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汽车营销的十大关系
11479800000002

第2章 序一

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1980年的几千辆体量到2017年大约2900万辆的新车销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工业在中国,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这一空前发展的同时,汽车市场的性质和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始阶段,市场完全由供应驱动。中国汽车消费者对轿车车型和外国品牌的强烈偏好,作为市场特征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初。然而,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对汽车车型风格的喜好以及对不同品牌的接受程度都变得更加多样化;中国自主品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尤其是在首次购买者中;SUV车型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受欢迎,这些变化将为新一轮的市场创新和增长铺平道路。随着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汽车行业即将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将不仅仅是增加新的汽车类型,也将为汽车销售模式以及汽车厂家与客户的互动开辟新途径,更将使市场对更加创新的、精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与营销模式产生巨大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对销售和营销管理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苛刻,除了深刻的行业洞察之外,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创新的能力,也变得不可或缺。

令人意外的是,在现有的管理理论和书籍中,侧重于汽车行业营销管理具体实践和技能的著作却十分稀缺。大部分情况下,要么是综合管理和一般市场营销理论的概述,要么就是针对特定课题的局限性案例分析。

然而,姜立堂先生在他的书中将这两点有机地结合——在对汽车销售和营销理论进行全面系统性分析的同时,以具体实践与案例进行补充。凭借在自主品牌和国际领先品牌高层工作的丰富管理经验,姜立堂先生是中国汽车行业为数不多的在这一特定领域具备全面管理经验并且拥有深刻理解的职业经理人之一。我曾有幸与姜立堂先生共事数年,管理一汽-大众品牌,凭借这一份了解,我几乎无法想象,在汽车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还有其他人能够比他更客观地提出更具实操性的见解。

本书对汽车销售和市场营销进行了360度的全面梳理,尤为独特的是,姜立堂先生对汽车营销在中国各个发展阶段的洞察和思考。这些结论与观点,同时也指明了汽车销售和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为管理者如何把握这些发展趋势提供了参考。

姜立堂先生成功地将丰富的行业经验转化成为汽车销售和市场营销的实战指南,本书非常适合学生及正在寻求指导和建议的汽车行业人士阅读。

在此,祝愿本书出版成功。

大众品牌乘用车中国首席执行官 冯思翰博士

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