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宽恕
5649500000007

第7章 认识宽恕(5)

在基督宗教的传统中,我们常常提起在耶稣旁边钉在十字架上处死的悔罪者。他犯了应该处以极刑的罪,但因为他的忏悔,耶稣向他承诺:“我们将在天堂相见。”他受到了宽恕。圣经里有许多原本满不在乎、违背道德和犯下罪行,但后来悔改过来的人,他们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从罪人变成圣人。例如背叛友情、不认耶稣(不只不认一次,而是三次)的门徒彼得(伯多禄),受到宽恕而成为十二门徒之首。还有基督宗教刚萌芽时曾经暴力迫害虔诚信徒的保罗(保禄),后来也成为在异教徒世界中耕耘基督信仰的宣教者。

就让我们谴责恐怖的暴行,但也让我们不要放弃希望,那些所作所为穷凶恶极的行凶者,他们可以改变,而且可能改变。就许多方面而言,这是真相与和解过程的基础。我们在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听到的故事时常令人毛骨悚然,有些甚至惨绝人寰。但我们也目睹了许多了不起的宽恕行为,加害者与受害者不只相互拥抱,而且是当众这么做。当下我们相信,人是有可能变好的,此刻我依然如此相信。不只有可能,而且这才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每个人都毫无例外。

在请求莫迪默勒镇民不要以禽兽称呼寇兹先生时,我从我的宗教信仰中找寻需要的典范。但是,将罪恶与犯罪者区分开来的能力无关信仰或宗教,宽恕的能力亦然。宽恕循环是一个放诸四海皆准、不分宗教信仰的法则。显然,在默福和我的信仰当中,宽恕的最高模范就是耶稣基督。他就算被钉到十字架上,都还能为折磨他、杀害他的人请求宽恕。但宽恕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对某些人来说,有信仰会让这个过程容易一点。但就如同我们不是为了别人而去宽恕一样,我们也不是为了上帝而去宽恕。

我在前面说过,如果置身一样的处境,受到一样的压力与影响,我或许也会是希特勒或寇兹。我但愿不会,但我有可能会。我不会认定谁是无可救药的,无论这人做过什么、犯过什么错。

我已经发现,希望和善良有时会从最不可能的组合当中冒出头来。如我们所见,宽恕并非赦免某种作为,宽恕不是要让某人免于为自己所做之事负起责任,宽恕不是把应负的责任取消掉。宽恕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也不是叫你把另一边脸也给人打。宽恕不是在纵容某个人,也不是在主张做坏事没关系。宽恕纯粹就是明白每个人都是天性本善,但也天生就不完美。在每一种无望的处境当中,在每一个看似无可救药的人身上,都藏有蜕变的可能。

所以,当我被问及有没有哪些人是不可饶恕的,我的答案是没有。为了人类不公不义、冷血无情地加诸于彼此身上的暴行与磨难,我的心碎过成千上万遍。但我还是知道并且相信:宽恕是有必要的,和解是有可能的。

我的话语不是一块魔法橡皮擦,无法神奇地抹掉我们可能感受到的剧痛与煎熬。真正的宽恕不是表面的,也不是一种圆滑的狡辩。它是深入而全面地认清事实真相,它是诚实地把行为和后果记录下来,它是一场唯有去进行才会完成的对话。它是一条独特的道路,如同选择走上这条路的人一样独特。

我走过的路未必和你一样,但促使我们走上这条路的动机是一样的。我们都不想带着一颗破碎而苦楚的心活在折磨之中。我们都想放下那些把内心的爱与喜悦腐蚀一空、燃烧殆尽的有害情绪。我们想要修补破碎之处。

如果能够活在一个没有伤害、没有创痛、没有暴力、没有心狠手辣的世界,那该有多好。我肯定不曾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但我由衷相信这个世界有可能存在。你可能会说,会相信这种事的人一定是老糊涂了,但这并不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虚妄的幻想。我心里深知“和平”是有可能的。我知道和平在你生命里是有可能的,在我生命里也是有可能的。我知道和平在我们的子子孙孙与继之而来的世世代代身上都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我也知道,唯有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它才会有可能。和平是借由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宽恕之举构筑起来的。

我们不能在羞愧与沉默中走宽恕之路。毕竟,四段进程的第一步是把事情说出来。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场面也不一定好看,它需要你暴露自己的脆弱,而这充其量只会让你不舒服。它会对你有很多索求,有时多到超过你认为自己所能负荷的。然而,你将获得的回馈和自由,多到无以计量。

我们邀请你放下悲伤,并相信你受到的索求不会超过你的负荷。到最后,宽恕必然是值得的。为了抵达那个终点,我们必须有个开始,有第一步。第一步是把真相说出来,我们就从说故事开始。

但首先,让我们停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之前,你就曾站在这个岔路路口,

之后,你还会再度站在这里,

而倘若你停下来了,

你可以问问自己:

要选哪条路?

你可以转身不看你的哀伤,

踏上名叫报复的那条路,

你会在那条路上来回反复,跑得身心俱疲;

或者你可以承认自己的痛苦,

走上那条有终点的路。

我的朋友,自由在终点等你。

我可以让你看到希望与完整在哪里落脚,

但在那条路上,你不能把自己的痛苦推开,

这样找不到平安的出路。

你必须与你的痛苦面对面,

并且说出那份痛苦。

重——点——回——顾

在踏上宽恕之旅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没有不可饶恕的事。

没有无可救药的人,而将一个人当作禽兽,无异于卸下他应该为自身行为负起的责任。

我们永远都能自己选择,要落入报复循环,还是走上宽恕循环。

在报复循环中,我们抗拒自己的痛苦和煎熬,并以为把伤害我们的人伤害回去可以解决痛苦。

在宽恕循环中,我们面对自己的痛苦和煎熬,并依循四段进程的历程,朝向接受与复原迈进。

这是四段进程的各个步骤:把事情说出来、正视内心的感受、予以宽恕、重建或放下这段关系。

冥想练习

这个练习要一边搭配走迷宫。图是一张手指迷宫,是按照法国沙特尔大教堂里可让人行走其间的迷宫绘制而成的。手指迷宫的走法是用空着的手伸出一根手指,沿着上面的路径而行。手指迷宫的好处在于它的方便性。你可随身携带,而且几乎随时随地都能拿出玩。

1.针对这个冥想,在进入迷宫之前,你要先抱定一个原则,就是对宽恕之旅保持开放心态的想法。

2.沿着迷宫路径而走时,注意一下你在哪里迷路,在哪里停下来,或在哪里遇到障碍。你能说出心里有什么被激起了吗?

3.在迷宫的正中央,停下来祈求祝福。

4.沿着原路往回走出去。

5.走出迷宫时,停下来感谢一下这段内省的时间。

6.在循着四段进程前进的路上,每当你觉得需要整理思绪时,就可以求助于这张手指迷宫。

石头仪式

在你的宽恕旅途中,用石头沿路做记号。

1.拿出你的石头,在你的日记本上绕着它画出四个圈圈。

2.在每个圈圈当中,写下四段进程的各个项目:

把事情说出来

正视内心的感受

予以宽恕

重建或放下这段关系

3.沿着每个圈圈写下你在考虑要踏上四段进程时感到的抗拒。

4.写下任何让你裹足不前的东西。

日记练习

1.要是能做到宽恕,你想象得到的最好结局是什么?

2.你的人生会有什么不一样?

3.你的人际关系会有什么不一样?包括你和伤害了你的人的关系,以及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宽恕就像卸下一道重担,你可以自在地放下过去、继续你的人生了。宽恕或许不是一个慈悲的举动或几句简单的话语就能成就,而要历经挖掘真相与进行和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