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2099500000011

第11章 独孤求败:做人必须要自强(3)

美国最伟大的推销员弗兰克说:"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对于胆怯而又犹豫不决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正如采珠的人如果被鳄鱼吓住,就得不到名贵的珍珠。事实上,总是担惊受怕的人,他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正如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蒙田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夫怕死,但其实,他早已经不再活着了。

怯懦者总是不敢大胆地去做一些事情,逐渐形成低估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弱点的习惯,再没有信心去处理本来能够处理好的事情。即使他们很有潜力可挖。另外由于怯懦使得遇事顾虑重重,精神压力很大,长此以往,可能引起焦虑、恐惧、神经衰弱等身心疾病。那么如何克服怯懦这一性格缺陷呢?

1.要学会自我暗示

怯懦性格者的最大弱点是过畏惧和害怕,要克服这一弱点,就要借助气势的激励。对性格怯懦的人来说,要学会用自我打气、自我鼓励、自我暗示等方法来培养自己无所畏惧的气势。要善于发现和肯定自己的长处与成绩,提高对自我的评价和信心。

2.要有意识地锻炼意志品质

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比如说制订了终身学习计划,就一定要坚持进行,每天晚睡十分钟读一读书,长久下来也会有不小的收获的。

一个平凡的上班族麦克·英泰尔,37岁那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他薪水优厚的记者工作,把身上仅有的3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衣服,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莱纳州的恐怖角--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美丽的女友,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

他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痛哭。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最后,这名麦克·英泰尔成为美国媒体中传颂的知名人物。

克服恐惧看起来非常困难,但改变却在一念之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恐惧和担心完全是由我们内心里想象出来的,想要驱除它必须在潜意识里彻底根除。

即使刚开始时很困难,只要咬紧牙关,慢慢深入下去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艰难。只要成功了几次,你一定会增强勇气和自信心的。

3.不要害怕失败

许多人之所以怯懦,无非就是怕失败。但越怕就越不敢行动,越不敢行动就又越怕,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怯懦不免就加深了。应该懂得:越是感到怯懦的事越要大胆去做,只要你能大胆去做,你才能战胜你的怯懦。

心理学家要求那些备受怯懦之苦的人讨论最深的恐惧是什么,以此找到怯懦的原因,并预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既然最坏的结果不过如此,你还担忧什么呢?只管去做好了。只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一定尽量把事情做得更好就行了。

人身上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绝大部分却处于休眠状态?主要是受心理上无形障碍的影响和阻碍。如果你想充分发挥你自己身上的潜能,想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事,那就从现在开始,把你身上的无形障碍,也就是你害怕做的事,一项一项排排队,写在日记里,由易到难订个跨越计划。然后从第一件害怕做的事做起,直到不惧怕为止。这样每完成一项,你就跨越一个心理障碍,解去一根捆绑自己心灵的绳索,消除一次"我从未做过"的念头,擦去一个"我不敢做"的想法。

总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在困难和压务面前,怯懦是没有用的。只有不畏挫折和失败,不怕别人讥笑,坚持不懈,你才可以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奋斗的乐趣。

勇敢做你害怕的事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人批评为"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的人。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

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名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当别人瞧不起自己时,不是以怯懦示人,而是勇敢地面对,并且挑战自己。

有位年轻的姑娘,10年前被车撞倒,江湖医生说她瘫痪了。她相信了江湖医生的话,于是感到头脑呆滞,双腿麻木,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坐在轮椅上,肌肉渐渐萎缩,变成了瘫痪人。

转机发生在第二次车祸。5年后的某一天,当她连人带车被一辆三轮车撞出人行道时,她突然觉得疼痛难忍。家里人不相信她会疼痛,送她到一家大医院,医院外科专家确诊她根本没有瘫痪。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她很快就能站立起来行走了。当她站起来时,除了深感幸运外,还深感遗憾,别人说自己瘫痪了,自己就信以为真,当初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是的,她如果试一试,就不会被他人的话所控制。可见心理上这种无形障碍,会使人情绪萎靡,自信心丧失,肌体功能失调,久而久之,人会变得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做,无形中就把自己归类到那些"注定"不会成功的人里边去了。

怕了一辈子鬼的人,一辈子也没见过鬼,恐惧的原因是自己吓唬自己。世上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让人恐惧,恐惧只不过是人心中的一种无形障碍罢了。不少人碰到棘手的问题时,习惯设想出许多莫须有的困难,这自然就产生了恐惧感,遇事你只要大着胆子去干时,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

有位推销员因为常被客户拒之门外,慢慢患上了"敲门恐惧症"。他去请教一位大师,大师弄清他的恐惧原因后便说:"你现在假如站在即将拜访的客户门外,然后我向你提几个问题。"

推销员说:"请大师问吧!"

大师问:"请问,你现在位于何处?"

推销员说:"我正站在客户家门外。"

大师问:"那么,你想到哪里去呢?"

推销员答:"我想进入客户的家中。"

大师问:"当你进入客户的家之后,你想想,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的?"

推销员答:"大概是被客户赶出来。"

大师问:"被赶出来后,你又会站在哪里呢?"

推销员答:"就--还是站在客户家的门外啊!"

大师说:"很好,那不就是你此刻所占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推销员听了大师的话,惊喜地发现,原来敲门根本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从这以后,当他来到客户门口时,再也不害怕了。他对自己说:"让我再试试,说不定还能获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我还能从中获得一次宝贵的经验。最坏最坏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处,对我没有任何损失。"这位推销员终于战胜了"敲门恐惧症"。由于克服了恐惧,他当年的推销成绩十分突出,被评为全行业的"优秀推销员"。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我们也是一样,不应该因为其他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就不敢前进,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就是最好的。

先行动再说

美国的克里蒙·斯通在童年时代是个穷人的孩子,他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小斯通十多岁时,为保险公司推销保险是母子俩的职业。斯通始终清醒地记得他第一次推销保险时的情形--他的母亲指导他去一栋大楼,从头到尾向他交代了个遍。但是他犯怵了。

他站在那栋大楼外的人行道上,一面发抖,一面默默念着自己信奉的座右铭:"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那就下手去做。""马上就做!"

于是他做了。

他走进大楼,他很害怕会被踢出来。

但他没有被踢出来,每一间办公室,他都去了。他脑海里一直想着那句话:"马上就做!"走出一间办公室,更担心到下一间会碰到钉子。不过,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强迫自己走进下一间办公室。

这次推销成功,他找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立刻冲进下一间办公室,这样才没有时间感到害怕而犹豫。

那天,只有两个人向他买了保险。以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的收获是不小的。

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6份。他的事业开始了。

怯懦,是弱者的劲敌,少一份怯懦,就会多一份前程。而消除怯懦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当你遇上害怕做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

有时候,我们不敢学外语、不敢学小提琴、不敢下水学游泳、不敢在会议上发言、不敢上台讲演,明知这件事不对也不敢说个"不"字,等等。这种种不敢,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无形障碍罢了!也正是这种无中生有的无形障碍,使我们裹足不前,错过了许多我们本来应该去做,而且能够做好的事。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小时候刚学会走路,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但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最终学会了走路。可是渐渐长大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受到外界的影响,常常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更为重要。如果做错点事,父母老师或亲朋好友会劝告说:"做事要谨慎小心。""不要做没把握的事情。""你没这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这些人虽然出于好心,但你如果相信了这些话,这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发出一种下意识的命令,阻止你去碰眼前的这些事。

只要我们敢于行动,我们都可以像下面故事中的新兵一样战胜怯懦。

直升机在高空中盘旋,一群士兵背着跳伞的装备,站在机舱门口,准备进行他们的第一次跳伞。

从高空中向下看,所有的景物似乎都小得不能再小,树木像一根针一样细小,海中的小岛也只有石头般大而已。

从空中跳下去,命运全部只维系在降落伞上的一根绳索上,稍有不慎,人就会像一颗从高处落下的西瓜一样,脑袋开花。这群新兵想到这一点,不由得闭上眼睛,不敢再往下想。

气氛有点沉重,每个人连一句话都不敢多讲,不久,班长用手向站在最前面的新兵示意跳伞的动作,但是他迟迟没有反应。看着这位新兵脸上紧张的神情,班长贴着他的耳朵,大声喊着:"你怕吗?"

这位新兵迟疑片刻,看着这一双紧盯着他的眼睛,想到这也许是自己这一生所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于是,他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小声地说:"我很害怕。"

"偷偷告诉你,我也很害怕。"班长接着说:"但是,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跳伞任务,不是吗?"

听了这句话,新兵的心情豁然开朗,原来连班长也会感到害怕,每个人都会害怕,自己又何必为此而羞愧呢?

新兵深吸一口气,从高空一跃而下,顺利地完成了首次跳伞的任务。他和队友乘着风,缓缓地降落在地面上,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伞兵。

许多年以后,菜鸟变成了老鸟,每当率领着新兵跳伞,老鸟也不忘在机舱口问一句:"你怕吗?"

然后,他们会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新兵:"我也怕,但是,我们一定做得到。"

害怕是人的正常情绪,压抑自己的害怕只会令你更加手足无措;你可以怕,但是不能输给眼前的敌人。

成功,一点也不难

有一位在康桥大学主修心理学的韩国留学生,每天到了下午茶的时间,都会和一些成功人士品茗、聊天。

在这些成功者的身上,总是散发着幽默风趣,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成就,都看得非常淡泊、自然。

在长时间相处之后,这位韩籍留学生发现,自己一直被国内的成功人士所欺骗,那些人为了让即将投入创业的人知难而退,个个都夸大了创业的艰难,用自己成功的经历,吓唬那些还没开始的新手。

这个韩国学生决定,要针对所有的成功人士做一项心理研究。

后来,他把"成功不像你想的那么难"的毕业论文,交给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

教授在阅读完后,非常惊喜,他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因为这在当时并没有人着手研究,而这个理论确实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

布雷登在惊喜之余,便写信给他的校友,一位在当时韩国政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人物--后来当上总统的朴正熙。

在信中,他推荐道:"虽然我不能保证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不过我敢保证它比任何发布的政令都震撼。"

没想到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一块儿起飞!

而那位韩国留学生的新观念,更鼓舞许多人大胆创业,无惧置身环境的冷峻苛刻,勇敢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大道。

他以一个全新的观察、分析角度教导人们:"成功与劳苦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你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心甘情愿地长久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因为这个过程会让你重新启动智慧,让你有足够的能力与时间,圆满地完成梦想目标。"

当然,这位青年最后也获得了辉煌的成功,轻松地坐上了韩国起亚汽车公司的总裁之位。

歌德说过:"不管你能做什么,现在请开始做吧!"

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成功者也不例外,但是,因为人的独特性,即使迈向相同的目标,所经历的路径也不尽相同,走的步伐和印下的足迹也不会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聆听别人辛苦的成功过程,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又如何能知道,原来辛苦的过程,只不过是比别人多走两步路,多跌一次跤而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