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远行纪
9562200000019

第19章

画外音:

故事簿借去不到一天,徐兴隆就原样归还了。他来时仲意正好去上厕所了。

他的脸色看上去和平时不太一样。态度也没有那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了。他很客气地问我写了多久。我说保密。

“以前是我误解你们了。很多事情确实做得不够好。”徐兴隆说。

我问他可不可以把他今天的话当作是一种道歉。他点点头没有讲话。

“其实我重点看了前半部分和我有,和班级有关的内容。后面的我有些疑问?”徐兴隆问我从最早的描述看,白仲意的故事应该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而黑仲意是虚构和想象的。

“为什么我觉得,黑仲意里有很多细节看起来不像是假的。”

上课预备铃响了,我不愿和他过多辩论:“谁跟你说想象的就必须是假的呢?”

接到故事簿后,我利用上课的时间将写满字儿的熊猫纸一张一张贴进簿子里。一共有六张。熊猫纸毕竟是草纸,遇水有分解的危险,所以只能用胶带。

白仲意:家庭突变

回到父母、老师身旁,意味着第一次远行落下了帷幕。

学校将仲意和孟珂珂的这一次远行划入“离家出走”的范畴。处罚两人回家反省三天,并进行校纪处分,孟珂珂被记一次公开批评,仲意被处以记过处分。

“一年后如果你们有悔改,表现良好,可以撤销处分。”学校领导在单独和她们谈话时说。

随后仲意和孟珂珂被分别带回家反省。

孟珂珂的父母这三天请假,整天陪在她身边。孟珂珂担惊受怕了三天,她本以为回来后一顿毒打是少不了的。回想起以前爸爸妈妈吵架的画面,摔碗筷,摔手机,摔遥控器,一想到这些物件有可能莫名其妙落到自己的脑袋上,孟珂珂就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三天爸爸一门心思在做菜,妈妈拾起了很早以前的爱好做十字绣。他们没有催她学习,甚至妈妈还提出把自己的指甲贡献出来,让孟珂珂尝试一下在别人的指甲上画指甲画。

“爸妈你们别对我这么好。这样以后我会不习惯的。”

“别废话,赶紧吃饭。吃完了,画好了,把给学校的检讨书写一下。”

孟珂珂点点头。她还是习惯爸爸板起脸孔的样子。现在板起脸孔来,也不觉得他凶狠了。

仲意的父母正好反一反。他们似乎对仲意彻底失去了希望,放弃了严防死守的计划。在家反省的第一天,在父母的监督下仲意写完了一份五千字的检讨书。随后父母和仲意约法三章,父母主动提出以后会尽量少地干涉仲意的生活。

这倒让仲意不习惯了。她一个人坐在写字桌前,看着灯泡,内心涌起一股空虚感。

三天反省期终于到了。仲意和孟珂珂相继回到了学校。她们俩的事迹早就在学校里传开了。结伴远行在同学们看来,简直是太厉害了。加上同学们口耳相传,添油加醋,仲意和孟珂珂被描述成多次突破民警和列车工作人员搜索,将老师家长玩得团团转的大英雄。

大家看她们的眼神、说话的语气都不一样了。

平时很希望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可今天真正体验到这一点时,仲意和孟珂珂觉得浑身有小虫子在蠕动。

回来后,仲意还发现了一点变化。前不久在班级里还叱咤风云的学习委员刘星雨,如今却成了很多同学随意谩骂的对象。据说上次老师邀请她在班队课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她着重介绍了三套质量好的习题册。结果老师要求每一名同学回去后要将这三本习题都买来,并且保质保量完成。这一下班级内的新矛盾又转移到刘星雨身上。

但这些状况,仲意和孟珂珂就算再看不惯,也无法改变。

“别多想了。都会解决的。”

“怎么解决,等有新的同学成为全班公敌吗?”仲意说。

孟珂珂没有回答。她打算教仲意画指甲画。

“学指甲画之前我想再干一件事情!”仲意的态度很肯定。但她没有说出事情的具体内容。

黑仲意:临近目的地

离拉萨越来越近了,天地间有了藏民耕耘的青稞、小麦、大棚蔬菜,还有售卖的各类鲜花,水源也开始更加宽阔起来。草原和群山之间开始出现大片的堰塞湖,远远望去像一面玻璃躺在哪儿。

仲意还没看够,这时有一幕只有在电视里见过的侧影浮现在她眼前。

“孟珂珂,那是布达拉宫吧。”

仲意指着远处那一抹红白相融的建筑物问。孟珂珂没有看清,从她的角度看有许多云雾缭绕在建筑群的顶端。恍惚间透露着层层光晕,仿佛夕阳被大气圈住不放。但毫无疑问,那一片就是拉萨市的主城区。

布达拉宫、大昭寺……孟珂珂朝思暮想的名胜古迹都在那里。

“尊敬的各位乘客,前方即将到达本次列车的终点站拉萨站。请各位乘客整理好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做好下车准备。”

抵达拉萨的欢庆从列车员播报完开始持续发酵。缺氧的难受被慢慢冲淡。

时针毫不犹豫地向了表盘上的数字“8”。但天空依旧如海一般蔚蓝。

这里天黑要比内地晚很久。仲意和孟珂珂整理完行李后,左看看右转转,兴奋得像毛猴子。千里爷爷不客气地按住了她们。

“再跑又得头晕了。赶紧坐下!”

列车缓缓停靠在拉萨站的站台上。两层斜式建筑不高,却充满了威严。配合周围的蓝天白云雪山冰河,仲意两条腿差点打战。她们换上了随身携带的厚衣物。

经历了43小时33分钟后,她们抵达了拉萨。

千里爷爷领着她们顺着人群一同下车出站。

路上千里爷爷问:“你们明天只有一天的时间吗?”

“对!我答应过爸妈,就待一天,后天中午我们就要坐车返程了。”仲意回答。

“爷爷,一天多来得及把拉萨的景点都看完吗?仲意对历史性的景物比较感兴趣。”

“还是先找个地方买天珠吧。珂珂你别忘了天珠才是重要的任务哟。我主要是陪你来的,你开心了目的就达到了。”

她们彼此抢着回答。

千里爷爷不得不停下脚步,冲他们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你们在这里等我——我把原本明天去林芝的车票改签一下,晚两天出发。爷爷争取把你们的愿望都给满足了!”

空气里透着一股爽心的清凉,似雪山被风融化成刨冰。用力嗅嗅,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像是青稞捣碎后的食物香。

仲意和孟珂珂相视而笑,守在车站售票室的门口,望着千里爷爷有些驼背的身影。

画外音:

在我的规划中,故事基本说完了。所以我将故事簿交给仲意,让她看看。完成了既定目标后,我打算休息几天。找回老本行,好好画画。最近看到有人在杯盖上作画的视频,我很想模仿一下。

没想到仲意只用了三个课间就把故事簿翻完了。按她阅读的速度推算,写一个字和看一个字的时间比起码是100:1。

“我发现有很多逻辑错误。”

“不可能。”

“你看看第十六章白仲意的部分。之前不是说有两位民警叔叔陪着仲意返程吗?他们还一起睡的卧铺。怎么后面突然消失了。还有马头人爷爷。”

“不然仲意就不可能和孟珂珂在车站里碰面。虽然现实中我俩确实没有碰面,马头人押着我直接回家了。但是我就想按照我理想的状态修改情节。你有意见上厕所提去!”我回答。

“你这么说叫不讲理。其实完全可以编一个理由,比如仲意欺骗了民警叔叔,答应他们自己会乖乖出去,让他们在站台上等孟珂珂。”

“这种理由我都不信,你觉得他们会信?总之我不想把他们加进去。”

“那黑仲意部分,到达西藏后……”

“我又没去过西藏。只能靠你的口述和网上资料来构思。”

仲意看起来对自己的观点还没有完全肯定,她没有继续追究这些逻辑上面的问题。

“老师说阅读理解要读三遍,那时我还不信。现在看来真没错。”这应该是仲意第二次读故事簿。第一次读时是在徐兴隆借阅之前偷看的。

临近放学的时候,仲意突然拍了一下大腿。她俯在我耳旁问我,是不是耍了小心思?

“我差点被你骗了。我们原先说好了,白仲意是我们真实的旅行经历,黑仲意是幻想的。虽然现在总体上没有变化。但是回忆部分,你动了手脚。”

听到这儿,我知道露馅了——确实连徐兴隆都能发现的问题,仲意不可能发现不了。经历了上次远行,她的细心程度已经进步多了。

“别说得这么难听。谁说黑仲意没有真实存在过呢?”我努力想说出更有哲理的话,但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我们日常行为本身就带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绝大多数人心底里都活着的另一个我。

“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仲意说。她说完这句话,我就想起了自己的推测——仲意在讲述黑仲意的故事时,不少内容用的就是真实的情节。

“我知道!”我告诉她,我决定了要按照原先的想法将故事写完。最后会以“画外音”的方式来告诉大家故事的真伪。

“我们算是一篇小说吗?要不再加一点校园里发生的故事?”仲意有些担心。她觉得这本故事簿早晚会被班主任知道。

“这不重要!总之我们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