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6195400000005

第5章 第一出[1] 标目[2]

【蝶恋花】[3](末上[4])忙处抛人闲处住[5],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6]。玉茗堂前朝复暮[7],红烛迎人[8],俊得江山助[9]。但是相思莫相负[10],牡丹亭上三生路[11]。

[汉宫春]杜宝黄堂[12],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13],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14]。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15]。风流况[16],施行正苦[17],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18]

评析:

“标目”即标明纲目。此第一出由副末登场铺陈剧情,开口唱“梦”。

【蝶恋花】一曲表明作者的创作缘起、思路及情感。从汤显祖67年的人生旅程看,他自22岁中举后,先是经历了科举道路上的12年蹭蹬,才登进士第,接着饱尝了北京、南京的宦海沉浮和徐闻、遂昌的蹉跎岁月,前后共计15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49岁的汤显祖弃官回临川,他终于有“闲心”来进行他的戏曲创作了。就在这一年,《牡丹亭还魂记》问世。曲末“但是”二句,则关涉全剧内容及主旨。此段文字,可见作者创作之苦心孤诣。

此曲之地位与功能犹如《红楼梦》卷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又如该书第一回“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一段,实际相当于作者自序。“世间只有情难诉”句,将全剧蕴涵的“至情”思想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出来,“玉茗堂前朝复暮”则表现了他创作的甘苦。

“牡丹亭上三生路”,引的是三生石的典故。牡丹亭就是剧中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三生石,牡丹亭一梦,他们已经定下了三生的缘分,杜丽娘注定还魂和柳梦梅相见。在剧中,杜丽娘为未曾谋面的梦中之人香消玉殒,继而为爱起死回生,真乃古往今来第一奇女子也。

[汉宫春]一曲叙述《牡丹亭》全剧梗概。下场诗四句则更精练地概括了主要剧情;除杜丽娘、柳梦梅外,杜宝和陈最良也是剧中的重要人物。

本出所用【蝶恋花】曲牌原属北曲双调,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金线池》及《单刀会》第四折均用双调,但未见【蝶恋花】,王实甫、马致远诸人剧曲、散曲亦未用。今人认为,此曲【蝶恋花】来自宋词,张先、欧阳修、晏几道等词人常用之,苏轼名句“多情却被无情恼”即系填【蝶恋花】。

注释:

[1]出:中国传奇剧本体制,类似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场”。传奇剧本一般分若干出,合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2]标目:又称“家门”或“家门引子”,古代戏曲开场白的引子。一般由副末上场,向观众介绍戏曲的创作缘起(如本出【蝶恋花】)和全剧梗概(如本出[汉宫春])。

[3]【蝶恋花】:曲牌名。以下各出正文中用方括号(【】或[])圈注者,均为曲牌名或词牌名,不另出注。

[4]末:中国传统戏剧角色名,扮演年纪较大的男性角色。传奇第一出一般由副末开场,本剧用末代替副末上场。

[5]忙处抛人闲处住:指离开官场回归故里。汤显祖创作《牡丹亭》(1598)时已弃官回到故乡江西临川。

[6]世间只有情难诉:唐顾况《送李侍御往吴兴》:“世间只有情难说,今夜应无不醉人。若向洞庭山下过,暗知浇沥圣姑神。”

[7]玉茗堂:汤显祖在临川的书斋名叫“玉茗花”。玉茗花,白山茶花的别称。

[8]红烛迎人:唐韩翃《赠李翼》:“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9]俊得江山助:文章写得漂亮得益于江山相助。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然屈平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俊,相当于今天口语的“美”,此指文章的秀美。

[10]但是:只要是,凡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诸面饼,但是烧煿者,皆得投之。”

[11]“牡丹亭”句:此指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团圆的爱情故事。牡丹亭,指约定再世姻缘的地方。三生路,从“三生石”的传说发展而来。三生石,唐袁郊《甘泽谣·圆观》载,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圆观临终时与李源约定,于十二年后到杭州天竺寺外相见。李源如期而至,见一牧童(即圆观后身),作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后人附会谓天竺寺外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三生石”亦成为诗文中常用作前因宿缘的典实。如唐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12]黄堂:指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丹传》:“敕以丹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李贤注:“黄堂,太守之厅事。”也借指太守。这里指杜宝。

[13]写真: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绘写人像要求形神肖似,故称“写真”。这里指杜丽娘亲手为自己画像。剧情详见本书第十四出《写真》。

[14]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后指男女欢会之所。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的爱情故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由此,“朝云”、“行雨”代指巫山神女。“高唐”、“云雨”、“巫山”、“楚台”、“阳台”均代指男女欢会或欢会之所。

[15]平章: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德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这里指杜宝。

[16]风流况:风流事。况,情况、事情。

[17]施行:执行,这里引申为用刑。

[18]“杜丽娘”四句:这四句诗是下场诗,指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内容主要为剧情梗概,给人启发与思考。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绘画为“丹青”。陈教授说下梨花枪,本剧第四十七出《围释》写杜宝派陈最良去招降李全,说服他的妻子的事情。教授,学官名,这里是对陈最良的尊称。梨花枪,此指李全之妻,她善使一柄梨花枪。柳秀才,指柳梦梅。回生女,指杜丽娘。杜平章,指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