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信治军月余后,汉王刘邦所部士兵都精锐无比、训练有素,平定三秦之地的战役前期准备基本完成,为此萧何还组建了一整套充实的后勤链,为出征的将士提供有力保障。就在这样全军一心、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举兵东进,韩信献上了拜将后的第一条决胜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役也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一场经典战役被历史记载下来。
汉军趁夜离开南郑,准备先取汉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而就在此时,项羽正为东方的战乱所牵制,无暇西顾。关中分别由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把守,但他们的弱点早就被韩信分析透彻,三秦之地兵力单薄,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三名秦朝降将又不受秦民拥护,立足未稳。于是,韩信命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将军率领少数人马,先去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以麻痹敌军。
在这里还要交代一下有关汉王所修栈道这一事件的始末。当年刘邦被项羽名义上封为汉王,入主关中偏远一隅,又受到三秦之地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这三人的看守,三人伺机出兵有灭掉汉王所部之意,可谓前景堪忧,处境艰难。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刘邦的谋臣策士张良献上一计为刘邦解了围。此计就是将汉王出入封国的要道栈道一把火烧掉。此计所为有二,一则可以消除项王对刘邦不臣之心的疑虑;二则就是刘邦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可以快速发展力量,而又不易暴露实力。此计可谓意义深远。
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举兵东出,时值秋高气爽,汉军将士东归之心甚切。自汉军入蜀后,将士们思念家乡,早就想杀回汉中了。大将军韩信一声令下,汉军离开南郑,出褒中循古时小路,向西北故道挺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渭水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陈仓。雍王章邯本奉项王密嘱,堵住汉中,作为第一道门户,想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此时闻知汉王已拜韩信为大将,正在督修栈道,不日出兵。他便大笑道:“既想出兵,何以烧栈道?现在又要重修,三百里栈道尽是悬崖峭壁,何年何月方能修成?真笨贼也。”说完,章邯又问左右,韩信何人,左右忙将韩信的历史对他说明。他复大笑道:“胯下庸夫,有何将才?”于是放松戒备,轻敌之心可见一斑。一天,忽有陈仓败兵,逃至废邱,报称汉军已夺了陈仓,杀死戍将,现已兵临城下。章邯大惊,慌忙引军迎战,迎面正撞上樊哙,两军布阵厮杀。汉军积愤已深,勇不可当,直杀得章邯顾头失尾,节节败退。汉军乘胜追去,不料章邯收拾残兵,又二番反戈冲杀过来。韩信见状,调出汉军左右两翼。分别由灌婴、周勃领兵策应前锋,直杀得章邯大军四散溃逃,章邯也几乎送掉了性命,带着残兵狼狈地退回废邱,紧闭城门,高悬吊桥。中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的章邯,逃回城中后马上派人向董翳和司马欣求救,谁知董、司马二人一听此军情,早吓得魂不附体,如何敢动。汉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关中大块土地。
韩信不失时机,命周勃、灌婴等大将去攻取咸阳,以卡住章邯东逃的去路,然后发兵围攻废邱。他取出萧何提供的地图仔细察看,见废邱城面临渭水,防守严密,易守难攻。于是,韩信决定智取。他首先命令大将樊哙等部到渭水下游截流筑坝,时值秋季,雨水充足,加之渭水下游不畅,水不下泄,如万马奔腾,涌进废邱城内,城内顿时乱作一团。章邯见势不妙,急忙率兵从北门突围。韩信马上又命樊哙放水,挥军直追章邯。章邯丢了城池,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只好拼死一战,结果惨败,自知无法脱险,便在绝望中拔剑自刎了。前文交代了章邯因轻敌而失了先机,但项羽用人之时正是看重章邯为将的勇猛,当时他在秦国也是赫赫有名的战将,所以才委任他来把守汉王门户。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本来都是章邯部下的属将,闻知章邯兵败自杀,就如同群狼无首,方寸大乱,便先后投降了汉军。这样,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不到一个月就尽归了汉王。韩信与张良携手,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出奇制胜地夺取了三秦,打开了东进的大门,为刘邦建立了一个兴汉灭楚的根据地。
而此役也使得韩信在天下扬名,其优秀的指挥才干得以全方面的展示。韩信进军三秦之前,就详细地分析了项王与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这些敌对势力的长短优劣,找出了他们的弱点并以此为突破口,运用到实际的战役中去。这不能不说是知己知彼,为将谨慎果敢的大略。正所谓为将者须知天时、地利、人和之理。在这次战役之中,韩信利用了全军将士思归心切的心理,迅速收拢军心,做到了人和一点。随后韩信又选择了秋季雨水充足的季节出兵,依靠渭水倒灌城中的办法迫敌出城,减少了攻城的损失,这又是对天时和地利的正确运用。有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再加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起到的奇兵之效,韩信将为将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