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做官
9903600000008

第8章 理想

理想,我国古代叫做志。有志,就是有理想;没有志,也就是没有理想。我国古人是很重视理想的,即使到了“贫无立锥之地”,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坚持他们的理想。

诸葛亮在写给他的外甥的一封信中说过:“夫志当存高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意思是说,做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志气,如果意志不坚强,心胸不开阔,整天忙于身边的生活琐事,受个人感情的支配和束缚,长期在庸俗的气氛中过日子,那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了。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明代学者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就是人们立下的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下的决心。“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这是孟轲的话。

可见,古人对于立志,何等重视!

为了崇高目标所从事的工作,就是高尚的事业。大自然的长期发展铸造了人类,同时也形成了志气这个激流汹涌的内在世界。高昂志气,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大志,就等于有了灵魂。

志——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支柱。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使人伟大或渺小皆在其志。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

科学家们认为,信念——如果是笃诚而又持之以恒的话,就可以导致体内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

愿望是汇集智慧的磁石,通往理想的征帆;渴望是寄托未来的灯塔,进军拼搏的航标;希望是执著追求的目光,开拓奋进的动力。

汉代的王充认为,“初生意于善,终以善;初生意于恶,终以恶”。意思是说,人到入学年龄之时,如果立志为善,结果必定是善的;如果立志为恶,结果也必然是恶的。这话虽不太确切,因为人是可以变化的,但也说明了少年之时立志,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

一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曾经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为你努力地庆祝。

北宋末年的抗金名将岳飞,正是在金兵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才一生征战,死而后已。

北宋的范仲淹,自幼立下了“以国家为己任”的大志。身负宰相重任后,专意革除时弊,励精图治,成为封建时代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人生在世,要好好地生活,就要使自己朝着远大的目标奋进。

坚韧不拔地为事业而奋斗,是炎黄子孙特有的民族精神。

自古以来把这种精神称之为“气”,没有“气”就不能成功。

《圣经》上有一段话:去追求吧,这样做了将有所获。去探索吧,这样做了将有所发现!凡追求者得,凡探索者获。因为门自然会向叩门者开放。

对奋发的人来说,希望是一只号角;对迷茫的人来说,希望是一声呼唤;对幸福的人来说,希望是一樽美酒;对痛苦的人来说,希望是一炉炭火;对勤勉的人来说,希望是一张征帆!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变化,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正确的道路。现在,不少人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但是也有不少人,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而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山溪的理想是海,臭水沟的理想是塘。追求,是人生的一种力量。但追求什么,可要慎重,可要选择,可要思索……星辰虽然能指示方向,但选择方向的还是自己。

没有生活目标和远大志向的人,只会变得懒惰,只会听天由命,永远不会去把握成功的契机,永远不会有所创造和发明。“伟大的动力来自伟大的目标。”

人有了信仰,总要和什么具体的事情和环境结合起来。而连接信念与目标的,便是实践。

人生奋斗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科学的人生设计来实现的。

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使人生气勃勃,对生活更加热爱,对理想更加执著地追求,从而有利于陶冶情操、启迪心智、锤炼意志与坚定信心。

物理学家钱学森的成才史,也是一部教科书。钱学森的专业是航空工程,设计飞机。他对空气动力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与铁道机械工程、薄壳结构理论、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精心研究,见解精辟,硕果累累。同时,他还爱好文学,学过绘画,学过小提琴,从事过文艺工作,成绩都很显著。正如古语所说“趣从志生,志能生趣”。

“志”作为追求的对象,已经同主体产生了一种心理对应。人们从“志”中发现了自己的未来,发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激情,从而把自己投入“志”的体系中,认定合适的方向并为之奋斗。

大志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世间的任何事情,追求时的兴趣总要比获得后的兴致浓烈。人不应奢望同时是伟大的而又是舒适的。奋斗的旗帜,在困苦中升起来,在享受中降下去。谁把希望变成欲望,谁就会把自己推上绞刑架。

在事业上,起步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起步时要像千手佛那样抓住时机。

欲起步的人生贵立志,已起步的人生贵坚持。

汉高祖刘邦带领起义军攻进秦朝的都城咸阳,一进秦宫就被吸引住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美女生辉,珠玑焕彩,刘邦再不愿走出咸阳宫了。樊哙劝阻,刘邦默默无言。后来,张良说:“何苦为一时安逸自败垂成?”刘邦幡然悔悟,于是起身出宫,封府库,闭宫室,召集父老豪杰,约法三章,遂得民心。后来楚汉相争,刘邦坚持以“欲有天下”之志激励自己,终于战败了雄心勃勃的楚霸王项羽,当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立志,也是道德修养中的主观动机问题。

立志可以使人按既定的方向去进行修养和锻炼,预先确定在道德修养中所要实现的自身改变,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总之,立志,就是怎样设计自己的一生:有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表明:一个人在生活的起跑线上,选择什么目标,树立什么志向,确实关系着他的前途命运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只有那些立志高远、奋斗不息的人,才能以优异的成绩跑到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