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肠病用药配餐指南
6141500000002

第2章 了解胃肠病,关注健康(1)

第一节 胃肠病基本常识

一、胃是人体营养的来源地

众所周知,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食物必须通过胃才能消化,然后把消化后形成的营养物质运送到人体需要的地方。《黄帝内经》认为,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素问·五脏别论》有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故胃为全身脏腑器官营养来源之腑。只有胃功能强大,人们身体才能健壮,脾胃虚弱之人,身体瘦弱,疾病丛生。胃的主要功能有:

主腐熟水谷

腐熟是指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主腐熟指胃具有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的作用。《难经·三十一难》中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胃接受由口摄入的饮食物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变成食糜。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如果胃的腐熟功能低下,就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症状。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此也可以看出水谷对人的重要性,所以《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主受纳水谷

胃主受纳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食物进入口中,通过食道,到达胃部,这一过程称之为受纳,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灵枢·玉版论要》就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也”。《内经·脏象论》也云:“胃司受纳,故为五谷之府”。

胃主受纳功能是胃主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整个消化功能的基础。如果胃有病变,就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而出现厌食、胃脘胀闷等症状。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胃气的盛衰,反映于能食与不能食。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不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弱。

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主通降是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以通降为正常。食物经胃受纳腐熟并保留一定时间后,下降到小肠,泌别清浊,其清者,经脾的运化输布周身,浊者继续下降到大肠,形成糟粕排出体外。

《素问·五脏别论》中记载:“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虚实交替,反映胃的排空作用,说明胃受纳水谷之后不能久留,随时把精微输送给五脏,糟粕下传而排出。故“胃气主降”,只有胃气通降,泄而不藏,实而不满,虚实交替,才能生化不息,即所谓“胃气下降为顺”。

TIPS:胃病患者尽量少吃的食物

对于胃病患者,要进行长期的自我调理,就要慎重选择食物,否则胃病很难痊愈。有以下食物胃病患者要慎重食用:

1.具有刺激性的食物。酒、咖啡、肉汁、芥茉、辣椒、胡椒等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所以没有必要完全禁食。

2.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梨、柳丁、桔子等,切记勿在空腹时食用。但是饭后食用的话,对胃病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

3.不易消化的食物。坚果类的食物、炒饭、烤肉等都是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制品,糯米的粘性很大,非常不易消化;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也常会导致胃病患者的不适,应慎重地选择。

二、小肠是人体的营养分析师

小肠位于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与心相表里,属火属阳。《黄帝内经》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盛化食物和泌别清浊。

主受盛化物

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也就是说小肠是接受胃交付磨碎之谷物的容器。化物,变化、消化、化生。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小肠盛受了由胃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

另一方面是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吸收,将水谷转化为可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

如果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表现为腹部疼痛,如化物功能失常,可导致消化、吸收出现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泌别清浊是指小肠接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对其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肌体营养。

小肠别浊的生理功能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其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由于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一定量的水液,所以有“小肠主液”之说。在《类经·脏象论》中有相关描述:“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如果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由于“小肠主液”,所以,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还会影响小便,表现为小便短少。

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消化吸收的过程,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食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清和浊两部分,前者赖脾之转输而被吸收,后者下降入大肠,排出体外。

TIPS: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二者经脉相联,所以气血相通,两者相互协调,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也通于心。如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证候,叫做“心移热于小肠”。

同样小肠有问题,也会影响到心,如小肠实热,也可顺经上于心,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

所以说,小肠经好比一面反应心脏能力的镜子,通过了解心脏和小肠经的表里关系,不但能预测心脏的功能状况,还能用调节小肠经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

三、大肠是人体垃圾的中转站

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米。虽然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但它的生理功能是不能忽视的,大肠的主要功能为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

传导糟粕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传,传送;道,同导,引导。传导,是指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并逐步向下传送,引导至肛门排出体外,从而完成食物在体内的循环。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大肠为人体垃圾的中转站,故称大肠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

由此可见,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这一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若大肠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

吸收津液

大肠和小肠一样,在接受“上一级”交给的任务后,也要将接受的食物进行再处理。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后,会将其中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大肠这一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肠主津”。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因此,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会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

由于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的,故“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

TIPS: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及水液的吸收与布散,及糟粕的排泄过程,是许多脏腑的共同作用。食物在口腔和食道中,只是匆匆过客,食物基本上不被吸收。

食物到达胃里后,经胃的受纳腐熟,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将水谷变成食糜,经过消化的营养,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没有消化的食糜则到达小肠。经过小肠的泌别清浊,将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前者被人体吸收,后者被送至大肠。最终大肠将小肠经过泌别清浊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传到肛门,排出体外。

由此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个负责的过程,看似大肠只是一个传道之官,然而,大肠传导变化除自身功能外,还受胃、脾、小肠等脏腑功能的影响。大肠的传导,是胃、小肠下降运动的延续,是在胃气主通降的主导下进行的,还需要肺气的宣发肃降来调节。

四、清晨怎样喝水保护你的胃肠

我们都知道,喝水不仅能补充水份,还能防止便秘、冲刷胃肠、美容养颜等。

人体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份,早晨起床后人体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一个晚上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晨起喝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份。

清晨起床后饮水还能刺激胃肠的蠕动,湿润肠道,促进大便的排泄,防治便秘。早上起床后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洗涤清洁胃肠,冲淡胃酸,减轻胃的刺激,使胃肠保持最佳的状态。另外,早上起床后为身体补水,让水份迅速输送至全身,有助于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肌体排出体内毒素,滋润肌肤,让皮肤水灵灵的。

人一缺水,就会打乱身体摄取营养的步伐。因为身体缺少水分,就会自动搜集并储存脂肪,并不停地产生饥饿感促使你进食,扰乱平时的进食习惯和热量摄取。更重要的是,饮水不足还会破坏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破坏胃肠正常的“工作”,致使能量吸收多,释放少,各项营养素不能被人体平衡吸收。

缺水到底是怎样影响胃肠的呢?当我们喝下一杯水1个半小时候后,大致等量的水,才能通过黏膜分泌到胃中,为消化食物做准备。而消化固体食物需要很多水,有了水,胃酸才能分泌到食物上,食物才能分解成均匀的微粒状流体,进入消化过程的下一个阶段。

没有水,胃肠的压力就会相当大,但是它还要强行工作,自然吸收营养的能力就会大大下降,虽然现在没什么毛病,但长此以往,营养不良的各种症状就都会来找你“报到”,那时不想吃药都不行了。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每日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其中,既包括我们直接喝进去的水,还包括摄入食物中所含的水。需要指出的是,喝水量应因人因时而异,比如身高体壮的人,日饮水量就要略多些;气温偏高时,人们排汗多,也应该多喝点水。

还有一些疾病,如发烧、慢性炎症、便秘,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都应该适当增加饮水量。说白了,就是喝水应该“跟着感觉、习惯走”,只要没有出现如口渴、尿黄、便秘等问题,就不用刻意猛灌水。

其实,除了温水,早上喝豆浆、低脂或脱脂牛奶,冲燕麦也都有补水作用。白天时,原则上以喝绿茶为好,如果是身体较弱或胃肠不好的老人,建议饮用红茶或发酵的普洱茶,其性温,有利于暖胃、助消化,还有降血脂之效。晨起一杯养胃水是对身体非常有利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下列几种水早上不该喝。

1.鲜榨果汁加重胃肠负担。早晨第一杯水喝果汁,并不能提供此时身体最需要的水份,而是在在缺水的状态下就让胃肠进行工作,不利于身体健康。

2.淡盐水并非有益健康。人在整夜睡眠中滴水未饮,但呼吸、排汗、泌尿却仍在进行中,这些生理活动要消耗损失许多水份,喝盐水则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更加口干。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更高。

3.牛奶不是“第一杯”。空腹喝牛奶不过是“穿肠而过”,胃来不及消化,小肠来不及吸收,牛奶的营养价值也就无从体现,还有人出现胃肠胀气等过敏应,更把好事变成坏事。因此,早上的牛奶不能作为第一杯,才能充分发挥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此外,由于水被吸收后,会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将加重心脏的负担,因而心衰患者要控制饮水量;肾脏肩负着排水任务,如饮水过量,同样会加重它的负担,所以,有肾衰等肾脏疾患患者也不能过量喝水,尤其是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确定喝水量。

TIPS:喝水先要含一含再咽

喝水很简单,但绝对不是嘴巴张开水倒进去就可以了。喝水最重要的步骤是:含一含再咽。为什么要“含一含再咽”呢?

1.含一含再喝,可以使得入口的水温变得与人的体温接近,而不会因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