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是孔子开办的。作为孔圣人的老乡和晚辈,邹本兴要在河北创办第一所民办高等医学院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就有很发达的教育。在奴隶社会,“古代为官有学,而民无学”。“古者世禄,子就学父,为畴官”。学术和教育都为官所有,即为奴隶主贵族所专有。商周两代已有了文字,“有册有典”,有天文学、数学、医学、乐舞等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教育趋于没落。“天资失官,学有四夷”,当时已有学校的雏形,教育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有射、御、礼、乐等,社会上出现了掌握文化的“士”这一阶层,它居于民之首。“士”是一种职业,为诸侯服务。读书的目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学而优则仕”。有仕可做,就激发了教育的发展。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教育发展更是引人注目。汉代“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库序以化于邑”,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吏,私家教学之风盛行。唐代实行科举制,学校亦盛,日本等国都派留学生来华,宋、明代的书院也负有盛名。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提倡教育的目的,一是为了培养统治人才,使之能“治国、平天下”;二是“化民成俗”,“教化立而奸邪皆上”。读书人读的是儒家的经典,其目的通过科举考试,能谋个一官半职。
我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办的,以后历代不衰。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大国办大教育,到了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已达80多万所,其中民办高校3000多所,拥有固定资产16.7亿元。在邹本兴要创办“冀联”医学院的1987年,河北省虽已有几十家民办高校,但还没有一家民办医学高校。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邹本兴,既有为民造福的思想,也有较强的市场意识,他的性格是,既然做事,就要敢为天下先,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老同志们信心很足,而刚起步就碰了钉子,看来想办成一件事着实不易
邹本兴把自己要办学的想法,首先告诉了程新喜。程新喜原来是空军某医院的院长,现在石家庄空军干休所休息,和邹本兴所在干休所只隔一条马路,两人在职的时候关系一直就很好,而且两人都是河北省“人大”代表。1984年邹本兴第一次提出了办学的想法,程新喜就很赞成,因为他也听到了农民代表的类似反映。但办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次两人只简单地交换了一下意见,以后再没提。1985年,两人参加省“人大”会议期间,又听到关于农村缺医少药的反映,邹本兴再也坐不住了。会议一开完,他就把程新喜拉到自己家,商量有关办学事宜,正好赶上老伴不在家,程新喜首先问:“你跟老伴商量没有?”邹本兴说还没商量。程新喜说:“赶紧商量,如果老伴不同意,咱俩劲头再大也不行。”邹本兴觉得程新喜言之有理,在职的时候,自己在单位干什么用不着跟老伴商量,现在退下来了,办学是大事,没有老伴的支持是不行的。邹本兴很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伴,没成想老伴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并且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助他一臂之力,邹本兴明白,老伴这么爽快地支持他,主要是看着他退下来之后闲得难受,怕他憋出什么毛病来。
1986年上半年,邹本兴把办学提到了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办学需要资金,需要设备,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人,选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呢?邹本兴要求的条件是,第一,都是退下来的老同志,而且都是部队的离退休干部;第二,年龄在60岁以下,身体条件要好;第三个条件最重要,就是要有奉献精神,善于合作,最起码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在这三个条件下,邹本兴开始在自己比较要好的老同志们中间筛选,程新喜当了多年院长,适合抓教学和管理;他想到了孙宝太,孙宝太一直是邹本兴的下级,脾气温和,修养也好,适合做后勤工作;再就是孙树和,孙树和离休前是军纪委专职委员,当过团、师政治委员,有较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适合当书记。邹本兴想,如果自己当院长抓全面的话,有这几个老同志配合,这个领导班子还算过得硬。找这几个老同志一商量,大家积极性很高,都退下来没事干,在家憋得难受,自己是党员,老干部,享受着党给予的离退休待遇,做买卖挣钱的事不能干,有吃有喝有花的,也用不着干,要干就干对社会有用的,自己有能力而且喜欢干的,办学不能不说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邹本兴把几个老同志叫到家里来商量,初步决定办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大专班)。当时,石家庄还没有一所民办医学院,在全国范围内也不是很多,也就是说,没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邹本兴说,虽然我们是退下来的老同志,但我们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干,就干别人没干过的事。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认为办学工作干头万绪,但首先要把校址定下来,没有教室,没有宿舍,其他就无从谈起。关于校址,大家提了很多方案,但邹本兴最终倾向于在于休所,当时干休所二楼有空闲住房,容纳一二百人没问题。在干休所办学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来老同志们离家近,上下班比较方便;二来租干休所的房子,还可以给干休所创收,给老同志们谋点福利,大家也认为这是最佳方案。
邹本兴很快把在于休所办学的事向所长、政委作了汇报。所里召开了党委会,邹本兴、孙宝太列席参加,邹本兴就利用干休所空闲住房办学作了说明,与会人员没提出任何异议。第二天,邹本兴马上组织大家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正在这时,所长把邹本兴叫去个别谈话,让邹本兴没有想到的是,一夜之间,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所党委会召开之后,所老干部管理委员会又召开了会议,与会人员一致反对,并提出意见达20条之多,其中最突出最集中的意见是,把社会上一些不明底细的小青年招来,院里有点姿色的大姑娘小媳妇的安全就没保障了,还有家家都有葡萄架,谁看得过来?还有的老干部说,忙乱了半辈子,好不容易消停下来,你就让我们多活几天吧,云云。总之,要办学到外面办去,别在所里添乱。
邹本兴回来把这些情况跟大家一说,孙树和火了:“咱他妈到外面办去,我就不相信,中国这么大地盘,就找不到一个办学的地方。”
孙宝太一向温和,说话面带笑容,办事不着急,他对邹本兴说:“咱别着急,是不是再个别做做工作,最好还是在所里办。”
邹本兴犹豫了一下说:“人家提了20多条意见,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这样吧,咱们去找陈丕海,看看能不能和省院联合办学。”
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陈丕海是河北省人民医院的党委书记,是部队干部转业的,也是胶东人,和邹本兴、孙树和、程新喜、孙宝太早就是好朋友,合作的希望很大。邹本兴找陈丕海商量,陈丕海满口答应,但对邹本兴说:“你们都退下来了,我还在职,我不能公开参加办学。”邹本兴说:“不公开,就秘密参加,反正你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