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1861400000004

第4章 古希腊作家(3)

阿里斯托芬留下了一些关于创作的言论。他在《阿卡奈人》中提出,他写作喜剧的目的是为了发扬真理,支持正义,给人民指出教训,把他们引上幸福之路。他在《蛙》一剧中提出,推崇一个诗人的标准,要看他是否为国家教好人民。酒神在剧中宣称,使人类堕落的诗人应当处死。他最早明确地表述了文艺的社会功能。

《阿卡奈人》(公元前425年)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成功的喜剧。在“开场”中,农民狄开俄波利斯看见雅典公民大会不让一个提倡议和的人讲话,他给了那人8块钱币,派他替他自己一家人同斯巴达人议和。在“进场”中,雅典附近受战祸最深的阿卡奈人(合唱队)用石头追打狄开俄波利斯,指责他叛国。他在“对驳场”中争辩说,他并不想投靠斯巴达人,他本人也受到他们的蹂躏,但雅典人也要对引起战争负责。有一些阿卡奈人不服,请主战派将领拉马科斯来帮忙,狄开俄波利斯当场和他扭打,把他打败,并去和伯罗奔尼撒人通商。接着的“插曲”表现了做交易的场面,显示和平的好处。拉马科斯再度出征,在“退场”中,他跛着脚上场,他在战争中负伤,痛苦万分。狄开俄波利斯却由两个吹双管的女子伴着,饱食大醉,得意洋洋。

《阿卡奈人》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表面上很不严肃的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很象闹剧。例如,狄开俄波利斯和拉马科斯的争辩本来是件正经事,但两人却在台上撒野,通过扭打来解决问题;又如,有一场写一个农民在战乱中丢掉耕牛,几乎把眼睛哭瞎,他来到狄开俄波利斯的市场上买“和平眼药”,谐谑地表现了农民的和平愿望。这些场面都很滑稽。但是,在“退场”中,堂皇的雅典将军在台上哇哇大叫的场面就很丑。在这些滑稽和丑陋的事件中,寄寓着非常严肃的思想。《阿卡奈人》的政治作用在于扫除雅典公民中的主战心理,号召订立和约。诗人在剧中指出,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人民有害;他认为战争双方都有过错,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威胁。阿里斯托芬正是从这个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才把生活中丑陋的本质挖掘出来,尽情加以嘲笑。

狄开俄波利斯是个典型的阿提刻农民,他头脑清楚,有机智,有胆量。拉马科斯是一介武夫,头脑糊涂,虚荣心强,外强中干。

《鸟》(公元前414年)也是阿里斯托芬的杰作之一,是现存的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剧中有两个雅典人和一群鸟一起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了一个“云中鹁鸪国”。这个国家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剥削,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这部喜剧讽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在艺术性方面,《鸟》无疑是阿里斯托芬最优秀的作品。剧中情节丰富多彩,由合唱队扮演的飞鸟出入林间,五色缤纷。全剧富于幻想,抒情气氛浓厚。在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这部喜剧的结构是最完整的。

阿里斯托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的戏剧情节是虚构的,往往流于荒诞,但主题是很现实的。他喜欢采用夸张手法,仿佛是用一面凸凹不平的镜子来映照生活,镜中的形象虽然是漫画式的,但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他有时还采用象征手法,把一些抽象概念拟人化。阿里斯托芬富于机智,善于使用谐音字,并戏拟悲剧中的诗句,产生喜剧效果。他运用民间的朴素生动的语言,配合着城市里的文雅语,台词灵活生动。他的剧中有美丽的诗,也有粗野的场面。海涅曾说,“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象童话里的一棵树,上面有思想的奇花开放,有夜莺歌唱,也有猢狲爬行”。

恩格斯曾经称阿里斯托芬为“喜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他的生平没有详尽的文献记载,只知道出生在小亚细亚一个城市,公元前455年到前447年,他游历了埃及、叙利亚、意大利南部等很多地方,后来又在雅典住过。

他的《历史》记述了公元前6至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诸城邦之间的战争,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古罗马作家西塞罗称他为“历史之父”。《历史》的传世抄本有10多种,一般都把全书分9卷,每卷以一位缪斯的名字命名,故又称“缪斯书”。除希波战争外,还记载了很多传说、地理、人种志等方面的内容。

他的文字风格与荷马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文采,文学性强。我国在1959年出版了《历史》的全译本。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出生于雅典,父亲在色雷斯拥有金矿,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世界观的形成深受雅典“黄金时代”的社会思想的影响。

公元前424年被雅典人推选为十将军之一,统率一支由7艘战船组成的舰队,驻泊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不久因被诬贻误军机,有通敌嫌疑,而被革职并遭到放逐。

在这以后的20年中,他大部分的时间待在色雷斯,并一直注视着战争的进程。他的传世之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分8卷,努力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记述他亲历的这场战争,写到前400年因去世而中断。他把历史的真实放在首位,注意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历史成为科学。他很少直接做结论,而是让读者从他的记述中自己去判断。

这部史书问世之初就受到高度重视,据说当时著名演说家狄摩西尼曾把此书抄写8遍。1502年第一个编订本问世以来,很多国家都有了译本。

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5),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出身雅典贵族。20岁起从苏格拉底求学,后游历埃及、意大利,试图在叙拉古实行他的政治理想而未成,遂回雅典建立学院。

讲学期间所写40多篇对话涉及宗教、神话、政治、伦理、教育、哲学和文艺理论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对话以苏格拉底与论敌辩论的方式写成,因此很难断定哪些话代表柏拉图本人的思想,而且不同篇目对同一问题讨论的结论有时也不一致。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对话分早期和晚期,早期主要阐述苏格拉底的思想,以纪念自己的亡师。

柏拉图从贵族立场出发,在政治上反对代表工商业奴隶主的民主派,在学术上反对民主派学者的“诡辩派”。他以“理式”解释客观世界,认为上帝根据理式造就可感事物,因而客观事物只是理式的摹本。他强调伦理,企图纠正民主派政权带来的“世风日下”。他主张国家管理者必须是哲学家,因而教育是重要的。

在艺术上,他认为艺术模仿客观事物,因而只是理式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他提出灵感说,认为灵感来自诗神,它使艺术家“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状态”。他的哲学和文艺思想对西方后来的哲学和文艺理论具有很大影响。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生于卡基狄克半岛斯塔吉罗斯城一个医生家庭。

17岁到雅典从学柏拉图,柏拉图死后到小亚细亚的阿索斯从事研究。曾做马其顿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后回雅典办学院,领导编纂了许多科学著作,最后死在卡尔基斯。

他的著作一部分是自己发表的,现只存片断,另一部分是由别人编著的,留存了下来。现存著作47种,公元前60年由安德罗尼柯编辑发表,包括:逻辑(《工具》),自然哲学(《物理学》等),心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伦理、政治(《尼可马亥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和修辞(《诗学》、《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奠定了逻辑思维的基础,为经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西方思想史上实证论哲学派的杰出代表。在文艺理论方面,他强调艺术模仿自然是对现实的再现和重新创造,肯定艺术的认识价值和恢复人的心理健康的作用。他对悲剧情节的集中、演说的风格等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