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机器人时代
3435800000002

第2章 专家推荐二

中国近代衰落的源头是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所以作为工业文明的后来追赶者,我们整个社会对技术的发展普遍持有正面而乐观的期盼。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中的一段话,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我们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我们也就越高兴。”而2015年开始流行的“互联网+”也透露出了同样的对技术进步而怀有的普遍单纯乐观的情绪,这四个字在许多国人的心中仿佛是现实版的“芝麻开门”。

对于近现代技术的进步,在其发源地西方,人们的立场则有所不同。自从现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信息技术经过了70年的发展,今天正在跨过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信息技术基于日益强大而廉价的计算能力,开始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全面的冲击。西方许多学者对此做了见仁见智的分析预测。既有技术乐观主义者坚信新一轮繁荣正在到来,也有悲观主义者预计“奇点”将要降临,担忧人类被超级人工智能奴役甚至毁灭。

不过真实往往在极端之间。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会是单纯的繁荣,也有严峻的挑战。超级人工智能,显然还是遥远的科幻,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充满了担忧。

本书的作者,正是一位对技术进步持有理性审慎态度的西方人士。在书中,他利用丰富翔实的资料,生动而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从人类的体力到智力的活动范围内,在从库房物品搬运、智能制造、网络化教育、自动驾驶汽车,到医学诊断等众多的领域里,借助有型的机器人与无形的智能应用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与带来的深刻变化。让专注于自己工作领域的我们,得以领略到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带来的超出我们日常感受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当前中国社会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向。

然而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渲染智能化信息技术成就的辉煌,更没有借助臆想去预言技术进步引发的“灾难”的降临,而是怀着对人类普罗大众未来真挚的关注,通过大量的历史与现实社会经济数据的分析指出,这一次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将不同于工业革命之后的历次技术进步。因为它带来的智能化的应用将使人的劳动——不仅包括一般性的体力劳动,而且包括复杂的脑力劳动——的价值受到严峻挑战。这次的技术进步带来的不是劳动收入的同步增长,而可能恰恰是相反。人的价值的如此普遍的降低,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发展问题。这正是作者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智能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而做的深刻思考,并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作者的忧虑,不是如“奇点临近”那样科学依据不足的想象,而是基于信息技术已经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洞察。这种理性审慎的思考,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于一个对技术进步有着单纯美好情感甚至浪漫憧憬的民族,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当我们不再那样落后,当我们已经走到了对引领者能够望其项背的阶段的时候,我们需要对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有一种更加理性客观的思考与认识。

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作者的思路就会发现,虽然作者的思考主要是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框架,但是他对信息技术正在与即将产生的对社会的巨大冲击的敏锐而深刻的感受,已经超越了工业文明而触及更为深远的未来。正如作者所言:“加速发展的技术能否将我们的整个体制颠覆到某个程度,以至于可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结构重组来维系我们的繁荣?”

确实,智能化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已经超越了工业文明。数字集成电路提供的日益强大而廉价的计算能力,正在推动我们进入到人类历史上第四个技术文明形态——信息文明。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文明的跃迁,都不是新的技术简单地去加强和提高已有的社会生产与生活过程,而是在此之上开拓出了全新的疆域。这种开拓对于传统常常具有颠覆性影响,从而彻底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工业文明的核心是用人工可控的动力强化了我们在物质世界的行为能力的话,信息文明则不仅仅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在物质世界中的行为能力,它最重要的影响可能是在物质世界之外,创造出了一个相对独立、与物质世界密切联系并相互作用,而且远比物质世界复杂的虚拟世界。

这个虚拟世界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基本不受物质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只受人的意识操控。脱离物质的虚拟之物并非鲜见,但是与物质世界又有强烈互动的确实不多。现代信用货币算是一个。自从货币与黄金脱钩之后,它就像一个难以被降伏的怪兽。有时它像一个天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有时它像一个魔鬼,带来无法预期的金融经济灾难。借助信息技术,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复杂的虚拟金融衍生产品,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财富不断地向少数人的集中。

信用货币迄今的表现,还仅仅借助了信息技术比较初级的能力。未来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将会有比此复杂万千倍的虚拟世界的运动变化方式,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也将是千丝万缕。在这种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复杂作用,将使得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全然不同。这是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必须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挑战超越了国家、民族乃至信仰。

中国作为唯一一个跨越了所有人类文明形态的大国,要想在曙光初现的信息文明阶段,实现历史性跨越,从工业文明的追随者进步为全球信息文明的引领者之一的话,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对技术进步的单纯热情,而需要一批像本书作者那样怀有对人类共同未来真挚关注的积极理性的思考探索者,去推动社会积极主动地适应技术的发展,妥善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使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大众的福祉,促进社会走向更加繁荣与公正。

人类不是上帝,但是人类应该有足够的智慧驾驭好自己的创造。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信心;我相信,有心的读者也一定能够从本书所呈现的作者所做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与探究中汲取这样的智慧,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

谢耘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之一

神州数码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