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特效疗法
3276800000005

第5章 拔罐疗法(1)

一、拔罐的治病机理与作用

拔罐是中医非药物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拔罐施术部位是人体的体表,属经络中的皮部。皮部是皮肤按经络系统的分区,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区,它和经络不同之处在于经脉是呈线状分布,络脉是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是“面”的划分。所以针刺主要在“点”,拔罐(包括刮痧等外治法)主要在“面”。预防保健作用拔罐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拔罐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拔罐(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拔罐(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作用机理

拔罐养生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拔罐机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气止痛:这个作用机理在软组织损伤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拔罐后产生皮肤充血现象刺激了人体穴位,通过经络传导,使原先表现为“不通则痛”的气滞血淤现象得以缓解,达到了行气、活血、止痛的效果。

2.祛风散寒:《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可见,拔罐祛风散寒的机理早为古人所认识。实践证明拔罐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行之有效。

3.调理脏腑虚实:拔罐疗法虽然在体表进行,但可通过经络,而发挥调理脏腑虚实的作用。

4.活血化淤:拔罐所造成的罐内负压致使局部皮下和肌层充血,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拔罐疗法治疗毛囊炎的较好疗效就证实了活血化淤的机理。

拔罐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

1.排除毒素:拔罐过程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流动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强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2.疏通经络: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是依靠经络系统的沟通得以实现的。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经络运行的气血温养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经络气血通达则人体健康;若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经络之气亦随之逆乱,气血运行被阻,则可发生各种疾病。而在相应病所(如阿是穴)拔罐,可使阻塞的穴位、经络得以开通,气血得以通达。中医常说:“(经络气血)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拔罐可疏通经络,所以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痛证拔罐效果颇佳。

3.行气活血: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拔罐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淤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拔罐的吸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4.扶正固本:中医的扶正固本不是简单地靠吃“补药”来实现的,“正气”为主的健康状态的保持或实现,主要途径是保持经络气血的畅通正常,经络气血畅通正常则营卫正常,表固而不受外邪,内可濡润脏腑,内外通畅,内在废物有正常途径得以排泄,机体自可健康。拔罐通过肌表作用使经络气血通畅,机体正气自然便可安康。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可使吸附部位毛细血管破裂,继而局部出现血液凝固,但不久即崩溃而引起自身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新的刺激素,即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全身组织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自身溶血是一个良性弱刺激过程,可以刺激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拔罐疗法施治器具

火罐

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常见的有:

1.竹罐:竹管帛成,一端以竹节为底,另一端为罐口。罐口必须打磨平整光滑。竹罐有轻巧、价廉、不易破碎、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等优点,但易爆裂漏气。

2.玻璃罐:形如球状,质地透明,便于观察出血量和在治疗过程中皮肤的变化。

3.陶罐:形如腰鼓,用陶土烧制而成。

4.药罐:把配制好的中药煎沸,然后把竹罐浸于药液中,用时取出。使用药罐具有火罐与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

负压罐

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

真空拔罐器

1.真空拔罐器构造:真空拔罐器包括罐体、抽气枪与附件等部件。附件主要是指拔罐方便软管、外盒与托盘。罐体构造包括罐口、罐底、排气口、排气阀门杆、胶塞等。抽气枪构造包括抽气柄、抽气枪枪嘴套、抽气内胶环等。

2.整体规格:罐体产品规格有8种,1号罐罐口外径36毫米,罐口内径25毫米;2号罐罐口外径42毫米,罐口内径30毫米;3号罐罐口外径46毫米,罐口内径35毫米;4号罐罐口外径50.5毫米,罐口内径40毫米;5号罐罐口外径56毫米,罐口内径44毫米;6号罐罐口外径66毫米,罐口内径55.5毫米;7号罐罐口外径86毫米,罐口内径75毫米;8号罐罐口外径92毫米,罐口内径83毫米。

3.抽气枪主要性能指标:抽气枪主要性能指标为:①有效抽气距离40毫米。②产品在使用中最大负压值为35~85千帕。③在最大负压下保持30分钟,其负压值不低于25千帕。

其他

1.针具:梅花针、三棱针或平口小刀。

2.油纸:用以引火,投入罐中,通过燃烧而使罐内产生负压,以吸着于病患部位,同时借助其吸力起到拔毒祛邪的作用。

3.75%乙醇棉球、面粉等。

三、拔罐施治手法

吸拔方法

1.闪火法: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将火送入绕一圈再抽出(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附在皮肤上,这是传统的,也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2.抽气法:将抽气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扣帽子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着。

拔罐时间

各种方法拔罐时间应视该部软组织的厚薄及气候条件而适当掌握。一般在腰背部等肌肉丰厚处可拔10~15分钟;胸腹部肌肉较浅薄处可拔5~10分钟;额、面等可拔3~5分钟。气候炎热夏季,拔罐时间应缩短,过长容易起水泡,而寒冷的冬季,可稍延长。

起罐

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硬拉,以免擦伤皮肤。

单纯罐手法

单纯罐手法是指单独使用拔罐进行保健与治疗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单纯罐手法有闪罐法、留罐法和走罐法。

1.闪罐法:闪罐法即在某一部位(如穴位、病灶点)进行反复吸附并立即使之脱落的一种手法。

(1)浅吸闪罐法浅吸闪罐法是使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如穴位、病灶点上(罐体内吸入皮肤肌肉较少),立即提拉罐体使之脱落,至皮肤潮红,以每个部位10~30次为度的一种手法。在使用部位先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剂为佳。通过对某一部位进行吸紧牵拉、放松的物理刺激,局部经络气血充盈输布再充盈再输布,从而使其运行状态得以调整,营卫状况得以改善。此法多用于风寒束表、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定的患者以及颜面部穴位的拔罐。

(2)深吸闪罐法深吸闪罐法又称响罐法,操作方法基本与浅吸闪罐法相同,只是罐体内吸附皮肤肌肉较浅吸闪罐法深,故提拉脱落时常发出响声,因而又名“响罐法”。需在闪罐部位先涂抹润肤剂方可使用。功效原理基本与浅吸闪罐法相同,只是吸力增大,刺激量比浅吸闪罐法大。此法多用于病变较深且较局限的病症。

2.留罐法:留罐法也叫坐罐法,指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或病灶点上且留置一段时间(10~30分钟)的一种拔罐手法。

(1)单罐法即治疗时只使用一个罐体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单一或局限的病症。如心律不齐、心慌选内关穴;大便不正常选天枢穴;头痛选太阳穴;落枕选肩井穴;胃痛选中脘穴等。

(2)多罐法即治疗时多个罐体同时并用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广泛的病症。治疗时又分排罐法和散罐法两大类。

A.排罐法即将多个罐体吸附于某条经络或特定部位上(如某一肌束)的一种手法。拔罐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原则,即先拔上面部位,后拔下面部位。如坐骨神经痛可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穴,足太阳膀胱经之秩边、殷门、委中、承山穴上拔罐;肥胖病人可在背部夹脊穴自上而下拔罐。

密排法:多个罐体紧密排列在某一部位,罐体与罐体之间间隔1~2厘米,注意罐体与罐体之间不可太近,否则会出现罐体间相互牵拉所致的疼痛与损伤。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局限、症状明显,体质较好的患者。

疏排法:罐体与罐体之间相对较远,间隔5~7厘米以上。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广泛、症状较多而主症不明显、体质较差的患者。

B.散罐法指全身各吸附罐体之间相隔较远。此手法常用于全身病症较多的患者。如心律失常患者选膻中穴、内关穴、心俞穴等;肩周炎患者选肩井穴、肩髎穴、曲池穴、条口穴等。

(3)发泡罐法指拔罐吸附部位出现水泡现象的一种手法。使吸附部位出现水泡一是可通过增加罐内负压,延长吸附时间来实现;二是水湿、酒湿之邪盛,感冒等患者10分钟左右亦可自己起水泡。这种现象与药物敷贴、发泡灸法相似,但此法的水泡散在表皮,无痛苦,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强壮作用,对正气不足、免疫力低的患者提高正气和增强免疫力有一定作用。此法起罐后皮肤上出现的水泡一般不必挑破;1~2天后可自行吸收消失;若需挑破或已破溃,用紫药水涂抹即可。瘢痕体质者禁用。临床上对哮喘、心下痞硬患者可选膻中穴、巨阙穴运用此法治疗。

(4)提按罐法用手提起吸附肌表的罐体,随即按下复原,力量逐渐加大,以罐体不脱离肌表为度,如此反复20~30次。此法使罐体内吸附的肌肤上下振动,增加拔罐功效,振荡相应经络俞穴、脏腑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振奋五脏六腑。此手法常用于腹部,对胃肠不适、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泄泻、痛经等症有较好效果。

(5)摇罐法用手握着吸附肌表的留置罐体,均匀、有节奏地上下(或前后)左右摇动,以一个部位20~30次为宜。此法通过对局部的反复牵拉,可增加刺激量,提高疗效。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动作协调、均匀,忌快与生硬,以病人自感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6)转罐法用手握着罐体,慢慢地使罐体向左水平旋转90°~180°,然后再向右水平旋转90°~180°,一个左右转动为1次,反复10~20次。转罐法扭矩力较大,可造成更大的牵拉,比摇罐要强烈,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织,促进气血流动,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注意使用此手法前须在施术的肌肤上涂抹润肤剂,手法要轻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忌用强力。多用于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等深部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局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