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牛得贵和他的楠木菩萨
11339600000003

第3章

在牛得贵的印象中,大山深处要走好多宽宽窄窄的山路才能进去。小时候,隔着家乡十几里路的西北边有一条河,河的对岸就是一座山。他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相约着剜猪草,经常趟过河,到山里去。家乡那座山,孤零零的,也不高,但山的深处也是人迹罕见,草木密布,偶尔一只大鸟叫着掠过天空,打破了寂静,也会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可家乡的那座山,和这里的山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土包,这里是一座大山连着一座大山,山与山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一样的高度,一样的形状,一样的植被。由于来的时候在闷笼子车厢里,怎样进的山,牛得贵不知道,可最后停靠的那个小站,就在大山深处了,铁路延伸到这里到头了,四周,都是连连绵绵的大山。

这里有铁道兵某部的一个团,以营为单位,各个单位都分布在大山里。牛得贵这个营是五团一营,负责打隧道,几百名官兵,轮流上阵,要把营区面前的这座山,从这头到那头,打开一条将来可以跑火车的隧道。隧道已经打开一截子了,官兵们还从山外面铺进隧道一条轻轨,用一节像火车车厢差不多的铁皮兜子车,把被炸药炸碎的石土运出来。营区就设在隧道外面一处山坡上,那个山坡被整理出来一大片平地,平地上,几十顶军用帐篷一顶挨着一顶,还有几间用树杆和茅草搭起的屋子,再往坡上,从一块巨石的后面,淌出一股小水流,哗哗啦啦的流水声,在这沉寂的大山里,倒显得清脆、欢畅。这就是一营官兵饮水、用水的水源处了。

新兵们刚到的第一天,安排好了住处,营长派文书齐超把牛得贵叫到了营部。牛得贵跟着文书齐超走进一间小木屋,看见营长连那身脏兮兮的军装也不穿了,只穿着一件草绿色的春秋衣,袖子撸到了小臂以上,营长招呼他坐下,他不敢坐,以立正的姿势站在那里。营长亮起了大嗓门:“叫你坐你坐嘛!”齐超也说:“营长叫你坐下。”他这才敢坐下,心里忐忑不安,刚一到部队驻地,也不知营长叫他干什么?

“你叫牛得贵?”营长问。

“报告营长,俺叫牛得贵。”他一板一眼地回答。

营长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一盒纸烟,抽出一根点上。又问:“你会干木匠?”

“是,俺会干木匠。”牛得贵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后,又觉得奇怪,咦?营长怎么知道我会干木匠活儿?在新兵连里,那些和他呆了三个月的战友们都不知道他人伍前是个木匠。“报告营长,你怎么知道俺会干木匠?’他红着脸,小声地问营长。”

“嘿嘿!”营长笑了,说:“牛得贵牛得贵,你傻不傻?你人都来了,档案材料能不来吗?你入伍时填的那张表,现在我就可以给你找出来。”

喔,对了,入伍前,公社武装部给每一个准备入伍的青年发了一张表,他清楚地记着,在“有何特长”一栏里,他写上了“木匠”二字,当时,还觉得挺丢人,他认为,“特长”应该是唱歌跳舞摆弄乐器,要么就是篮球足球举重短跑什么的,会木匠活儿算什么?但他还是填上了,当兵是件又大又严肃的事儿,不能对组织说半句假话,明明会木匠活儿,偏偏不写上,就是撒谎。

“好!好!会干木匠就行。”营长说,“牛得贵,你来了,是个好事哩!你看看啊,咱们全营六七百号人,现在没有一个人会干木匠,咱这里呢,还就缺个木匠。原先有一个会木匠的,去年复员啦,这一复员,我就抓瞎啦,以后你就知道了,咱这里,很需要一个木匠。”

牛得贵坐在那里,禁不住回头往营部门外望去,满山的树呀,粗的细的,密密匝匝,砍一棵,刨成木板,晾干了,对一个木匠来说,那还真能派上用场。

他回过头,看着营长说:“报告营长,等休息时,俺砍一棵树,你让俺做成什么俺就做成什么。”

“不不不。”营长摇摇头,面色擬重地说,“从今天起,你的任务就是专干木匠活儿,地方有,木匠工具嘛,上级发下来一大堆。我告诉你牛得贵,不是给我做什么,是施工需要什么,你就做什么,战士们需要什么,你就做什么,懂吗?”

“懂了。”

“文书,领牛得贵找个地方当木匠房,把所有的木匠工具都给他。”

“是!”齐超回答着,示意牛得贵向营长告辞。牛得贵刚站起身来,营长又发话了:“哎,对了,把牛得贵的铺盖也捎过去,让他一个人住在那里得了。”

出了营部,齐超把牛得贵领进一顶空着的帐篷里,说:“就是这里了,一会儿我把工具给你送来,铺盖你自己拿去。”临走时,齐超又朝他挤挤眼,说:“从今后我就叫你牛木匠了啊。”

不知不觉,太阳就落下了山,开晚饭了。晚饭吃的是大米和小米合成的“二米饭”,菜是猪肉炖白萝卜块儿,白萝卜里掺着一些肥肉片子。牛得贵吃得满嘴溢香,心想,怪不得人家说当兵好,当兵能吃好饭吃饱饭。这样的饭,当兵以前哪能吃着?在家里,上顿玉米饼子就咸菜,下顿煮地瓜就臭虾酱,吃得够够的。就是跟父亲出去干木匠活儿,也吃不着米饭呀,庄户人家,家家都指望在生产队里挣那点工分儿,情况都差不多。再说了,北方产小麦,很少产大米。过大年的时候,富裕些的人家到集市上买点大米拿回家,比白面还金贵,都是年五更里蒸一碗米饭先给祖先上供,撤了供后,藏着掖着,专留给家里的最老的老人和最小的孩子吃。

夜幕四合时,营区里亮起了无数盏马灯,官兵们脱下被隧道里的山石磨损的破衣烂衫,端着大盆小盆,去水源处洗刷,泼水声,盆盆相撞声,你喊我叫,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