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邓小平
10145600000010

第10章 被驱逐者

在离巴黎很近的地方有一个小城市,叫做布洛涅——比扬古尔市。这个城市有一条不宽的马路,叫做卡斯德亚街。这条街的3号,有一座不太起眼的旅馆。

1926年1月8日凌晨5点多,卡斯德亚街仿佛还没有睡醒,一片静悄悄,只有偶尔路过的马车发出嗒嗒嗒的声响。

突然,一阵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一队警察向着这家小旅馆冲来,皮靴把这家旅馆的木楼梯跺得咚咚作响。

他们直奔二楼的5号房间。

在旅客登记表上,二楼住的旅客名叫邓希贤。

5号房间里,翻箱倒柜的声音、瓷器落地的声音、皮靴的跺脚声音响成了一片,旅馆的客人们不敢出来,都揉着睡眼,躲在门后竖起耳朵听着。

法国警方注意这家旅馆已经有些日子了。

1926年1月7日,法国警方有这样一份报告,提及邓小平的文字是这样写的:

“他们中的一个人叫邓希贤,1904年7月12日出生于中国四川省邓文明和淡氏夫妇家。他从1925年8月20日起就住在布洛涅·比扬古尔市的卡斯德亚街3号……他作为共产党积极分子代表出席会议,在中国共产党人所组织的各种会议上似乎都发了言,特别主张亲近苏联政府。

“此外,邓希贤还拥有许多共产党的小册子和报纸,并收到过许多寄自中国和苏联的来信。

“有两个中国同胞与邓希贤住在一起,好像他们也都赞成邓希贤的政治观点,外出时,他们总是陪伴着邓希贤……

“有三家旅馆应密切监视:卡斯德亚街3号,特亚维西尔街14号,朱勒费里街8号。”

大概正是这份报告使法国警方采取了行动。

在一阵忙乱之后,从5号房间里搜出了大量法文的和中文的小册子,其中有《共产主义ABC》、《中国工人》、《孙中山遗嘱》等,还有油印机的印刷金属板、滚筒,还有几包印刷纸。

这次搜查虽然没有抓到邓希贤等人,但法国警方已经确凿无疑地知道,邓希贤等是共产主义者。而在法国,共产主义是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所以,法国警方毫不犹豫地下发了驱逐令。尽管找不到邓希贤在哪里,但驱逐令照发无误,因为这表明了法国警方同共产主义斗争的态度。驱逐令是1月18日发出的,还注上了“有待通知”的字样。

但是,这纸驱逐令永远不会通知到被驱逐者本人了。因为邓希贤等人已经离开法国,前去苏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