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史
3078900000003

第3章 隐遁的“美国黑室”(2)

起初,史汀生和所有人一样,并不知道“黑室”的存在,当亚德利向他摊牌后,史汀生坚持“君子不拆人私信”的观点,认为“黑室”的存在是非法的,要求国务院立即停止对这个部门的拨款。对于情报部门来说,撤销拨款无异于直接关门。1929年,曾经默默无闻、立下汗马功劳的密码专家团队被解散,亚德利失业,“黑室”正式关闭。

亚德利从国务院出来后,他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经济陷入困境,他身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套解密的技术和一系列国家机密。于是,他决定通过写书赚钱。四年后,亚德利出版了详细记录“黑室”成立和解散大小事宜的《美国黑室》一书,此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轰动,世界上19个国家为此改变了他们的外交密码,其中日本反应最为强烈。

亚德利的泄密使国务院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作为曾经的军方情报官员,亚德利非常清楚政府的立场,政府的机密就是永远的机密,任何人都不能对外透露。这样的想法没有影响他的行为,在书籍出版几个月后,他开始游历全国,巡回演讲,向民众讲述美国在密码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还在计划写下一本书。

国务院和军方都知道亚德利出书的事,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想办法阻止,法律也没有规定亚德利不可以将他过去的职业经历写出来。当亚德利宣布写下一部《美国黑室》时,政府开始行动了。为亚德利代理出版事宜的公司拒绝接受他的手稿,原因是出版代理公司的经理担心司法部会禁止图书的发行,为了讨好司法部,他还告诉司法部助理部长多兹,亚德利在书中使用了大量截获的日本电报。

此时,亚德利还沉浸在新作引起的轰动中,不知道司法部已经准备好文件、安排好人员,正在前往沃辛顿的途中,准备要求他交出手中的一切来自政府的原始文件。当步兵上校鲁滨逊等人敲开他家的房门,要求他向陆军部交出手中的一切文件和副本时,亚德利愣了一下,但是没有慌张,他以手中没有任何可以损害美国政府的文件为由拒绝了鲁滨逊的要求。从法律上讲,亚德利的确没有违反任何规定,因此,鲁滨逊等人也不能拿他怎样。

此后多年,亚德利除了写书,再没有去其他部门任职。令人意外的是,二战期间,他竟然曾经到过中国,和国民政府有过一段渊源。日军全面侵华之后,大军挥师南下,准备吃掉中国南方。此时,亚德利化名罗伯特·奥斯本来到中国,以年薪一万美元的条件受聘于国民政府,在陪都重庆帮助军统局破解日军密码,培训密码破译学员。亚德利领导的破译小组破获了大量日军密码,并且清除了多名内奸。

1937年年底,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陷落,国民党不得已退到陪都重庆。1938年2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企图南下和华中派遣军会合,日本在汉口的空军基地则开始对重庆进行空袭。2月18日,国民党军统局密电组截获了一份日本间谍从重庆发出的密码电报。电报用杂乱排列的日文字母编码,密电组的破译专家一点都捋不出头绪。第二天,重庆遭遇了第一次日军空袭,由于事先没有捕捉到任何袭击的迹象,军统局的官员将注意力投向了无法破译的密码,是不是因为这封密电的缘故,日军才确定了空袭的方案?

由于密码编排奇怪,密码专家一时间不知如何破解,半年很快过去,密电组依然一无所获。10月4日,日军轰炸机再次袭击重庆,导致平民死伤60多人,一直无法破译的密码让密电组陷入更加艰难的处境。这时候,亚德利从太平洋彼岸来到中国。到达重庆后,亚德利受到了军统局的接待,国民党军方为他授予少校军衔,还安排了30多名留日学生,组成了专门破译神秘电码的情报小组。

亚德利研究了十几年的日军密码,掌握了大量日本人的编码习惯。他发现,日本人为了提高发报速度,用字母代替数字进行编码,他将字母转换成数字,对神秘电报进行了破译。根据亚德利的初步推测,间谍发出的电报主要是关于重庆的气象资料,如云高、能见度、风向、风速等情况,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神秘电报的发送就可以和日军空袭重庆联系到一起了。亚德利带领的密码小组循着这个线索,很快就破译了日本的密码,神秘的数字正是通知日军“天气不佳”或者“天气晴朗,可以轰炸”。

没过多久,国民党军就在重庆南区捕获了给日军发送密报的间谍,他是由侦察机偷偷送到重庆,专门负责向汉口的日本空军基地发送气象密码电报的。按照亚德利的计划,让抓获的间谍依旧按以往时间发送电报,避免日军方面起疑,改用新的密码。但中统局很快处决了日本间谍,没办法,亚德利只好伪装成间谍,给日军发送假情报。他的假情报并没有骗过日本人,重庆再次遭遇空袭,电报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密码,混合数字和英文字母重新排列后的密码让破译工作更加困难。日军方面的变动让人怀疑,重庆肯定还有另外的日军间谍。

亚德利根据电报中涉及的单词“hesaid”认定,新的密码可能来自一本小说。果不其然,亚德利的朋友在嫌疑最大的高射炮团一位营长的书房里找到了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小说的内页还有他用笔画过的单词。原来,这位营长是汪精卫政府的间谍,他曾经用密报告知日军,轰炸机应该保持在3660米的飞行高度,否则会被国民党军的高射炮击落。1940年,完成聘期的亚德利回到了美国,为了保密,美国方面没有透露他的消息。直到他写出回忆录《中国黑室——谍海奇遇》,世人才知道这段“中国行”的历史。

情报搜集从未停止

一战期间,美国能够查获德国间谍的活动,都要归功于MI-8的密码破译工作,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亚德利等人对破译密电的执著,坦皮科油田可能已经被炸毁,美国工会组织会陷入暴乱,纽约港也会在炸弹的破坏下面目全非。

在美国同其他国家召开国际会议时,MI-8也成功地截获了大量其他国家发出的密电,提前知道了对方手里的底牌。亚德利等人最出色的一次行动,莫过于在1921年11月国际裁军大会上的表现。

1919年6月,日本海军设置了“国际联盟关系事项研究会”,着手研究裁军的问题。裁军方案尚未探讨清楚,192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产业陷入困境,此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的萧条期。节省军费开支成为减少政府开支的一个重要办法,这时,日本在山东半岛正大力兴建工程项目,急需大笔资金投入,裁减军队开支也是争取美国投资的最好办法。

美国政府同样面对着国内反战运动的压力,于是,由美国提议召开各国联合裁军会议,讨论限制海军军备的问题。美国的提议推动了日本的裁军运动,1921年7月13日,日本政府向美国表示,日本愿意参加以裁军为目的的五国会议——华盛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