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邓小平
10145600000006

第6章 神龟不神

邓希贤是很有性格的。

至今,家乡还流传着他不信邪的故事。

距邓家半里多远有一条石坝,从协兴到广安的路穿石坝而过。在路与坝交会的地方,有两块神道碑,3米多高,1米多宽,矗在两个巨大的石龟背上。这是清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两名广安籍的高官邓时敏和郑人庆的功绩而赐造的。这个邓时敏,就是邓希贤的祖先,大名鼎鼎的邓翰林。当地百姓尊崇这两位大人物,流传着一些神话,似乎这两块石碑连同驮碑的乌龟都有了神气,碰也碰不得。

童年的邓希贤,生性活泼爱动,是当地的小孩头。他常常领着一群小伙伴到溪中捉鱼虾,在岸上打泥巴仗,给牌坊村带来一片欢声笑语。当然,有时也会惹下一些小小的麻烦。

这天,一群小伙伴到了石坝上。邓希贤看着巨大的石龟,突然有了要上去坐一坐的冲动。他举起了一只手向大家示意:“我们爬到乌龟背上去耍好不好?”

这时,落日的余晖给石龟涂上了一层金色,石碑和石龟在黄昏中显得更加肃穆。

小伙伴们都愣住了,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想过。过了一会儿,他们纷纷拒绝,这个说:“爬石龟会肚子疼的。”那个说:“听大人讲,得罪了神碑家里会遭灾的,要不得。”

看来,小孩头的指挥要失灵了。

邓希贤眉毛一扬,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一个石头做的乌龟有这么大的本事?我不信。你们不敢爬,我来试试。”说着,他飞快地爬上了石龟,坐在石龟脑袋上,手舞足蹈地喊:“快来哟,好耍得很!”

小伙伴们在下边大惊失色,连连叫他:“快下来,你要惹祸的!”

邓希贤若无其事,用小手拍打着乌龟脑袋,轻描淡写地说:“惹祸就惹祸,看它奈何我。”小伙伴们看着他,眼神里的惊慌慢慢地变成了羡慕。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好多天过去了,邓希贤的肚子没有痛,家里也没有遭灾,小伙伴们都放了心,原来神龟也不神啊!他们对邓希贤更佩服了。以后,邓希贤常到石龟上去玩,伙伴们也慢慢地有了胆量,敢于爬到石龟上去了。

邓希贤敢想敢干,却绝不蛮干。

在他读高小时,班上曾发生过一件轰动全校的奇事。班里有个同学叫李再标,是个深受母亲宠爱的富家子弟,对母亲十分孝顺。一次,母亲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吃了不少药也不见效,李再标着急了。他读过不少旧书,一些稀奇古怪的行孝故事对他影响很深。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他决定割下自己的一块肝给母亲吃。他认为,有这样的孝心,母亲的病就会好的。幸好他刚刚动手,就被制止了,刀子只是在胸脯上划了一个口子。

邓希贤和李再标非常熟悉,他听说后马上赶去探望。他拉着李再标的手,既关切又严肃地说:“你是有点科学知识的学生,难道不知道肝不是药吗?”

李再标不吭气了。他的胸口还隐隐作痛,他的心更是如火在焚。

邓希贤接着说:“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割了肝还能活命吗?既然你的母亲很爱你,她又重病在身,如果你因割肝而死,你母亲一定会因此伤心而亡故,这岂不是反而害了你母亲。”

这番入情入理的话,说得李再标连连点头。他握紧了邓希贤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他醒悟了,听从邓希贤的劝告,请假回家,用学到的知识来精心照顾自己的母亲。这件事,在广安高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邓希贤的懂得科学,能言善辩,关心同学的行为受到全校师生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