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宫本武藏·剑与禅(全4册)
2593100000026

第26章 泽庵与细川忠利(2)

在当时,叩响泽庵家大门的大名除了前文中介绍的柳生宗矩以外,还有酒井忠胜、堀田正盛、板仓周防守重宗、小堀远州和佐久间将监等。当然了,在这些人当中,泽庵最喜爱的还是细川家卓越的嫡孙细川忠利。

细川忠利继承了祖父与父亲两代的文武之才,是元和宽永年间最为出色的大名。

忠利去世之后,泽庵称颂他是:“胸襟雪月,心里清泉,好事风流,出其群拔其萃,有德气象,仰弥高钻弥坚。”

此外,他还在忠利的肖像画上题字——公与余讲交异他。据此也可以看出,忠利和泽庵的友情是多么深了。在幽斋和忠兴的影响下,忠利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和泽庵交往。宽永九年(1632年)之后,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加深。我们先来看一下泽庵被赦免之后,在江户的滞留时间:宽永九年七月返回江户一直到宽永十一年五月。接下来,宽永十二年十二月至宽永十三年十月。然后,宽永十四年四月至宽永十五年四月。最后,宽永十六年四月以后,长居江户。再来看一下忠利在江户滞留的情况。虽然忠利在宽永九年(1632年)十月从小仓被移封到熊本,但他在江户逗留的时间并不短。宽永十年十月进江户参觐将军,一直到宽永十三年五月才返回熊本。然后,宽永十四年三月至宽永十五年一月。

最后,宽永十六年三月至宽永十七年五月。可以看出,两人在江户的时间高度一致,肯定少不了深层次的交流。泽庵向来讨厌荣华富贵,成为将军幕下的一名显僧也许并不是他的心愿。泽庵在故乡但马结了一个草庐,日夜与风月为友,安静地生活,别有一番情趣。

宽永十二年(1635年)末,泽庵受将军之命不得不返回江户。在临行之前,他给但马国主小出吉英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

“受将军之召,我将于近日返回江户。在但马的这段时间,承蒙您的关照,深表谢意。”

此外,泽庵在写给小出吉英的另一封信中还写道:“这次突然被召回江户,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我现在年事已高,算是等死之人吧,即使回去了也中不了什么用,可是为什么又要召我回去呢?我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拐杖和草鞋就放在廊下,随时都可以出去。僧人本来就该过山林树下的修行生活,但现在很多人却对权势趋之若鹜,这真是令我感到羞耻。我素来对武家之事不感兴趣,这次被召回江户,也是迫不得已。”

泽庵对那些攀附权门的僧人充满了厌恶之情,对那个道德沦丧的乱世充满感叹。对泽庵来说,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足矣,出仕武家那简直就像是踏入苦海。

泽庵对将军家发动的紫衣事件非常不满,所以他非常不愿意出仕将军家。前文已述,紫衣事件只是公家与武家斗争的一个产物,但当时在暗中操纵这一事件的却是金地院崇传。他的这一举动直接促成了大德寺、妙心寺与镰仓五山的反目。

泽庵在信中所说的“僧人本来就该过山林树下的修行生活,但现在有很多人却对权势趋之若鹜,这真是令我感到羞耻”,其实就是对金地院崇传利用幕府权势,实现自己私利的讽刺。

在德川家光的再三邀请之下,泽庵最终回到了江户。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那个时代中的存在意义,于是在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不能否认,如果没有泽庵,就不可能有柳生宗矩对剑术精神的深化;如果没有泽庵,也不会有细川忠利这样著名政治家的出现。

当泽庵在江户生活的时候,他的年轻朋友忠利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给了他很多帮助。

泽庵不仅喜欢花,还喜欢茶,他会将忠利送给他的茶叶当作宝贝一样。此外,忠利还会送给泽庵一些应季的水果,以及各国的特产等,这对过惯了清心寡欲生活的泽庵来说,真的是受宠若惊。

在泽庵写给忠利的信中,随处可见他的感激与喜悦之情:

“昨日得您送来的礼物,甚为感激,特此修书一封,以表谢意。您昨天向我提出的问题,我思考了一日,但是还是没有得出结果。可惜现在白天太短,不知不觉就天黑了。若有结果,我一定再写信告知。”

泽庵在信中表达了对忠利的感谢,同时还慨叹白天太短。泽庵与忠利无话不谈,谈话内容涉及雅趣、治民和武道等各种各样的话题。当然了,所有话题的中心还是“道”,忠利是个诚挚的“求道者”,所以非常渴求泽庵的高示。同时,泽庵对忠利也是不吝赐教。

在忠利归国之前,泽庵给他写过一封信:“在您归国之前,希望能面见您一次。我手头有一本书,觉得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见面之后,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交流。”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泽庵的谆谆教导之态,也可以看出忠利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此外,两人还一起欣赏过能乐:“昨日承蒙您邀请,观看了《松风》,真的是非常有意思。那松树的道具,以及演员的演出都非常精彩。在观看能乐的过程中,我和柳生宗矩阁下都有点忘我了,这也足以看出演员技艺的高超。再次对你安排的精彩演出表示感谢。”

这次能乐演出是忠利特意为泽庵安排的。泽庵欣赏完后,特意写来感谢信,并对演员的表演大加赞赏。师父与弟子和睦欢乐的场景跃然纸上。

宽永十四年(1637年),忠利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不得不经常服用草药。这年十一月,他转居镰仓,安心养病。

精通医学的泽庵给忠利很多用药和养生方面的建议,而且还特意为他写了三本医学书籍:《医说》、《骨董录》和《旅枕》。

正当忠利的身体逐渐恢复的时候,九州的岛原、天草起义爆发了。由于忠利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由他的儿子细川光尚带领部队出征岛原。

没想到,起义军的势力非常强大,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把板仓重昌给打死了。没办法,宽永十五年(1638年)正月,细川忠利只能亲自披挂上阵,前往岛原戡乱。在忠利到达后的一个月内,岛原、天草起义起义就被镇压下去了。但是,由于战事的劳累,忠利旧病复发。宽永十六年(1639年),幕府允许他回江户养病。

在忠利戡乱的那段时间里,泽庵先是去了京都,参加大德寺开山祖师大灯国师三百周年祭的纪念活动,后来又回到故乡但马洗温泉,总之这段时间,两人很少有消息往来。但是,在宽永十六年(1639年)四月,泽庵和忠利几乎是同时回到了江户。

二人在江户度过了快乐的一年。宽永十七年(1640年)五月,忠利返回熊本,两人从此永别。

五月十八日,忠利从江户出发。当时,泽庵正在热海泡温泉。泽庵觉得自己的老躯沉疴已久,不可能再久留于世,所以很害怕没机会再见忠利一面。于是,他打算在忠利抵达小田原的时候,前去和他见上一面。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恰好赶上了坏天气,他难以成行,只好作罢:

“天公不作美,此番无法成行矣,心中万般遗憾。待明年春天参觐之时,再与君相见。”

泽庵期待着来年春暖花开之时,能再次在江户见到忠利。但非常遗憾的是,宽永十八年(1641年)三月十七日,忠利在熊本病逝,享年五十六岁。

听到忠利去世的消息,泽庵心中充满了落寞与悲伤。他在写给小出吉英的信中感叹道:

“细川越中守阁下的病逝,让我深感世事的变化无常。原本希望在今年能再次相见,没承想现在却已天隔两方,实在是始料未及。”

在写给忠利的儿子细川光尚的信中,泽庵写道:“老叟听闻令尊去世的消息,最初一直不敢相信。后来得知此为实情,颇为悲痛。在令尊生时,承蒙他的诸多关照。本希望在他今年进江户参觐的时候能再见到他,没承想去年一去竟成永别。”

可以看出,泽庵在最初听到忠利去世的消息的时候,根本就不肯相信,觉得这是假的。佛家弟子追求看淡生死,不过从泽庵的这封信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他平凡人的一面。

细川越中守忠利法名妙解院台云五公居士。泽庵特意为其写了秉炬时的法语:

梦回五十有余年,一阵春风蝴蝶前。四海九州无处觅,离弦圣箭过西天。

正保元年(1644年),细川光尚在熊本城外为父亲修建了一座护国山妙解寺,并请求泽庵出任寺院住持。但是,泽庵已于宽永十六年(1639年)出任品川东海寺的住持,没有办法,只好推荐自己的同门耆宿启室座元法师出任妙解寺的住持,代自己向亡友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