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重庆地区蜗居西南一隅,又面临着成都的竞争,与以上地区比起来,不具备任何的优势,起步也不早,但是只有重庆成为了中国公认的第四经济增长极。那么重庆的发展是从何处借势呢。
“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中被唐国强扮演的诸葛亮声情并茂的说出来,不知迷倒了多少的中国人。中国的区域经济争夺战中,重庆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第四增长极,关键就是占到了人和的优势。
重庆的人和优势,并非自古就有,基本上属于“创造条件也要上”,但,毕竟成功了,重庆打造人和优势,主要是从大事上把握住了以下几点:
1、重庆地区论文化并没有什么优势,历史上川渝地区自古匪患横行,重庆码,袍哥文化源远流长,但是这一切都被突然崛起的红色文化给掩盖住了,人们提到重庆就会想到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的稀缺资源,中国人普遍存在着红色情结,红色意味着公平、和谐等,但战争时期,重庆是国民党的老巢,论文化民国文化比红色文化更多。重庆并没有打民国文化,而是打出了红色文化,可见很高明的。
2、重庆大搞国有企业,工人经历了私有化的痛苦后,对变身国企员工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如果这个时候,适当的扩大国企规模和国有经济的成分,那么因之而能够重新进入国企工作的工人,必将激发出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的他们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就是工厂的主人,厂兴我兴,厂衰我亡。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不仅仅是精神财富,更是不可估量的物质财富。是国有企业巨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仅仅经过十年时间的操练,中国的国有企业就锻炼出了超强的盈利能力,国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也在日益提高,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国有企业非常重视创新,与昔日的国有企业判若天壤。
3、低房价,重庆作为国家直辖市,其房价应该算是比较低的,中国的年轻人吃透了高房价的苦,房价因素成为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因素,重庆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以大力吸引人才,重庆在短期内对人才的吸引力虽然赶不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但是做得人才不外流是没有问题的。
可见城市发展,除了招商引资和大兴土木外,还可以走其他路子。
广东二次革命应该走什么路?
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后起地区的压力下,广东也开始了二次革命,也就是广东的“腾笼换鸟”战略,笔者认为广东现在的问题不是要搞腾笼换鸟,而是要“让麻雀变凤凰”。
世界科技革命已经处于间歇期,广东哪里还有鸟可换,“腾笼换鸟”战略实际上还是招商引资的老路子,如果广东将现在的企业迁出后,而引不来鸟,那广东岂不是是鸡飞蛋打。
笔者对广东的建议是“麻雀变凤凰”,也就是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现有的企业中培育高科技力量。
格兰仕公司的梁昭贤在央视的一个论坛中,提出中国应该学习日本人的“终身雇佣制”,当时一片哄笑,在场的柳传志等人都表示反对,而笔者认为格兰仕是真正的抓住了中国的发展大势,要想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前那种血汗工厂的管理模式根本就不可能诞生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让员工有归属感,日本打破终身雇佣制后,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下降,具体大家可以看看《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当然中国不一定要实现终身雇佣制度,但是中国部分企业现在那种军事化管理方式根本就不可能诞生创新。
笔者认为在广东只有格兰仕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格兰仕才可以从麻雀变为凤凰,这才是广东企业应该走的路子,在广东企业圈里,企业家大都被人称为“某老板”、或“某总”,而只有格兰仕的老板被人尊称为“德叔”,这仅仅是个偶然现象吗?
深圳新改革时代的落伍者
中国的深圳,不同的力量在这里集聚、暗战!商人希望营商成本越来越低,民众希望房价不要再涨,自由主义者希望深圳成为中国公民社会、政治改革的试验田。
前几天有自由主义学者撰文指出深圳仍然处处存在着“权力的傲慢”,而笔者认为深圳比“权力的傲慢”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对民生的漠视,深圳有理由成为有钱人的天堂,但没有理由成为穷人的地狱。
自由主义者给深圳指出了未来的改革之路,其“药方”是吃“政治改革”的红利,比如这些人希望着以后深圳的广场站着正在演说的“竞选者”,当然旁边的街头也免不了散落着“游行的公民”。而这些年深圳也是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比如“行政三分”的试验,“大部制”、“独立人大代表”、等,笔者不禁要问:难道这就是深圳的未来?深圳的目标是新加坡、香港?还是曼谷、台北、布宜诺斯艾利斯,真是让人费解!
笔者认为深圳三十年的成功与其说是吃改革的红利,不如说是吃“人才”红利,人才因改革而集聚才有了深圳今天的繁荣。三十年前,国内各种各样雄心勃勃的人,像狂飙突进一样,在深圳的大地上掀动着创业的大潮。深圳也从一穷二白做起,把思想、智慧和勤奋转化成财富,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占了先机。
而今天的深圳,即使是华为的员工都很难买的起房,而富士康的员工更是面临着生存的问题,三十年前的深圳成为中国的人才高地,今天的深圳成为人才的流出地。我们只以“人才”这一最简单的标准来衡量,高下立现。我们不禁要问,深圳怎么了?政治体制改革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近年的深圳是悲情的,深圳人在羡慕国家给了天津好项目,给了上海好政策,给了重庆好官员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自问:你向国家争取了吗?正当其他地方进行如火如荼的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深圳将太多的精力用到了政治体制改革上,而这些政治体制改革又因为不合现实而夭折。其实这些改革的失败是早就注定了的。而这种失败不仅是在深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
近期深圳得到了“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城市”几个白开水一样的称号。如果深圳自己不争气,如果不把核心精力放到建设与民生上,国家给你再多的定位又能怎么样?而在笔者心目中只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这样的称号才配的上深圳,而深圳也确实具备自己条件,那深圳你为什么不向国家申请这样的“定位”呢,如果深圳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那得到的将是国家的真金白银。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声音,你听不到吗?
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央制定出任何政策必定是经过千思百虑的,然而这些政策又有多少真正的被“深圳政府”执行到位?当代中国最大的“经”就是“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然而这些发展理念又有多少深入进了深圳官员的头脑,人民对重庆“模式”的拥护,其显示出的人心向背已经非常明显。深圳的官员们,当你为桑拿酒店生意兴隆而高兴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企业家正在抱怨营销费用越来越高;当深圳的电子产品行销世界时,是否想到电子厂的员工们正经历着加班的煎熬。当你们为华为向东莞发展而哀叹的时候,是否想过他们的员工为买不起房而苦恼!而这些问题不正等着深圳去努力探索,找出解决方案吗?
深圳作为特区是国家政策的探索者,也是国家既定政策的率先执行者,三十年前,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是这样,今天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论也应该是这样,而不要总想着“另起炉灶”,深圳仍然是中国的深圳,如果深圳能为科学发展的实行及和谐社会建设闯出一条新路,不是意义更大吗?笔者在这里只想弱弱的问深圳一句“中央的经,你都念好了吗?”
误判十二:中国产业如何崛起?
产业大鳄潜伏中国!
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最振奋人心的消息就是中国汽车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然而这背后还有另一家公司比中国汽车企业更高兴,因为这一年它也完成了在中国的产业布局。从2007年起到现在,中国的汽车业进入了第二轮合资高潮,而本次合资高潮的受益者竟然是同一家公司,那就是美国江森自控公司。
江森自控是世界五百强公司,是上市公司,是世界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但其他世界500强企业不同的是,它在中国比日本企业更低调,比华尔街投行更诡秘。这家企业不请明显代言人,不做广告,没有公共关系经理,不开新闻发布会,甚至中国公司连网站都没有,他们到中国来,就是一件事情,赚钱。这个每年在中国销售额可能在五六百亿元的企业,竟然很多媒体从业人士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家企业在中国布局之广,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