在那个虚无的世界中,一切都如此美好又真实。作者以优美的文辞带领读者进行了一趟充满谜团的银河铁道之旅。“那美丽的水其实比玻璃比氢气都还要晶莹透澈”的描写,于今日仍为相当具有魅力的表现手法。作者以化学名词借代为形容词,为优美浪漫的文字增添几许真实感,将我们引进了作者深湛的情感世界中。

在文学创作方面有非凡成就的宫泽贤治并非一直享有文学盛名,他生前唯一拿过稿费的作品只有童话《渡过雪源》,分回发表于《爱国妇人》杂志。当时他任教于稗贯部稗贯农校并从事水田耕作的实习,之后虽陆续有作品发表,但其主要工作仍以设计花坛、开垦田地为主,间或聚集青年们举办唱片鉴赏或合奏练习之类的活动。因此,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探讨旱灾及虫害为人们带来的痛苦,以及关于农业知识的描写。

宫泽贤治出生于天灾不断的年代里,接连的旱灾、虫灾导致民不聊生,因此他一直致力于农业技术指导,经常为解决稻热病和旱灾而四处奔走。但当这一切都尚未竟全功之际,他在人生的最后五年就被辛劳过度造成的肺结核恶化局限于病床上,只能勉强从事一些创作与改稿方面的工作而已。他生前发行的作品并不多,只有诗集《春与修罗》以及童话集《要求特别多的餐厅》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