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时代
3017800000007

第7章 浪潮(3)

与参与设计阿帕网的汤姆林森不同,对于一个被排除在阿帕网建设之外的大学生来说,哈特对这项神秘的技术抱有宗教般的敬畏。1971年,伊利诺伊大学的大型计算机成功连入阿帕网。这一值得所有学生兴奋的消息很快成为了校园内的重大新闻,所有人都渴望着一睹网络的真容。通过和善的计算机管理员,哈特使用了作为一个学生能想到的一切讨好手段,获得了众多学生梦寐以求的长期使用连接阿帕网计算机的权限,成为了整个伊利诺伊大学唯一能使用阿帕网的局外人。

来之不易的机会,以及跨入网络新大陆的兴奋与崇敬,让哈特油然萌生了一种使命感。坐在计算机前,他用了整整一夜,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将由1308个单词构成的《独立宣言》输入电脑,世界上第一本电子书就此诞生。激动不已的哈特,萌生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构想。他希望建立一家网络图书馆,来实现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君王都不曾企及的理想。

拥有图书,是亚历山大时代有钱有闲的贵族阶层的特权,公元前259年,古埃及的新君主托勒密一世,产生了一个收集全世界图书的理想。他举全国之力,花费重金修建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并动用军队和外交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各种图书。经过三代国王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亚历山大图书馆收集到了包括荷马、欧几里得、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著名学者在内的50万卷手稿真迹。四方学者纷纷云集此地,亚历山大城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的文化中心。

计算机面前的凡人哈特,比权倾天下的王者更为幸运,亚历山大图书馆最终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但哈特所发起的古登堡电子图书馆计划,即便在哈特2011年不幸去世后,仍然继续着。世界各地爱好读书的网民,仍然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制作和分享电子书的队伍中来,共同建造巨型的网络图书馆。如今,该计划正以平均每周新增50部电子书的速度扩展着。哈特生前预计,到2015年可用书籍能达到100万本,而实际上,如今的因特网上已经有远超过100万本的电子书供人免费下载。

第一台调制解调器

1971年,成立3年多的英特尔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几年之后,随着电脑价格的下降,个人电脑进入高校教室和计算机发烧友的书房。

1978年1月16日,被芝加哥当年最大的一场降雪困在家中的学生克利斯坦森和瑟斯,在相隔几条街道的两部私家电话上,探讨着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尝试用电话线连接电脑?”“当然,你做软件,我做硬件。”两个星期之后,瑟斯发明了一个用于个人电脑间使用的调制解调器,而克利斯坦森则编写了利用这个调制解调器的软件。之后,二人利用这套技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BBS论坛。为了向更多人炫耀自己的发明创造,克利斯坦森将自己开发的个人电脑传输协议放在论坛上,供计算机发烧友们免费下载和使用。正是这种通过与人分享来展现自我价值的业余爱好者心理,才使互联网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如潮水般迅速普及。

第一个网络摄像头,看咖啡煮好没有

后来成为视频交流基本技术的创意,最初来源于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一楼的一只咖啡壶。1991年,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学生们,为了能随时了解楼下有没有剩余的咖啡而编写了一个程序,并在咖啡壶旁安装了微型摄像机,使咖啡壶的图像可以传递到实验室的电脑上。由此,第一个网络摄像头装置诞生了。1993年,学生们将监控画面连上互联网,没想到全世界互联网用户蜂拥而至,共有240万人次观看过这个名噪一时的咖啡壶。

互联网商业化元年

1994年被视为互联网商业化的元年,从这一年开始,电子商务网站eBay(易贝)、亚马逊、网络游戏《子午线59》、即时通讯工具ICQ、电子邮件Hotmail等众多网络服务开始产生。新闻、资讯、游戏、娱乐、购物等各类网站纷纷出现。1994—2000年间,2000万个.com域名被注册。

1994年,一位伊朗裔的软件工程师奥米迪亚正在为实现他女友的一个愿望而苦思冥想。奥米迪亚的女朋友酷爱Pez糖果盒,却为找不到同道中人交流而苦恼。奥米迪亚想到了互联网,他建立起一个拍卖网站——eBay,希望能帮助女友及全美的Pez糖果盒爱好者交流和交换糖果盒。令奥米迪亚没有想到的是,eBay非常受欢迎,很快网站就被收集Pez糖果盒、芭比娃娃等物品的爱好者挤爆。最终一个网络交易平台形成了。

1994年,29岁的贝佐斯,坐在位于曼哈顿一栋办公大楼39层的电脑桌前,体验着尚未成熟的互联网。这位198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电气工学与电脑科学系的工程师,当时是某投资银行的高级副总裁。当贝佐斯偶然间发现,网络使用率正以每年高达2300%的速度暴增时,激动地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望向窗外曼哈顿林立的高楼。一个把人类的交易活动搬上屏幕、搬进芯片、搬上互联网的想法,在贝佐斯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从此,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诞生了。

仅仅用了7年,亚马逊网上书店就达到了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花了130年才达到的营业额。如今这家在全美50个州拥有700多家连锁书店和600多家大学书店的百年老店,只能在电子商务的浪潮中奄奄一息。

“美国在线”

随着美国电信市场和个人电脑市场的不断开放,开着二手车的凯斯,放飞了他的梦想。向往新大陆的凯斯,如同推销一款新型的烫头器或是化妆品一样,以上门推销的方式,挨家挨户地将用户的电脑与电话线路进行连接,然后再连接到自己创办的,提供新闻、电子邮箱等服务的网站上。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凯斯和他的伙伴们,敲开了13万美国居民的家门,使他们成为新一代消费品的用户。这些最早的网民汇聚起来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凯斯因此将原名为量子的公司,改名为美国在线。1992年,未来前景广阔的美国在线在纽约挂牌上市,一举获得了6600万美元的融资,成为美国知名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

硅谷“车库”的创业文化

1938年,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戴维·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出于对无线电技术的热爱,在自家的车库开始创造各种无线电设备。不久后,他们创立了一家名叫惠普的公司。

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与26岁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组装了一台个人电脑。几个月后,苹果公司诞生了。

1997年,斯坦福大学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决定放弃学业,租下了朋友的车库,开始专心经营他们的谷歌。

2004年,哈佛大学的大二学生扎克伯格,将自己刚刚创办的社交网站Facebook搬到了距离斯坦福大学仅仅3公里左右的出租屋中。

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与《电信法》

一些制度的推动,也使得互联网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1992年2月,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年底,副总统戈尔又宣布:美国政府正在制定“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并投入几十亿美元,着手兴建全国光纤信息网,以确保在21世纪初建成“信息高速公路”。

1996年,为进一步促进电信行业的自由竞争,克林顿政府颁布了《1996电信法》。这个法案打破了地方电话与长途电话经营范围的界限,允许任何人或者公司参与到电信领域的竞争中。同时,法案还迫使地方网络商以较低价格把线路提供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使用。在这项法案的刺激下,从1996年到2001年,短短5年间,美国共建设了1.3亿公里的光缆,占全世界光缆总长的40%。

“领头羊”美国的做法,引起了西方、亚洲国家的效仿,西方各个国家的垄断电信体系纷纷崩溃,向市场化靠拢。德国、英国将促进电信市场的竞争写入了新出台的《通讯法》。韩国政府则要求本国最大的运营商SK电讯的市场份额不能超过50%,否则每天罚款80万美元。对互联网而言,至关重要的电信和个人电脑,在这场几乎全球性的开放运动中,以这样的步履迎接了新时代。

风险投资

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于1946年在美国成立。由于没有相应的退出机制,加之漫长的投资周期,导致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竟没有出现第二家类似机构。1971年,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建立,为风险资本退出企业、回收投资提供了便利途径。从此,大量的风投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风险投资与传统抵押贷款的本质完全不同的是,创业者获得创业资金时,不需要抵押,也无须偿还,风投公司是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同时,风投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为他们提供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帮助。直到今天,包括谷歌、Facebook在内的众多有风投背景的高科技公司的高级管理职位,大多都是由风投公司推荐的。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在硅谷,你穿什么,你多大年龄都不重要,你多聪明才是最重要的。硅谷是通过智商来投票的。”

为了更大程度地刺激创始人的创造力与激情,精明的风险投资家们,甘愿让创始人们获得更多股份来掌控公司的未来。同样,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初创的互联网公司都会用丰厚的股票期权来留住人才。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一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同时产生几十、甚至上百位百万富翁的财富奇观。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

1996年,雅虎上市后不久,在杨致远和费罗创业的车库旁的大楼竣工了,在这幢由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出资600万美元修建的计算机教学楼的落成仪式上,当时的工程学院院长詹姆斯·吉本斯预言:“在一年半之内,这里就会发生非同寻常的事情。到那时,会有人指着这里的一些地方、一些办公室或是某个角落说,这就是1996—1997年间他们白手起家的地方。要知道,他们做的事很了不起。”这是一位教授对一项新事物充满豪情的理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