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老高的洞
11291000000002

第2章

老高这一辈子没见过大钱,当然也没负过大债。当妻子从银行里提出50万元钱交房款时,望着那一摞一摞的大票子,他既觉得头晕又觉得绝望。头晕的是,这么集中的一摞一摞的钱,他平生是第一次见到;绝望的是,这么一摞一摞的钱也不够房款,还得再贷25万才行。

就这么……都给他们了?老高问妻子。

妻子低头看看钱,抬头看看老高,反问道:不给他们,他们给你房子吗?

和妻子一起去地产公司交钱时,在一间办公室里,地产公司的一位姑娘把一摞一摞的钱很随意地放在桌子上,然后拆开一摞,放在点钞机上,哗哗哗哗,点炒机的扇片旋转起来,一摞钱哆嗦着,一张一张被吞吃下去。又放上了一摞钱,又一张一张被吞吃下去……老高的额头开始出汗了,心想,他和妻子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储蓄,让这个小机器几分钟就给吞没了,多可怕啊!

签订了购房协议后,那姑娘笑着对老高的妻子说:阿姨,现在走出公司,凭这份协议,就可以卖11000元一平米,你信不信?老高的妻子频频点头:我信,我信。

交了钱,走出地产公司大门,迎面吹来一股凉风,把老高吹得镇定下来。他对妻子说:你说这房子才刚刚打地基,咱这50万就成了别人的了,这也太过分了。做买卖讲究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钱交了,货呢?妻子说:这就是没办法的事,现如今没办法的事多了去了。她把协议书举到老高眼前,又说,这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如果后悔了,地产公司在一个月之内可以退款。退款了,儿子的房子怎么办?

妈的!这不是店大欺客嘛!老高骂道。

也可以客大欺店嘛,妻子瞥他一眼,说,你要不是科长是局长,哪怕是个处长,给儿子买房也用不着花这么多的钱。

老高无语了。他心里又响起陕北民歌那高亢的腔调: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老高心里唱着陕北民歌,仿佛自己的势力也如当年的红军一样壮了。他眼前又浮现出那三孔窑洞。他想,发明窑洞的人实在是太聪明了,窑洞不占地,坡根下挖窑洞,坡上照样种庄稼。挖窑洞也便宜,根本不用花什么钱,就像耗子打洞一样,只往外运土就是了。只不过人住的洞要讲究一些,要采光,要卧室,要厨房,要卫生间等等,而这些条件,都可以通过挖土来解决。老高家拥有三孔窑洞,冬暖夏凉,宽宽妥妥,儿子结婚住的那孔,一点儿也不比城里的套房差,墙面平整,还刷了涂料,拱形的房顶都镶了木板,漂亮极了。地面铺了地板,东边是厨房,西边是卫生间,都是从窑洞内的两侧挖的,也都开了南窗,一大早,阳光就照了进来,又暖又亮。

老高喜欢陕北民歌和窑洞,由来已久。25年前,老高(那时还是小高)电大毕业,学校里组织去西安旅游,列车过了三门峡时,老高从车窗往外看,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呈现在眼前。山坡下,七零八落着一孔又一孔的窑洞,可以看到头戴白毛巾的高原汉子站在窑洞门外,手搭凉棚往列车这边瞭望。突然,列车广播响起了陕北民歌:羊肚肚毛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

陕北民歌,老高过去只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高楼万丈平地起》,这都是革命歌曲。哪还听到过这样的爱情歌曲?老高的心被震撼了,从此,他就爱上了陕北民歌,迷上了窑洞。当时他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走进窑洞看看,甚至可以在窑洞里住一晚上,体验一下黄土高原的民俗民风。可是一晃,25年过去了,老高始终没找着机会进窑洞看看,更不要说在窑洞里住了。

其实当初乍一看见窑洞时,老高就猜想,挖个窑洞住多简单啊,比盖房子省老事了。不要说城市,就是在农村,要盖新房还得申请宅基地,又是砖又是瓦又是木料的,还侵占了耕地。地面上盖上栋房子,自然就不能种庄稼了,而窑洞就不是,坡底下挖了窑洞,坡上照样有黄牛耕地。25年前,正是老高艰难的时候,儿子才一岁,他结婚没房子,就在岳父母家前面的一块空地上盖了间小房住了进去。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高住在岳父母家,但不开伙做饭,他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去母亲家吃早饭,然后再去上班,中午在单位吃,下了班又去母亲家吃晚饭,然后再返回岳父母家睡觉。就这么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跑得他身心疲惫,一点激情也没有了。那几年,他和妻子关系很僵,性生活都懒得过。好在儿子牵扯了他和妻子的大部分精力,这个家庭才没散伙,一直维持到了今天。

老高内退不上班了,每天在家听陕北民歌,妻子很不习惯。她说:你就这么整天在家听歌?你乐呵什么?你应该出去找个地方上班去。

老高一脸不解,说:我上什么班?我这不是上了近40年的班了吗?组织上让我在家休养的。

妻子说:我知道组织让你休养的,组织真好啊,你去问问组织,可不可以再帮你还贷款?

噢,老高明白了,妻子是想让他外出找个活干,挣钱还贷。一按遥控,音响停了。老高燃上一支烟,在家里走来走去。

妻子哼了一声,说:还抽烟?一包烟就七块钱,一年下来多少钱?

老高不理妻子,又拿起泡茶的杯子续上水。妻子又抱怨:自从你内退,咱家的大桶水下得可真快。过去是六天喝一桶水,现在是四天一桶水。

老高反驳说:过去我就不喝水吗?你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嘛!

妻子说:谁说你过去不喝水了?过去你早晨上班,晚上才回来,喝的都是单位的水。

老高哭笑不得,心想也是也是,喝了几十年单位的水了,现在不喝了,家里的水当然就下得快了。

老高看了看妻子,说:过去我还用单位的卫生间呢,现在都用家里的了。你没算算我每天尿几泡尿?用了多少水冲马桶?

妻子说:这个不好算,反正用得不少。

老高说:咱家还至于这样嘛!

妻子说:那你也不能天天在家听歌。

老高说:我听的是陕北民歌,一听陕北民歌,我就想起窑洞。你说咱要是有地方挖个窑洞,儿子结婚的房子不就解决了嘛。

窑洞?妻子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你怎么越老脑子越有水?说窑洞干吗?说说你怎么出去找个活干挣钱吧!

老高说:窑洞怎么啦?窑洞就不能当新房了?当年毛主席就是在延安的窑洞里结的婚你知道吗?

妻子怔了一下,接着就嘻嘻笑了,说:老高你有病,你确实有病。当年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结的婚不错,但后来毛主席住进了中南海你知道吧?你不用住中南海,你有本事找找关系,把孩子的这套房每平米降两千块钱就行。

老高说:我哪有这个本事?

那你就出去找活干,挣钱还贷款,别在家里耍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