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6195400000009

第9章 第五出 延师

【浣沙溪】(外引贴扮门子,丑扮皂隶上[1])山色好,讼庭稀。朝看飞鸟暮飞回[2]。印床花落帘垂地[3]。

杜母高风不可攀[4],甘棠游憩在南安[5]。虽然为政多阴德[6],尚少阶前玉树兰[7]。我杜宝,出守此间,只有夫人小女,寻个老儒教训他[8]。昨日府学开送一名廪生陈最良。年可六旬,从来饱学。一来可以教授小女,二来可以陪伴老夫。今日放了衙参[9],分付安排礼酒,叫门子伺候。(众应介)

【前腔】(末儒巾蓝衫上[10])须抖擞,要拳奇[11]。衣冠欠整老而衰,养浩然分庭还抗礼[12]。

(丑禀介)陈斋长到门。(外)就请衙内相见。(丑唱门介[13])南安府学生员进。(下)(末跪,起揖,又跪介)生员陈最良禀拜。(拜介)(末)“广学开书院,(外)崇儒引席珍。(末)献酬樽俎列,(外)宾主位班陈。[14]”叫左右,陈斋长在此清叙,着门役散回,家丁伺候。(众应下)(净扮家童上)(外)久闻先生饱学。敢问尊年有几,祖上可也习儒?(末)容禀。

【锁南枝】将耳顺,望古稀[15],儒冠误人霜鬓丝。(外)近来?(末)君子要知医,悬壶旧家世[16]。(外)原来世医。还有他长?(末)凡杂作,可试为;但诸家[17],略通的。

(外)这等一发有用。

【前腔】闻名久,识面初,果然大邦生大儒。(末)不敢。(外)有女颇知书,先生长训诂[18]。(末)当得[19]。则怕做不得小姐之师。(外)那女学士,你做的班大姑[20]。今日选良辰,叫他拜师傅。

(外)院子,敲云板[21],请小姐出来。

【前腔】(旦引贴上)添眉翠[22],摇佩珠,绣屏中生成士女图[23]。莲步鲤庭趋[24],儒门旧家数[25]。(贴)先生来了,怎好?(旦)那少不得去。丫头,那贤达女,都是些古镜模[26]。你便略知书,也做好奴仆。

(净报介)小姐到。(见介)(外)我儿过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7]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内鼓吹介)(旦拜介)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28]。(末)愚老恭承捧珠之爱[29],谬加琢玉之功。(外)春香丫头,向陈师父叩头。着他伴读。(贴叩头介)(末)敢问小姐所读何书?(外)男、女《四书》[30],他都成诵了。则看些经旨罢。《易经》以道阴阳,义理深奥;《书》以道政事,与妇女没相干;《春秋》、《礼记》,又是孤经;则《诗经》开首,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儿顺口,且是学生家传,习《诗经》罢[31]。其余书史尽有,则可惜他是个女儿。

【前腔】(外)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32]。(叹介)我伯道恐无儿,中郎有谁付[33]?先生,他要看的书尽看。有不尊的所在,打丫头。(贴)哎哟!(外)冠儿下,他做个女秘书[34]。小梅香[35],要防护。

(末)谨领。(外)春香伴小姐进衙,我陪先生酒去。(旦拜介)“酒是先生馔[36],女为君子儒[37]。”(下)(外)请先生后花园饮酒。

(外)门馆无私白日闲,薛能 (末)百年粗粝腐儒餐。杜甫

(外)左家弄玉惟娇女,柳宗元 (合)花里寻师到杏坛。钱起[38]

评析:

延师,聘请教师。本出紧接第三出《训女》,叙杜宝以诗书世家为荣,可惜膝下无子,只盼着把女儿当做儿子来教育培养成女学士,于是请来老秀才陈最良做家庭教师。陈最良入杜府拜见杜宝,二人商议后,决定让丽娘先读《诗经》以承“后妃之德”。甫一出场,陈最良向杜宝问道:“敢问小姐所读何书?”杜宝答道:“男、女《四书》,他都成诵了。”从杜宝回复陈最良的话语中,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女子启蒙教育所读之书,更透露了因性别而异的明代教育模式与社会期待。

从《牡丹亭》记有女《四书》之名,可知自女《四书》编成,即在当时社会上已经广泛流行,所以汤显祖才会在《牡丹亭》中借杜宝之口描述杜丽娘所接受的蒙训教育,透过《延师》一出留下一抹痕迹。此外,杜宝要陈最良选择《诗经》作为女儿的课读教材,呈现出男性视角下的理想女性形象,即具有《关雎》篇“后妃之德”的贤达妇人。在《训女》一出中,也出现了许多才女的足迹,如蔡琰、谢道韫、班昭、卫茂漪等具有丰富才学的女子。

杜宝夫妇延师课女,要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知书达理有教养的淑女,自然无可指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社会里,能让女儿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属开明之举。杜宝还考虑到,教女儿读书,待“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这是为女儿今后的婚姻幸福着想,不可谓不周到细致。

本出为过场戏,主要是为第七出《闺塾》作铺垫。杜宝明令“有不尊的所在,打丫头”,也为“春香闹学”作了伏笔。

注释:

[1]皂隶:古代贱役,后亦称旧衙门里的差役。《左传·隐公五年》:“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2]朝看飞鸟暮飞回:唐李颀《寄韩鹏》:“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

[3]印床花落帘垂地:花落印床,帘帷垂地,形容衙门清闲无事。印床,放置印章的文具,唐朱庆馀《夏日题武功姚主簿》:“僧来茶灶动,吏去印床闲。”

[4]杜母:指东汉人杜诗。汉代召信臣和他都做过南阳太守,受人爱戴。谚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召父杜母”代指为民办好事、受人民爱戴的地方官。母,父母官。

[5]甘棠:木名,即棠梨。《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时代的召公政事清明,曾在甘棠树下断案。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召公的政绩,“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这就是《诗经·召南·甘棠》。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甘棠”成为有德政于民的官吏的代称。

[6]阴德:指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淮南子·人间训》:“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也就是说,积阴德的人必有好报,子孙必会发达。

[7]玉树兰:《世说新语》晋谢安问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玉树、芝兰,比喻才能出众的子弟。这里指杜宝没有这样有出息的儿子。

[8]教训:指教导、训诲。《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

[9]放了衙参:古代地方官府召集官员办事,谓“衙参”,退衙谓之“放衙”。宋苏轼《入峡》:“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

[10]蓝衫:又名“褴衫”,明代生员的制服。色蓝,镶以青色的边缘,故称。

[11]拳奇:当作“权奇”(三妇本)。原来指马的奇谲神气。唐高适《画马篇》:“马行不动势若来,权奇蹴踏无尘埃。”这里指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12]养浩然分庭还抗礼:养浩然,养就浩然之气,见本书第二出注释[7]。分庭还抗礼,即成语“分庭抗礼”,指的是古代宾主相见,分处庭中,相对行礼,以示平等相待。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庭,庭院。抗礼,行平等的礼。抗,原作“伉”,是对等、相当的意思。

[13]唱门:在门口高声通报来客或进见者的姓名。

[14]“广学”四句:唐明皇李隆基《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席珍,坐席上的珍宝,比喻儒生怀才,待人聘用。献酬,宾主互相劝酒。樽俎(zūnzǔ),盛酒食的器皿。位班陈,宾主的座位按礼数规定排列好。

[15]“将耳”二句: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古稀,七十岁。唐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

[16]悬壶:指卖药、行医。医生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有“悬壶济世”之说。

[17]诸家:指各个学派、各种学问。先秦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18]训诂(gǔ):原指解释古书字义的专门学问,这里指教人读书。

[19]当得:理当如此,表示谦逊的口语。

[20]班大姑:即班昭,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她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21]云板:亦作“云版”,俗称“点”。一块两端云头状的扁形铁片,悬于木架上,敲击可发声。旧时官署或贵族之家用它作为报事、集众的信号。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左右击云板,后堂请夫人出来。”《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

[22]添眉翠:画眉。眉翠,用黛螺画的眉,黛色与翠色相近,比喻美人的眉毛。

[23]生成士女图:指出落成美人样。士女图,即仕女画,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图画。这里代指美女。

[24]莲步鲤庭趋:指较快的步子走上庭来。莲步,古时女子缠了小脚,称“金莲”,女子的脚步称“莲步”。鲤庭趋,指接受父训、领受家教。《论语·季氏》载,孔鲤“趋而过庭”,其父孔子教训他要学诗、学礼。后因以“鲤庭”为子受父训的典故。趋,快步走过,表示对父亲的尊敬。

[25]家数:家法传统。

[26]镜模:榜样、借鉴。

[27]“玉不琢”四句:玉不经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经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见《礼记·学记》。

[28]“学生”二句:此处为杜丽娘自谦之词。蒲柳,即水杨,枝叶易凋,故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之说,古人常用“蒲柳之姿”自喻体质衰弱。桃李,用来比喻有成就的学生。

[29]捧珠之爱:俗称女儿叫“掌上明珠”,表示爱惜。唐白居易《哭崔儿》:“掌珠一颗儿三岁。”

[30]男、女《四书》:男四书,指《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女四书,指东汉史学家班昭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教育所作的《女诫》、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编著的《内训》、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撰著的《女论语》和明末儒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的《女范捷录》。

[31]“《易经》”十一句:指《易经》用以阐明阴阳变化的奥秘,义理深奥;《尚书》用以记述政事,与女子无关;《春秋》、《礼记》,又是单条经文;而《诗经》开篇便是歌颂后妃之德的《关雎》,四字顺口,并且是家传之宝,就研读《诗经》罢。相关内容见《庄子·天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孤经,从孤字着眼,无别的义例可以比附的单条经文。学生家传,杜宝自命为杜甫的后代。

[32]牙签插架三万余:形容藏书很多。牙签,据历史记载,唐朝藏书习惯上用红色牙签代表经部,绿色牙签代表史部,青色牙签代表子部,而白色牙签代表集部。后来人们便以“牙签万轴”、“牙签插架”、“牙签满架”、“万签插架”来形容书多,如五代南唐后主李煜《题金楼子后》:“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33]“我伯道”二句:见本书第三出注释[11]。

[34]“冠儿下”二句:意谓杜丽娘成人后能阅读和保存父亲的藏书。男子“二十而冠”,表示成人。见《礼记·内则》。这里指女儿杜丽娘。秘书,古时指掌管图书之官,汉以来有秘书监、秘书郎、秘书丞等。

[35]梅香:旧时对丫头的通称。

[36]酒是先生馔(zhuàn):酒是先生吃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馔,饮食、吃喝。

[37]女为君子儒:女儿应当学做有德行的读书人。《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原文“女”,同“汝”,你。以上两句都是借用《论语》语句,与原意不同。

[38]门馆无私白日闲:薛能《献仆射相公》:“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致却垂衣更何事,几多诗句咏关关。”门馆,家塾。

百年粗粝腐儒餐:杜甫《有客》:“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粗粝,糙米,泛指粗劣的食物。

左家弄玉惟娇女:柳宗元《叠前》:“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左家弄玉惟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这句意思是没有儿子,只得把女儿当做男孩。弄玉,即弄璋,《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后因称生男为“弄璋”。

花里寻师到杏坛:钱起《幽居春暮书怀》:“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到杏坛。”杏坛,相传孔子讲学之处,在山东曲阜。此指教师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