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爆款思维
9961800000003

第3章 痛点思维

一家希望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并缓解它们造成的痛苦,将痛点进行分类和组合,这就可能成为产品创新的源泉。如何找到用户最痛的那一根针。第一步:找到一级痛点那一针;第二步:找到1个痛点的名字;第三步:找到100个超级用户。

1.痛点是一切产品的基础

一位保险销售员向女企业家推销保险。后者听完介绍后说:“有一回我在商城看到了一串白金钻石项链,的确很漂亮,可是30万元一套啊!这套项链我梦寐以求很久了,也去看过好几回了。当我准备付款买下时我问自己,不买会死吗?不会死。有别的东西代替吗?当然有。这次保险,我同样也要这样问自己。如果我不买保险,难道会死吗?”

听了女企业家的话,保险销售员回答说:“人不买保险不会死,但如果死的时候会死得很惨。当然不是你死得惨而是那些依靠你的人会很惨。因为你死后你是什么都不需要了,但是活着的人呢,他们万事艰难,什么都需要。保险是唯一能让他们获得最大保障的方法,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这一番话,成功地说服对方买了保险。

保险销售员找到了客户的痛点。有时候,极力向客户渲染“不买某件产品的痛苦”,而不是像传统营销方式那样总是推崇“购买产品能得到的良好体验”,反而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移动电话并不是苹果公司发明的,但是,乔布斯认识到,消除消费者的“痛点”,也就是制造更好的手机,改善消费者的生活。而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一个以消除消费者的“痛点”为主导的苹果,颠覆了一个以产品功能为导向的诺基亚。

乔布斯就曾经提到,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一定要制造一个iPhone,而是他和公司高管每天坐在一起经常抱怨他们有多痛恨自己的手机时,他们意识到,公司的消费者可能也有同样的问题。

一款产品的成功往往来源于对用户真实需求和场景细节的深刻理解。比如,QQ诞生初期之所以击败了更早流行的舶来品ICQ,正缘于其一项关键性创新:ICQ当初将用户资料、好友关系等数据都保存在客户端即电脑上,但在2000年前后的中国,用户上网环境多为网吧,一旦换台电脑所有好友就都消失不见了,而QQ做出的改变就是将所有资料都保存到服务器上,让用户无需再担心这一点。

现在看来,这是个非常容易得出的洞察,不是吗?但轻易得出的事后往往忽略了那些真正在背后起作用的因素:产品经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对那些看似不起眼细节的敏锐捕捉等。从一线产品经理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度观察三四线地区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痛点。

有人调查中国最活跃的手机用户有几个品牌,苹果、小米,还有三星Note,有的人做深入调研时,做产品经理一定要知道得女人者得天下,你搞定女生用户就能搞定大部分用户王国。产品调查女生为什么会用三星Note手机,因为Note手机能让女生显得脸小,这是一个很痛点的需求。

优秀的产品经理往往比普通用户对产品本身更加敏感。他们多数会体验更多的应用,也善于从散布的案例中归纳出用户潜藏的呼声。

作为产品的运营和设计者,他们又有渴望、有激情、有机会将自己对产品的体察,将既有产品不完美或者未能解决的问题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

一家希望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并缓解它们造成的痛苦,将痛点进行分类和组合,这就可能成为产品创新的源泉。

2.顾客的痛苦是最终的可再生资源

创业者怎样在产品和服务存在之前,就能确认顾客会买账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买账?这里有两个最基础的答案,人们通常把钱花在两件事上:

第一,他们经常把钱花在对抗痛苦上;

第二,他们把钱花在追求享乐上。

将痛苦和快乐按这样的次序摆在一起是有原因的。所有事都是平等的,当一个痛苦或问题越是深刻沉重,你就越有可能找到一个对抗它的办法。而越能对抗这个痛苦,顾客就越快地购买。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做痛苦的生意”常常要比“做快乐的生意”要好。解决痛苦的生意往往在持久力上也要更好一些。

创业者常在最后将“顾客之痛”作为“顾客需求”或“顾客问题”的代名词。当我们在卖电动小工具或新款衣服的时候以“舒缓顾客之痛”为名,或许有些言过其实和讽刺。但强调“顾客之痛”而不是强调需要或喜好也是为了说明一点:顾客是人。

他们通过经验的棱镜去感受世界。他们能感受到什么事物在挑战或干扰他们——对,他们的痛苦在干扰他们。但人们却常常想不到解决痛苦的方案——这就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需要。

所以,把眼光投向痛苦。想想那些让人民感到不安、沮丧、紧急或难受的事。然后带着这些清楚的认识并铭记于心的痛苦,开发治疗的方法,并将开发的重点放在“康复痊愈”上。当你尝试去投入一次创业风险,“让痛苦消失”可以作为你的指导。

除此之外,你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辨认痛点是什么,还要想清楚人们什么时候认为这个需要是最迫切的。比起解决一些没那么严重的事,解决一个当前剧烈的痛点会更有卖点。举个例子,卖阿司匹林从来都会比卖维生素容易。

而人类对终止疼痛的渴望,同样适用于企业客户。

企业普遍在努力做两件事:增加销售量和减少成本。如果你可以让企业客户寻找新市场,制作新产品或甚至可以提高现有产品的价格,那么你就在增加销售量方面解决了他们的痛苦。如果你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一个创新的方法帮他们管理劳动力,建立基础架构,那么你就在减少成本上解决了他们的痛苦。

最后一样要考虑的事,是顾客与最终产品使用者并不一定要是同一个人。如果你卖游戏或玩具,你的用户往往是孩子,但实际上那些买下你产品的顾客却很可能是孩子的父母。同样的,如果你是Google的用户,但只有你用Google AdWords时,你才是Google的顾客。

如果你有一个新的创业想法,想验证是否抓住了顾客真正的痛点?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问自己,你是否可以用寥寥几句就能描述出你的公司所解决的痛点是什么?为什么别人需要在意这件事?同时,你是否可以用这个简单的解释让你的一位潜在顾客买你的账?

如果这些都可以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比大部分创业者领先了。那些需要大段文字才能描述市场或说服潜在客户的创新者和创业者,可以说他们并没有将他们的业务充分提炼出来。

想想那些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那些已经被我们作为标杆的公司。你或许能很快地讲出这些公司是做什么的,这往往也是他们解决的顾客之痛。

如果你不能阐明你正在舒缓的顾客之痛,这个事实是否致命呢?它最终可能会的,但它也可能只是意味着你的创业理念还没有完全成形。很多优秀的创业者通过无数次的迭代更新才想清楚他们产品的最佳用途。找到痛点也需要时间。

很多顾客的需求并不能被顾客自己完全理解或表达清楚。为什么要买一个iPod而不买没有这么贵的MP3播放器?为什么要开雷克萨斯而不是一辆丰田?为什么要在都是人造甜味剂的碳酸饮料里面挑特定的一个牌子?通常这些问题的答案和功能无关,更多和形象、感受和无形资产有关。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服装品牌AF(Abercrombie&Fitch)在2010年的时候总收入达到35亿美元。它的运动服装商店已有百年历史。是什么让它和其他竞争对手有所区隔呢?他们的重点不在于卖衣服,而是售卖生活方式和承诺。

走进店里,你能看到大画幅的印有穿着衣服的漂亮青年海报,加强你对AF的印象。你一直认为变好看需要痛苦的节食和锻炼?这家店给你的信息是,你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一条120块美金的牛仔裤和一件70块美金的T恤衫。

当我们将无形资产的需求当作顾客痛苦的一部分时,我们容易变得愤世嫉俗。当然,有些无形资产的需求看起来很傻,但其中一部分是合情合理甚至是重要的。有时候作为一位创业者,需要懂得这些可能都是需要强调的最剧烈的痛。

创造性的突破往往会导致新的顾客痛点诞生。比如,没有人需要一台汽车直到有人开始生产汽车。没有人需要身份盗窃保护或信用监控直到有人创造了个人信用报告去解决借贷的问题。

苹果首次推出iPod的时候正值Napster的全盛时期,人们还可以免费地在互联网中分享音乐。但顾客对产品的广泛接纳可以说让苹果发现了一个未被满足的新需求:顾客希望能够快速、容易并相对便宜地获得想要的音乐,还有另一个需求可能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合法获取。所以iTunes诞生,并成为了苹果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与此同时,苹果设计的iPod只能和耳机一起使用。用户可以以新的方式对音乐进行传输和播放,但却不能大声放出来分享。这又是一个新的痛点,所以很多其他公司开始开发iPod的配套硬件,例如外部扬声器和基座等。

所以,对趋势和创新提高警惕,但不要像其他创业者那样看到趋势便急急忙忙地做个copycat冲进市场,而是将眼光放在每个创业者产生的新痛点上,即使他提供的是和你产品无关的解决方案。你一定能找到些灵感,因为投资者常问创业者的一句话是:“用户的痛点在那里,你是如何解决的”。这句话的实质就是项目是否有市场需求,用户是否愿意买单(没有真正的免费,所谓的免费是用户拿时间和机会在买单)。

今天我们就聊聊如何寻找用户的需求。需求是分层次的,在不同的时期对需求的理解不同,我一般喜欢从把需求分成以下两个类型。

第一层需求——“止痛片”。

用户明显感觉有痛,渴望有一种产品或服务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比如最近火得不行的打车软件,你就会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打不到车,电话调度中心的效率低下。这类项目一出来,往往就会被接受,关键是解决方案有没有优势。

第二层需求——“糖果”。

用户已经习惯于已有的方式,没有感觉到有痛,需要你创造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来优化他们的体验。比如ipad出来之前,人们就没想到需要这样的产品。但你看到这样的产品时,发现它提升了你许多用户体验,也提高了你某些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许多人喜欢用“刚需论”来分析项目,但往往很难套用到所有项目上。比如说我们只知道预订电影票和KTV是刚需,但很难说清楚网上订电影票和网上订KTV是否是“刚需”。这时我们可以试试“糖果论”,分析一下网上预订是否比传统预订更有效率?

大家经常购买电影票时有等待过一个小时以上的体验,也有选不到好座位的情况。网上预订相比传统买票更让用户有确定性,让大家能在准确的时间在喜欢的位置看电影,而不需要傻等。所以网上订电影票提升了用户体验,这也是目前这块市场几家激励争夺的需求所在。

相比网上订KTV有没有提升用户的体验?传统方式都是直接去,或电话预订KTV。相比网上预订,目前我还真分析不出优化了用户的那块体验?没有提升用户体验或效率的事,用户为什么要买单?

谈谈最近看的一个项目,目标是汽车维修的新方式,提出“网上买件,网下修车”。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用户上他的网站去订购汽车配件、或维修保养服务,同时可以预约维护网点。创业团队都是资深的汽车行业玩家,所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保证配件和服务的价格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他们也深知目前各个小修车行业务量和信任度不够的痛点,也成功吸引了一批线下的网点加盟。乍一听,是很漂亮的故事。

但我问了一个问题,真正会网上下单的人有多少?创业团队答曰:1%不到,目前主要还是电话在预约,他们正在努力引导客户网上下单。修车毫无疑问是刚需,电商也是业务的方向。似乎O2O的候车就成了刚需,那么这个项目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这个项目通过Online解决了用户需要的实惠标价和信任问题,算是刚需,但有两个关键难点没有解决。一是用户使用成本很高,他需要首先研究自己的汽车需要什么样的配件和服务。第二个难点是线下加盟点的SOP管理问题。最近看了不少服务业连锁类项目,发现这里面最难的还是做SOP,我们也相信这里面有不少商机,下次专门就这个写一篇。您有什么好的看法或解决方案也可探讨一下。

汽车后市场非常庞大,需要互联化的技术手段和互联化的管理思维来革新。这里面的痛点有很多,谁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谁就掌握了机会。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解决用户痛点或提升用户效率时,要考虑有没有带去额外的麻烦?这也决定了用户愿意为你产品或服务买单的成本。

找到用户痛在什么地方后,创业者所需要做的,就是专注。解决用户需求,不意味着复杂。抓住用户的这个痛点,用最极致、最低成本的方法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有时就一个点,就可以让您的产品具有爆发性。

3.让用户由“痛”变“痛快”

成功的互联网产品,无不都是满足了用户的一个或者多个痛点。微信一开始的成功源于它可以用语音发,这点利用了用户懒惰的特性,让用户用起来很方便,继而很爽。

QQ通讯录的成功源于它可以将通讯录同步到云端,在能进行批量处理通讯录的同时还避免了通讯录的丢失,因此用户用起来也必然很爽。

消费者确实需要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但是创新一定要实实在在地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产品设计理念应该是面向广大消费者的,要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方便和放心,而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制造一些不切实际、只有噱头没有实用性的产品。

寻找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是在做产品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问题。你的产品满足了用户的哪些需求?用户用起来会不会很爽?如果你觉得找到了用户的痛点,那么就去看看你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让用户爽起来。

国外某网盘产品经理想设计一个网盘,但又不清楚产品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于是,他没有做任何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工作,只是把此网盘的产品大概型态和操作流程拍了个视频放到网上,统计需要此网盘的用户数量,需求量达到一个数字级别后才开始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这样就避免了产品设计出来后没有人用的恶果。

无独有偶,国内某皮鞋批发商,专门去各个皮鞋批发地拍摄各式各样的皮鞋照片,然后通过邮件等方式发给朋友、网友等,看看哪种皮鞋需求量最大。等有人想购买皮鞋时,这个批发商再去批发地购买,再邮购给终端用户。

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也应该知道,在着手做之前,应该要清楚这个产品成功的概率大不大,用户是不是喜欢,在有一定把握的时候再开始动工!

创新要为顾客带来价值,在流行创新的今天,只有为顾客带来价值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市场价值,也才能实现创新的最终目的。

2010年1月27日的苹果公司新品发布会上,当乔布斯穿着那套千年不变的黑衣蓝裤出现在人们眼前时,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在他手上那看似笔记本电脑,却更像个超大手机的东西。ipad,打破了所有人的眼球。

平板电脑,作为笔记本电脑的浓缩版,在之前的十年里三星、惠普、宏碁、联想甚至微软都曾经推出过,它的功能强大,试图取代笔记本电脑,但是在市场反映上却是不温不火。

可是,乔布斯成功了,“比笔记本电脑更具亲和力,比智能手机更强大”。这是乔布斯对ipad的定位。ipad可以打游戏,听音乐,画画,看电影,写点东西……它如此小巧,680克的重量,长不到25厘米,只有1.25厘米的厚度,像一本大书,你可以把它揣在包里,随时拿出来享用。

更重要的是,它解放了你的一只手,你只用一只手就可以完成对它的操控,很多购买者甚至将ipad带入厕所,ipad不仅让人重新衡量了上厕所的时间,更让人重新定义了笔记本电脑。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洞悉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是在创新产品之前需要做的基础工作,只有这样,新技术才能从科研成果的陈列品中走出来,进入消费市场和大众生活,也才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4.不要相信用户的嘴,相信他们的腿

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说:如果在汽车时代早期询问客户有何需求,很多人可能都会回答说“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用户压根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面前时,乔布斯如是说。

一百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处跑去问客户:“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很多人听到这个答案,于是立马跑到马场去选马配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福特先生却没有立马往马场跑,而是接着往下问。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客户:“因为可以跑得更快!”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跑得更快?”

客户:“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更早地到达目的地。”

福特:“所以,你要一匹更快的马的真正用意是?”

客户:“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然而,福特并没有往马场跑去,而是选择了制造汽车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由于用户基于他们的阅历与认识,他们习惯把自己的需求套到现实中可实现的方法或物质中。所以,回答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他们的需求。

福特是一个商业的天才,更是产品的天才。

他可以发现人们需要“更好的交通工具”这个大需求,并肯定了这个需求的渴望程度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越来越强,同时他也肯定了“更快的”这个用户的首要期望,结合这个期望开始思考。

然后,他又判断出汽车比火车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对于用户更有价值,将会替代火车。最后,他用“汽车”而不是“马”来实现需求、满足并超越期望,同时引导用户往下的进一步需求和期望,于是,他的商业回报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很多人不能做到准确地分析客户需求,是造成上述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那么,什么才是客户真正的需求?上面那个福特先生与“我要一匹更快的马”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客户需求有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两大类。我们通过市场调查得知的往往都是一些诸如“我要一匹更快的马”这类显性需求。客户的显性需求并不是客户的真正需求。

企业需要根据所收集的显性需求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捕获,以了解客户的隐性需求是什么,进而分析出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例如: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就是一个需求分析的过程。

乔布斯所言:“我们的任务是读懂还没落到纸面上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对客户隐性需求的深度挖掘,就是客户需求分析。

一个卓越的设计者,自己会作为用户的一部分深入了解他们,并带着用户一起走。听到“更快的马”以后,他们会先去考虑需求是“更好的交通”工具,然后再结合“更快的”这个主要期望,从而引导需求,并获取更丰厚更长久的商业利益和用户双赢。

洞察需求,其实就是在分辨“更快的马”这句话中,究竟“马”是需求?还是“更快”是需求?

现在,越来越多公司意识到,消费者参与是如此重要。互联网让服务商和消费者,生产制造商和消费者更加直接地对接在一起。厂商和服务商可以如此之近地接触消费者,这是前所未有的。消费者的喜好、反馈可以很快地通过网络来反映。

因为互联网,用户参与产品开发的方式变得更为简单,用户们可以加入产品设计群,对产品提出各种意见,参与的用户即是设计者,以后也会是产品的拥护者与购买者,以此来提高归属感。

魅族是国内做粉丝营销相对成功的企业,魅族成功的关键在于十分关注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煤油”们可以直接与产品研发人员对话,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参与整个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让用户感觉自己不是被动地接受产品,而是与魅族一起设计自己想要的手机。

总经理黄章会在论坛上发起调查,询问网友诸如喜欢黑色还是白色?按键的设计、是否需要腾讯官方的QQ软件、甚至是专卖店开在哪里比较合适等话题,在魅族研发M8最高峰的时期,互动社区有超过140万的会员,每天在线超过1万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产品的并不是制作团队,也不是设计团队,而是用户,每位粉丝都是设计师。在产品用户讨论某一失败功能或者抱怨某一缺陷的时候,虽然看似对品牌有所损害,但是只要抓住机会,迅速回应并且做出改变,那么结果可能喜闻乐见。

张瑞敏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表示:未来,海尔要做到的是,无价值交互平台的交易都不应存在、无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的产品都不应生产。张瑞敏要让用户参与到海尔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来。

海尔成立了智慧家庭北京创新中心,由上市公司青岛海尔董事长梁海山主抓,在两年的时间内,网罗了大批来自百度、腾讯、360等公司的人才,成为海尔未来新品研发、产品形态、营销等决策中心的一环。

这家由众多互联网人士组成的团队,几乎以每周从北京到青岛往返的频率,与海尔各产品线的人进行对接。

海尔内部已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规定,海尔空调、厨电等各事业部的负责人轮流带领团队,每周向海尔高层汇报本周在产品推广、营销等与用户互动的情况。例如,建了多少个微信群,在第三方平台上与用户互动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海尔目前拥有的八万多名员工中分成了两千多个自主经营体,他们要承接的第一象限是用户的交互数据。

海尔要求这两千多个自主经营体都要有自己的用户,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海尔的空气盒子就是海尔智慧家庭北京创新中心团队建立用户圈子、了解用户行为、打造用户圈子的产品。

根据用户需求来研发产品,再发动消费者来创意,体现出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海尔开启了产品交互体验的一个新篇章。

在新的形势下,要求企业在更高层面上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简单地听取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而是让客户参与到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汇集用户的智慧,企业才能和用户共同赢得未来。

5.王老吉巧用“情感营销”

时值年末,整个社会的焦点都聚集在春节之上。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场全民的狂欢。

春节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春节成了商家的必争之地。从足以秒杀真人秀冠名价格的天价央视春晚广告,到除夕夜满天飞的红包,商家为了搭上“春节营销快车”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如果一家企业在春节期间无所作为,那就是其全年营销战略的失败。

春节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家们全年营销战略的重中之重,因为春节意味着大规模消费,然而却又不仅仅在消费层面。

对于中国人来讲,春节蕴含了过多的情感在里边。它更是情感上的消费,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的机会。谁能深入人心,谁就赢了一半。

如何打好春节情感牌?

情感牌,无非就是要从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出发,唤醒和激起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让有情的营销赢得无情的竞争。

其实,在营销过程中,人是“理性的卫道士”,同时也是“情感的俘虏”。当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情感寄托之时,产品价值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消费者早已被品牌情感所征服。而春节情感的嫁接需要牢牢掌控营销的痛点:

痛点一:中国人对回家团聚的期盼

回家过年是所有中国人的夙愿,而春运买票难则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痛点。春节大迁徙中一票难求的场景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在此背景之下,王老吉连续四年开展“让爱吉时回家”公益活动,帮助奋斗在外的游子们返回家乡,与家人共享“吉”时欢聚时刻。

在2016年春节来临之际,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公益活动再次启动,并创新性的推出爱心专列、爱心大巴等形式,为游子拓宽春节回家绿色通道。仅春运首日,“让爱吉时回家”的爱心列车就顺利帮助1472名贫困大学生及务工青年顺利返乡。

春节,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吉”时回家更重要;而对于品牌而言,如何抓住“回家”“乡愁”这些情感共鸣点,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演好春节营销的关键。

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彻底帮助消费者解决了“春运回家难”困境,同时通过“送回家吉金”、爱心专列、爱心大巴等形式,王老吉成功地将更加贴心的关怀传递给消费者,从而迅速提升了消费者对于王老吉的好感度和美誉度。不得不承认,“让爱吉时回家”值得同行们学习。

痛点二:中国人的红红火火传统情怀

如果说“让爱吉时回家”是王老吉帮助消费者解决了回家难题,那么“中国红”宣传片则是王老吉为消费者送上的“吉庆”祝福,正中消费者红红火火的传统情怀。

2015年,王老吉春晚预告片——“中国红”宣传片登上央视。“中国红”宣传片,以挂灯笼、放烟花、吃团圆饭等传统民俗为场景,喜庆的“中国红”色调,营造了春节团圆喜庆、吉祥、欢乐的气氛。无论是内容方向还是寓意,皆体现了王老吉“吉文化”的品牌内涵。

红,热情、温暖的中国红,象征着喜庆、热闹与吉祥,是中国人对吉祥如意的精神寄托和吉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正如人们以红为辟邪之色、渴望幸福的夙愿一样,王老吉也代表着趋利避害,对美好、幸福、平安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自创立以来,王老吉就提出了极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吉文化”理念,坚持走中国传统文化情感路线,并进行市场传播。而在春节期间,“吉”又贯穿和浓缩了所有中华儿女的期盼和情感,这成为王老吉借力大平台推广“吉文化”的最佳时机,王老吉又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如何进行借势营销。

痛点三: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民族情怀

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光宗耀祖、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美好期盼,这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情怀,作为“吉文化”的代表,王老吉也在致力将中国的“吉文化”推向世界。

2015年12月31日跨年时分,王老吉将“中国红”点亮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向世界人民献上了新年第一声问候,拉开了中华“吉文化”全球推广的大幕。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企业、中国“吉文化”风采。

2016年,从“中国红”点亮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向世界人民献上新年第一声问候,到“让爱吉时回家”,再到王老吉春晚预告片——“中国红”宣传片登上央视。

王老吉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线下活动落实“吉文化”,一方面不断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丰富“吉文化”,成功传递了“吉庆”迎新年的理念,营造出王老吉“吉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吉庆氛围,不仅更有力地与消费者形成了好感度与黏稠度,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

农历丙申猴年将至,王老吉在微博上发起“猴年吉祥”话题,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仅仅几天时间,话题阅读量就超过了3.3亿次,讨论量超20万。包括刘亦菲、谢娜、胡军、林永健等各路明星大咖纷纷参与进来,发微博送祝福。

营销规律告诉我们,抓住用户痛点,并结合品牌特点,持续不断地进行品牌宣传才能保证信息“过处留痕”。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之际,王老吉围绕着春节“回家难”“团聚”的传统痛点,全方位,立体化的品牌营销持续进行品牌营销,不仅完美实现了“吉文化”的宣传,营造了“吉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吉庆氛围,更树立了王老吉品牌营销的标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