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新批评”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和研究视角,可概括出四个层次:一是对“新批评”基 本理论的阐述,即以“新批评”理论为研究对象,对该派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特征、方法论 意义等作全面概述和评价。二是对“新批评”代表人物的专论,即以“新批评”代表人物的理 论为研究对象,对此人物理论思想进行深挖。三是“新批评”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新 批评”与中国古典文论的异同分析。四是运用“新批评”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用“新批评 ”理论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新批评的引进,无疑是当时中国文艺界和 西方文艺流派最为接近的一次。虽然此时中国学者并未意识到这是“新批评”,但却从中得到 了很多启发,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建构一种科学的批评理论。然而,这种重文本分析的批评方法 ,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很快就淹没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洪流当中。但无论如何,对 于中国学界来讲,“新批评”的语言意识则是唤醒中国现代批评“语言自觉”的第一声春雷, 它以理性的态度研究语言、思想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来说是一种有益的 补充。
(三)其他流派文论及文学史著作的译介
上一个十年间杜威与罗素来华讲学使得国内学者对二者思想的译介与研究出现了一个高峰 ,在这十年就数量上来讲对其二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译介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仍有很多专著 被翻译了进来,比较著名的有:《快乐的心理》[107]、《怀疑论集》[108]、《科学观》 [109]、《我的人生观》[110]、《哲学大纲》[111]以及《道德学》[112]、《哲学之改造》 [113]、《思想方法》[114]、《思维与教育》[115]等。
在文学理论专著方面,法国比较文学大师保罗·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由戴望舒翻译 并介绍了进来,这是一部我国最早介绍比较文学原理的译著。[116]在该书中,作者系统阐释 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基本理论,首次提出区分文学研究三大范畴即“国别文学”、“比较文 学”和“总体文学”的主张,并论述了三大文学研究类别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补充。作者强调各 国文学的影响研究,对这一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具体总结和系统阐述,确立了早期 法国学派的中心课题。该书出版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成为比较文学唯一的入门书,对于推 动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翻译进来的欧美文论专著内容繁杂,流派纷呈,总体上可归纳出以下 几个显著特征:
首先,表现在译介活动政治功利性特征的突出。“在这事态严重的十年里,艺术便与政治 变得难解难分,20年代初期的那种浪漫情调,便让位给那种对作家的社会良心所作的沉闷的强 调。30年代初期,一个新的左翼倾向,就已经在文学界形成。”[117]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共 同点在于,自觉地把文论翻译同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及其革命斗争的要求联系起来,注重理论 的社会效用——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事业的宣传、组织作用。这种译介的功利性明显地影响到 了欧美文论的译介,使得这十年间的欧美文论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影响上都无法与马克思主义及 日本等国的文论译介比肩。
其次,这十年间的欧美文论在数量及影响上都显现出相对疲弱的态势。有学者指出,“将 近20年代末,西方的影响一度减弱;大约在1926—1934年间,对译作的需求量显著减少。这首 先是因为20年代初期过分强调西方文化,使人们产生了某种失望感……第二,苏维埃文学和马 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崛起,使较为古老的欧洲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眼里贬值”。[118]不过进入 1930年代,这种态势有所改观,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实证主义、 自然主义、进化论、新批评等,都开始进入翻译家视野,进而被陆续译介进入国内。
总之,这十年里欧美文论的译介虽然不多,对当时文艺界产生的影响也相对微弱,但也与 左翼文论一起构成了新文学第二个十年文论译介的活跃与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翻译文论, 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形成仍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是中国文论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
四、1937—1949年的译介与研究
1937—1949年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历史转折期。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文学以为民族救 亡摇旗呐喊的历史使命。考察这一时期的欧美文论译介情况可以发现,从数量上来讲,相比于 苏俄文艺理论思想,欧美国家的文论专著译介相形见绌;从内容上来讲,这一时期的欧美文论 译介主要集中在介绍西方文艺流派、思潮,比如意识流、存在主义、唯美主义思潮等。另外, 就出现在报刊杂志等载体上的单篇论文来说,主要涉及了关于莫泊桑、左拉、伍尔芙、王尔德 等人的文论。
(一)王尔德及唯美主义思潮的译介与研究
在“五四”新文学时期,中国新文坛上就出现过一股“王尔德热潮”,其重要的剧作品几 乎都在那一时期被翻译了进来,甚至出现同一出剧作很多版本的现象。到了20年代后期,他的 小说作品又成为了译介的一个热点,其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的翻译就是一个典型。郁 达夫于1922年3月15日发表于《创造》季刊创刊号之上的《淮尔特著杜莲格来序文》一文,即 此书的序言部分。1927年10月,《小说月报》第18期第10号上刊发了赵家璧所著《陶林格莱之 肖像》一文,对这部小说故事梗概作了粗略的撮述,文后还附有徐调孚《莎乐美》述评。1928 年,《一般》杂志从1月第4卷第1号开始,接连三期连载张望所译《葛都良的肖像画》,后因 杜衡《道连·格雷的画像》出版在即,不得不宣告停载。果不其然,同年9月,金屋书店出版 了杜衡《道连·格雷的画像》。1936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凌璧如译《朵莲格莱的画像》,并 于1940年再版。
在王尔德文论译介方面,上文所提到的郁达夫《淮尔特著杜莲格来序文》算是最初的一篇 。其后,朱维基和芳信合译了王尔德、波德莱尔等人的诗歌合集《水仙》,其中收录了朱维基 所译《谎言的颓废》(The Decay of Lying)。林语堂将王尔德著名的《身为艺术家的评论 者》(The Critic as Artist)进行了节译:《论静思与空谈》、《论创造与批评》、《印 象主义的批评》、《批评家的要德》及《批评的功用》。[119]1928年受匡书局出版部出版了 震瀛所翻译的王尔德《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
关于王尔德的相关作品研究及其个人生平的相关评述早在“五四”时期就已经频见报端, 至1920年代后期以后,研究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的文章仍不断出现,如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 主义》[120]、茅盾《王尔德的〈莎乐美〉》[121]、朱湘《谈〈莎乐美〉》[122]以及袁昌英 《关于〈莎乐美〉》[123]等等。此外还有散见于各种译本导言部分及各种关于西方近代文学 思潮的论著中对王尔德的介绍。它们一起构成了1930年代王尔德研究的热潮。王尔德热从“五 四”前开始,经历1920年代高峰期, 1930年代的消退期,以及1940年代的“再认识”时期, 其译介达到了许多英美现代主义作家所难以企及的广度与持久度。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作品及 理论也启发了中国知识界探索自身文学发展道路,田汉、洪深、郁达夫、徐志摩、白薇、王统 照等一大批作家的创作中都显现出了受益于王尔德的痕迹。
(二)意识流小说及文论的译介与研究
中国现代文坛上对于“意识流”的介绍和传播开端于1920年代。乔伊斯作为意识流代表作 家是最早为中国文坛所认识的,在1922年11月,《小说月报》12卷11号“海外文坛消息”专栏 刊载了一篇有关乔伊斯的介绍,作者为茅盾。此文介绍了詹姆斯·乔伊斯的新作《尤利西斯》 ,而此书的原版也才是这一年在巴黎出版的,可见当时中国文坛消息相当灵通,部分学者学术 视野亦相当开阔。进入1930年代,对乔伊斯及其作品的译介及研究开始逐步集中起来。1934年 ,《现代》杂志第5卷第5期刊发了赵家璧翻译的英国Hugh Walpole所著的《近代英国小说之趋 势》长篇文章,评述了以乔伊斯为代表的英国小说家怎样开创了英国小说界的新纪元。1935年 5月6日,上海《申报·自由谈》刊载了立波《詹姆斯乔易斯》一文,对乔伊斯(又或译为“乔 易士”)生平及作品以及其在欧美文学界产生的影响作了介绍,并分析了乔伊斯成功的原因及 其作品风格的形成因素。1940年10月1日,上海《西洋文学》第2期刊发了两篇有关乔伊斯的书 评,一篇是对《菲尼根的醒来》所作的评述,另一篇则是翻译介绍H.S. Gorman于1939年出版 的《乔易士研究》一书,作者都为吴兴华。
这一时期对于乔伊斯(或译为“乔易士”)作品的翻译,总的来说数量并不多,其作品晦 涩难懂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1934年3月1日《文学》杂志第2卷第3期刊登了乔伊斯《复本》 ,译者为傅东华。在“译者前记”中,傅东华表示对乔伊斯的作品很熟悉,但选择翻译《复本 》而不是其他著作则是“只因它还看得懂”,且“聊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罢了”。[124]从中 也可以看出乔伊斯在当时文坛的名声之大以及读者对他的关注度之高。此外,卞之琳于1936年 选译了乔伊斯《爱芙伶》[125],之后1948年燕之又对此书进行了重译,取名为《叶妃玲》 [126]。其他还有一些节选译文出现在报刊上,如1941年《西洋文学》第7期“乔易士特辑”刊 登了乔伊斯的两首诗及小说《一件惨事》、《友律色斯》的三段节选译文。[127]
伍尔芙(又或译为“渥尔夫”)是英国著名的以意识流方法进行创作的小说作家,她的译 介较乔伊斯略晚一些。赵景深可以说是介绍伍尔芙的第一人。1929年赵景深在发表了《二十年 来的英国小说》[128],对伍尔芙有所提及。1930年,在《一九二九年的世界文学》[129]一书 中,赵景深则对伍尔芙作了更近一步的评述,甚至称她为“小说家的爱因斯坦”,强调其作品 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时间观。1931年6月10日,赵景深发表《英美小说的现在及其未来》[130]一 文,进一步介绍了伍尔芙及普鲁斯特、乔伊斯。1943年9月15日出版的《时与潮文艺》第2卷第 1期刊载了两篇介绍伍尔芙的文章:其一是谢庆饶《英国女小说家伍尔芙夫人》,是对伍尔芙 及其创作的一个详细介绍;另外一篇是吴景容的《伍尔芙夫人的〈岁月〉》,详细介绍了《岁 月》这部小说,还提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代表作品《近代小说》。1944年3月,《中原》刊 发了雷蒙·莫蒂美的《伍尔芙记》[131],文中说到,“伍尔芙小说的缺点,并不是因为它们 是非现实的,它们的成功在于也许比任何小说更为接近表现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同年,重 庆《中原》月刊第1卷第2期上刊载了仍由冯亦代翻译的伍尔芙《论现代英国小说——“材料主 义”的倾向及其前途》一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原则与创作风格,介绍了意 识流小说家对于现实人类生活的认识及评价,还评价了乔伊斯的文学创作及其意义。1946年, 《文讯》6卷10号刊载了罗曼罗兰所作《渥尔夫传》(白桦译),文中对伍尔芙的创作特色进 行了深入的评述。
关于伍尔芙作品的译介情况,主要有以下几部:1932年,《新月》杂志第4卷第1期上刊发 了叶公超所译《墙上的一点痕迹》。1934年9月1日《文艺月刊》第6卷第3期刊登了范存忠翻译 的《班乃脱先生与白朗夫人》[132],作为伍尔芙为数不多的文论作品,集中体现了她的创作 思想,推进了中国知识界及读者对于作家本人及“意识流”思想的进一步了解。1934年12月,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伍尔芙的长篇小说体传记作品《狒拉西》,在“译者序”中石璞认为伍 尔芙是20世纪小说最重要的开国元勋。[133]1946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伍尔芙长篇小 说《到灯塔去》的中文节译本,译者为谢庆尧。1947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此书作为伍尔芙又一本代表性的文论著作,其译介无 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考察整个现代中国文坛对福克纳(又或译为“福尔克奈”)的译介,这十年应该说是对其 作品的翻译与评价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段。在1934年5月,赵家璧发表《近代美国小说之趋势》 的译文[134],作者在文中专辟一节“福尔克奈的美国小说”对福克纳作了比较细致的评述。 1934年,《现代》第5卷第6期推出“现代美国文学专号”,刊登了江兼霞翻译的福克纳短篇小 说《伊莱》。专号之中还收录了两篇专门介绍福克纳的文章:赵家璧所译《美国小说之成长》 与林昌言所译《福尔克奈:一个新作风的尝试者》,两篇文章对福克纳及其作品作了一个系统 的介绍。1936年8月,赵家璧所著《新传统——现代美国作家论》[135]出版,其中一章详细介 绍了福克纳的创作思想,并对其六部小说作了细致的讨论。另外,1944年3月,胡曦翻译了加 尔·凡·多兰所著《现代美国小说》[136],对福克纳及《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 《圣殿》、《八月之光》等作品都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福克纳创作的价值 。
(三)文学史相关著作
这一时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欧美文学史著作得到了译介,主要有莫逊、勒樊脱《英国文学 史》、胡理契《欧洲文学发展史》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的文学史专著、知名作家谈创作的论著如 美国阿弗雷·卡静所著《现代美国文艺思潮》[137]及J.B. Priestley所著《英国小说概论》 [13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