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读本
360700000006

第6章 翻开家庭教育的新篇章 (2)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终身的教师。培养孩子是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的身体在父母的调养下迅速发育,同样,孩子的能力也在家庭成员的相互接触中不断提高。父亲和母亲,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有很大差别的。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他们的智商会更高,更主要的是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表现出的冷静与智慧。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勇敢、坚强、开朗、大方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中,既能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又能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从而形成做事果断干脆、思维反应迅速等特质和勇敢坚强的好品质。再有,父亲是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孩子积极情感的满足者,一般来说,母亲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多会选择做一些安静而缺少变化的小游戏,而父亲则会更多地与孩子玩运动量大而刺激的大游戏,令孩子充分感受到新鲜和刺激的感觉,有助于培养孩子探索和冒险精神。

而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饮食之外,对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与父亲相比,可能每个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要更长一些。一个优秀的母亲,会让孩子学会爱与宽容、细致与真诚、奉献与关怀,会让孩子在自由地空间中健康成长。

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不过我补充想说明的一点是,要想成为出色的“教育家”,教育出一个好孩子,那么就要求父母自己先要“受教育”。作为家长,有义务去学习优秀的教育方法,并付于实践活动。好的“教育家”,必然是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学习型”的“教育家”。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与之相应的说,每个父母也都可能成为培养天才的教育家。要坚信,只要以全身心投入对孩子的教育中,那么,即使你自己不是“天才”,也极有可能培养出天才。

不能当着宝贝的面起争执

家长交流会上,有位孩子的家长一脸忧虑地说,她先生对女儿的迁就简直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程度。而她则恰恰相反,买东西要看有没有必要,若是乱花钱,她坚决不同意,孩子买东西经常只找爸爸,瞒着妈妈。

“有时孩子在家犯了错误,我只要一批评,他当着孩子的面护短:‘有话好好说,何必大声嚷嚷?’时间一长,孩子摸透了我们俩的脾气,就常常说谎讨好他爸爸,欺骗我,平时也是跟她爸爸亲,不怎么愿意跟我说话。为这我没少和他吵架,凭什么在家里就得你唱红脸,我唱白脸?”这位家长愤愤不平地说。

“和孩子爸爸坐下来好好谈谈,父母意见不一致,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啊!”

“这么大的孩子对大人的态度感觉特别敏锐,这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孩子早早地就学会了看大人脸色办事,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

“要是孩子没有主见,大人的意见不一致再当着孩子面争吵,会让孩子做事完全没有方向了,一定得跟孩子他爸先统一意见。”

……

家长们全都七嘴八舌地参与到了讨论当中,火火妈自然也不会落下:“即使父母意见再不一致,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起争执,否则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刚上小学的孩子还比较听大人的话,大人在他们心里还有一定的权威感,所以如果母的教育一致的话,是易于使孩子接受的。反过来如果父母意见有分歧,而且这种分歧是公开化的,让孩子一目了然的,那么就很影响教育效果了。孩子本身还不完全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如果父母意见不一,孩子无所适从,很自然地倾向于保护他们的一方,那么持正确观点的一方所做的努力也就完全无济于事了,还会导致孩子亲一方、疏一方,这必然也会激发你们夫妻之间的矛盾。”

【家长备课】教育孩子,先要“统一战线”

火火妈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在家庭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共同责任。但是,在履行这一责任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种种矛盾,其中最明显、最突出的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口径不统一。孩子有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们会利用父母对自己的意见不一,对自己行为品质的态度不一,去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保护。父母意见不一,就非常容易强化这种心理,使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父母意见分歧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权威性,破坏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不容易对父母产生信服感,从而使孩子很难听从父母的教导。

其次,父母意见分歧会削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发展,由于孩子心理发展、心智发育的限制,判断能力和水平较低,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应该遵循的,不知道什么是合理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如果父母的意见不一致,自然会使孩子缺乏一个可以认同的行为标准,这无疑会导致孩子进入社会后无所适从,造成与他人交往的困难,甚至,漠视社会行为准则,导致反社会行为。

再次,父母意见分歧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的恶习,就像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指出的那样——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必须跟母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们看来也会是暴力、强制,是对他自由、欲望的践踏。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任性、不讲理的恶习。

最后,父母教育要求的不同,还容易养成孩子的双重人格,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态度不一致,按照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会在父母面前选择性地表现自己。例如,父亲要求严格,孩子在父亲面前就会表现得很乖巧,甚至唯唯诺诺,但母亲要求很宽松,孩子在母亲面前或母亲在场时就会十分淘气,甚至不守规则。而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孩子很容易形成阳奉阴违的不良习气。

“如何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建立统一战线呢?”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引起了论坛网友的热议——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亲也应当尽量保持态度的一致性,在孩子面前注意双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即使是有分歧,也应尊重对方的意见,耐心平静的商讨,互相理解和忍让,从而达成一致意见,而不能随意损坏对方的形象,以免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只有首先让孩子尊重父母,父母才能与孩子成为朋友,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建立明确的家规,在制定家规的过程中,父母双方首先要有充分的讨论并达成共识,然后严格执行。当然,在制定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家规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参与,并征询孩子的意见。”

“同意建立家规的观点,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明确父母对他的要求。而且,孩子知道父母的要求是一致的,对‘规定’只有遵守,没有‘空子’可钻,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当父母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意见不一致时,要尽可能避免孩子在场时争执。当有了分歧的时候,父母应先简单地交换一下看法,无论是否同意孩子的要求,需要迅速做出一个共同的决定。如果夫妻的一方对这一决定有保留意见,应该在事后再讨论。如果在孩子面前争执,不仅会让孩子内心感到不安,而且在以后再提出类似的要求时,孩子就只会对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家长提出来。”

“无论是父母的任意一方,都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待孩子的态度必须保持一致。在家庭教育中,万万不能有红白脸的分工。”

……

家里有个“偷窥者”

有位一年级的班主任在网上写了这么一件事:上语文课时,让孩子们用不同的词语做口头造句练习。用“立志”造句的时候,一个孩子说:“我立志做一名像苏老师一样的好老师。”用“将来”造句时,一个孩子举手答道:“我将来要做一名老师,像苏老师一样爱我的学生。”用“喜欢”造句时,一个女孩说:“我最喜欢苏老师。因为苏老师每天都笑眯眯地给我们上课,常常夸我们。班里有同学不乖,惹老师生气,但苏老师还是喜欢他们。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苏叶老师一样,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好老师。”

这位班主任在讲完故事之后说:“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就是榜样,而榜样有启动、控制、调整、矫正儿童的行为的作用。小学生受别人行为、特别是受那些他们尊敬的人的行为影响,比单纯的行为强化影响要大得多。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多数更倾向于注意成人做什么,而不注意成人在说什么,所以教师是学生心目中良好行为规范的化身,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印在脑中,还能透过稚嫩的文字表达出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同样要注意自己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家长首先就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认为这件事情无关紧要。要记住,你的所有举动,孩子都在旁边悄悄地窥探并试图模仿。”

“嗯,孩子就是个小‘偷窥狂’。”火火妈想,“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家长备课】影响力重于说教力

班主任张老师的家长会发言——家长的影响力要重于说教力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最先受到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生活氛围,每时每刻都会对孩子的情感、行为、道德、个性产生着丝丝缕缕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对孩子从小的正确影响是家庭教育的最有效、最原始的组成部分,就如俗话所说的那句“身教重于言传”,“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收到的成效要远远大于语言上的说教。

家长的人格特点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例如父母为人热情诚实、做事认真踏实,往往会融洽家庭气氛,孩子们经常置身于亲朋好友的往来之中,极易形成热情、诚实、友爱、善于交往等人格特征;如父母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好算计,孩子长期置身于好贪小便宜的家庭生活氛围中,极易染上小市民、利己主义习气,将来走向社会极易养成投机取巧陋习。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常常会由孩子的行为表现来看出家长的一些情况,这足以证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家长言行、举止、思想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比起口头教育,孩子更多地以父母的言行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所以,要想孩子有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就要先检视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榜样。可以说,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素质的竞争。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做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视和加强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从而有效地建构孩子的健全人格。所以,每位家长都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影响,因为有的时候,无声的教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和决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