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试飞英雄
10504700000003

第3章 万米高空的突发事件

一、振动是突然产生的

如此强烈的振动会使飞机的发动机和其他部件顷刻间功能丧失、设备损毁,严重时甚至整机会在瞬间解体。

振动是突然产生的。

视线突然摇晃,继而模糊,紧接着整个机舱开始振动。

烟尘骤起,浓烟密布。持续强烈的振动中,座舱内各种仪盘仪表以及操纵手柄仿佛立刻就要挣脱束缚,从它们各自固定的位置上跳将出来——

巨大的噪声压迫着耳膜和头顶,双耳剧痛,头颅像要炸开,心脏仿佛碎裂。被安全带扣在座椅上的身体,仿佛也在瞬间被分裂成无数小块,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头似乎都要撕裂般地挣脱抗荷服的压迫——

这是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以接近音速飞行的飞机的座舱内。

10月的中原大地,骄阳普照,晴空澄碧。这是搞飞行的人们最喜爱的天气。

试飞员滑俊跨进了机舱。他今天执行的试飞任务,要求飞机在保持某一个高度和速度的情况下,获得平飞极限加力1分钟的数据资料。

按程序进行开机前检查。一切就绪后,滑俊向地面给出了手势。

15时整,随着一声轰响,战鹰出击,新型歼击机冲破云层,如一支利箭射上万米高空。

按照计划,打开加力跃升到规定高度后就改为平飞。

振动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产生的。

原本平飞中的飞机突然开始剧烈振动,剧烈的振动下整个座舱都在抖动。

作为试飞部队资深的试飞员之一,滑俊历经风险无数,这却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异常现象。滑俊很清楚,如此强烈的振动会使飞机的发动机和其他部件顷刻间功能丧失、设备损毁,严重时甚至整机会在瞬间解体。通常,解除振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关加力。

关加力就是关闭飞机油门动力。但此时飞机在高速飞行状态下,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突然关加力极有可能造成空中停车!

空中停车,就是飞机在高空中失去动力。

一旦失去动力,飞机就如同一只失去控制的铁陀螺,失速,旋转,急速下坠。

一架飞机有数十个子系统、数百个机载成品设备、数万个零部件、数十万个元器件,机载系统软件规模高达几十万行甚至百万行。每一部分在地面常态下单独成立与在高空特殊环境和飞行状态下综合联动时的变化情况更是数不胜数。每型战机列装前,都要完成1500至4000架次的飞行试验。试飞之艰难之危险,常人难以想象。尤其是试飞初期,高故障率更是不可避免。

此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巨大险情,这一次,滑俊遇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滑俊首先想到的是:保住飞机!因为一旦丢弃飞机,丢掉的将不仅是一架飞机,还有全部的测试数据。

在向地面指挥员报告情况的同时,滑俊迅速关加力、收油门,果然,最不愿见到的事终于发生了:

加力一关,两台发动机同时停车!

双发停车!地面指挥员接到的滑俊的这句报告,不亚于晴天霹雳。容不得他们发出惊叹,空中,这架没有了动力的飞机,开始迅速坠落。

面对险情,滑俊沉着稳定,他一边尽力保持高度滑行,一边按程序开车。

空中开车,启动右发,没有成功;

再启动左发,仍然没有成功!

一连4次开车启动,都失败了!无线电里,塔台的呼叫清晰传来,指挥员和监控提醒他:“注意高度和速度。”

他盯着高度表,失去动力的飞机急速下坠,转眼间,飞机高度掉到了8000米。仪表显示应该接近机场了,但此时,舱外天空突变,阴云密布,能见度转差,靠目力完全无法看见机场。滑俊在顷刻间面临数重危机:他既要集中目力寻找机场,又要密切注意飞机状态,同时继续操作开车。

随着高度降低,飞机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的速度会越来越快。飞行员的大脑运转速度都是可与精密计算机相比的,哪怕是一个初级飞行员也知道,在这样的高度和速度下,再过一二十秒,飞机就会坠落到地面。

形势万分紧急。

后来在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时,滑俊都会被问到一句话:“那时候你紧张吗?”

滑俊老老实实地说:“还是紧张的。”

媒体追问:“在那么紧张和生死攸关的危险时刻,你想的是什么?”

滑俊说:“我只想着一定要把飞机完好无损地开回去!”

二、飞机像只巨大的陀螺不断下坠

在死神强大的魔力面前,机会稍纵即逝,每一毫秒都是直达终极的考验,考量一个人的意志、品德、操守,更考量信念、智慧和忠诚。

飞机像只巨大的陀螺在不断下坠,现在,高度掉到了7500米。

7300米。

7000米。

高度降到6500米了!

塔台又在呼叫:“注意高度和速度!”

这是1978年。当时飞机上逃生系统的设计远达不到今天三代、四代机的零高度零速度设计指标,启动逃生系统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指标。现在,滑俊的高度已经接近逃生临界值。

《空军飞行人员飞行大纲》规定,飞行员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跳伞逃生,弃机保人。这些条款,当年刚刚当上飞行员第一次登机时他就十分清楚,按照《大纲》要求,此时他完全可以采取弹跳自救。

逃生座椅的按钮就在座位下方,此时高度也够,他只要伸手轻轻一按,半秒钟后,他就能从这架危机四伏的飞机上离开,洁白的伞花在碧空中张开,清风托举,白云安抚,大约10分钟后,他会平安地降落在踏实的地面上。他依然能获得九死一生归来后的所有荣誉,毕竟,他尽力了。

但是,这架飞机,这架凝结了多少人数年心血的飞机连同宝贵的数据都将毁于一旦。由于数据丢失,故障原因无法查清,此型飞机的所有研发都将可能无限期中止。可是,如果他继续留在飞机上,几秒钟之后,他将不再可能有逃生的机会了。

滑俊没有选择跳伞,他继续稳稳地坐在座椅上,按程序开动启动按钮:

第五次启动。无果。

第六次启动。仍然没有成功。

高度低于6000米后,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增加,飞机的下坠更快了,地面指挥员甚至已经没有时间再提示,因为每一次语言的对接都会耗去最宝贵的时间——这可能是以秒计算的最后的倒计时。

指挥室里突然静下来,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只有听筒设备中发出的电流声吱吱响。

无线电里,滑俊的声音传来,依然沉稳,他报出的高度是:4000米。

频谱仪晃动的曲线显示:从空中发生故障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6分钟。也就是说,在完全的自由落体、无动力状态下,滑俊在高空坚持飞行了6分钟。

万米高空中的生死攸关,不比地面上上刀山下油锅的苦刑,可以有反复的纠缠与煎熬。在死神强大的魔力面前,机会稍纵即逝,每一毫秒都是直达终极的考验,考量一个人的意志、品德、操守,更考量信念、智慧和忠诚。是与非、舍与取,只是一瞬间的抉择。

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死神的时间是多久?滑俊用行动给予了回答。

滑俊,1930年9月出生,1949年3月入伍,同年7月入党,历任飞行学员、飞行员、副大队长、团领航主任、试飞部队大队长、飞行团副团长。此时的他,已在飞行团副团长的位置上干了四年,是中国试飞员队伍中举足轻重的柱石级人物。如果说一个普通飞行员是金子堆出来的,那么,已经飞了近三十年的滑俊,岂止白金级的!

时间刻不容缓。按照空中开车程序,滑俊第七次开动按钮。这一次,飞机所在高度层的空气条件有所改变,滑俊终于听到了熟悉的发动机的轰鸣声——

塔台,极度寂静的指挥室里,人们也听到了这轰然而起的声音——这欢快无比的发动机运转声啊!

开车成功了!

重新调整好高度和速度后,滑俊让飞机处在良好的状态,地面塔台指挥也迅速做好调度,净场,让出空域。救火车和救护车到位。几个性急的战友已经按捺不住,跳出指挥室站到天井阳台上,这里视野开阔,可以在第一时间看清更广阔的空域。

数分钟后,随着一阵熟悉的轰鸣,飞机穿云而出。塔台上下,翘首仰望多时的人们看到,银灰色的飞机在近场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后,徐徐降落。滑俊带着他的飞机回来了。在空中出现重大险情,飞机空中无动力飞行长达近7分钟的危急情况下,滑俊和飞机安全回来了。他最终取得了加力后飞机平飞时间最大数值的宝贵科研数据。

飞机在跑道一头平稳停住。

打开座舱盖走下舷梯的滑俊抬头看去,失职许久的太阳正从云层中露出一小片光灿灿的脸。远处,一群人正奋力奔跑着,那是他的首长和战友们,有拎梯子的,有背药箱的,居然还有人扛着担架。他们所有人都高高地挥着手,一边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一边快速向他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