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模式研究(解析)
6525900000006

第6章 问题的提出:有无中国模式(3)

(二)在国内,中国模式研究为什么如此平淡

一般地说,中国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反而比在国外平淡,应该说,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研究风气不正

毋庸讳言,理论界存在一种浮躁气息,突出地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不下苦功,凭一己之见,泛泛而论;二是借用国外专家学者的某些观点,添油加醋,调和成鸡尾酒式的文章;三是顺乎政治策略的需要,写一些应付时局的文章;四是迎合某些方面的需要,写一些批评时政、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等等。一般地说,在发表的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文章中,有一些就属于这一类。严格地说,这些研究成果有一些启发作用,但没有太多的实践指导意义,更谈不上深远的理论意义。

2.出于政治谋略,避免引起争论或引人注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或方式等方面,一直遵循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允许试”、“不争论”的方针行事,极少在“姓资”与“姓社”等有关发展路向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以免引起争论。在国际事务和国际宣传方面,则遵循邓小平“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方针,尽量少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强调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量低调行事,以免引人注目,过早地遭人反制。这种政治策略在有关中国模式这类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上也必然会反映出来。如上所述,这种由政治策略转化而来的理论研究策略,往往会给人留下缺乏自信力的印象。

3.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需要时间

中国模式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涉及的问题太多:从理论方面看,首先必须研究它的理论渊源;其次要探讨它的基本定义和内涵;第三,要深入研究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要深入研究它与其他社会发展模式的关系,等等。从实践方面看,首先要确定它的起始时间;其次要概述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基本特点;第三,要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它取得的突出成就;第四,从发展态势看,它对世界和未来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还仅仅是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的主要问题举例。由此可见,中国模式问题研究需要时间,目前表现平淡不足为怪。上述《人民日报》发表的访谈文章虽然已表现出相当的理论功底,但是,与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的全面性、系统性、复杂性相比,只能说是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的良好开端而已。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中国模式的有无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而中国模式的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力等方面的问题,其研究还刚刚开始,远远没有解决。现实地看,中国模式问题已经不可回避。笔者认为,在此问题上如果我们表现出过分的平淡,这对于一个处于全球化背景下高速发展状态的大国来说,将是十分危险的。

第三节 中国模式研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中国模式研究问题上应采取什么态度?这涉及对中国模式的认识。一般地说,如果认为中国模式只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个别发展事例,那么我们一般地做些研究就可以了。如果认为中国模式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模式,那么,我们就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客观地分析,中国模式将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创新型模式,及早开展积极稳妥的科学研究对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把握中国模式问题的实质,以积极态度开展科学研究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对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的系统性改造。现在,30多年过去了,这一系统性改造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模式显现出抗拒危机的巨大威力,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和政治家已经感觉到中国模式对欧美模式的挑战性。这就是国际上出现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热的背景,也是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的国际背景。

中国模式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中国模式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要对它的基本特征、完善程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还要针对它的普适性价值问题、即它对世界和未来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当然,除了进行整体性研究外,还应就它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优缺点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由此可见,中国模式问题不是一般的国家发展经验问题,而是有关社会发展模式比较和选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理论层面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的角度对中国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并以此积极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实践角度看,中国模式正处于发展初期,远没有定型,具有不完善和不稳定性,在实践中发展和不断完善这个模式,是需要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为之长期努力奋斗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中国模式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模式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我国的基本制度和文化传统来说,我们不仅要积极引导专家学者就中国模式问题展开个性化的研究和讨论,而且要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就中国模式问题展开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并组织或参与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讨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还应把中国模式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世界金融危机对欧美国家的冲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切不可因谨小慎微、瞻前顾后而错失历史良机。伟人毛泽东曾豪迈地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应当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经过建党、建国以来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始显现出这种能力。对此,我们应取积极的、科学的态度。说到底,这也是对7000多万中共党员和13亿多国民的积极引导问题。

二、摒弃浮躁气息和中国模式问题上的意识形态之争

中国模式研究,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其发展而展开的科学研究,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即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个实际,同时还要联系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第一,要坚决摒弃理论研究上的浮躁气息。如上所述,中国模式问题,要从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历史发展的角度、从中国模式与世界上其他模式的比较分析角度去研究,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角度去研究。要摆事实——摆现实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事实,用事实说话;要用数据说话——用现实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数据说话。同时,要特别警惕简单罗列事实、运用一些简单数据来“论证”中国模式这样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然,更要防止那些从理论到理论、引经据典、貌似强大的理论研究。因为,这样的理论研究只会把问题引向肤浅和庸俗,对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毫无用处。第二,要防止和摒弃中国模式研究问题上的意识形态之争。在中国模式问题上,国外有人习惯于“冷战”思维,无端攻击或否认中国模式;国内也有人盲目崇拜西方模式,极力否定中国模式。与此相反,国外有学者鄙视“华盛顿共识”,有点过分赞赏“北京共识”;在国内,有的专家学者出于某种情感和思维惯性,在中国模式问题上表现出太多的社会主义优越感。这种研究态度虽然主观上是好的,但客观上往往有害处,也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克服。

三、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目的和基本态度

就中国模式展开科学研究,其目的不是宣传这个模式,更不是推广这个模式,而是不断完善这个模式,促进中国模式科学发展。所以中国模式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总结已有的成绩和经验,而是要重点研究这个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是中国模式研究应取的基本态度。

综观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的主要论点,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即:中国模式之所以受人关注,除了前面所述原因外,还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功,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第二,世界金融危机使欧美模式(“华盛顿共识”)备受打击,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性市场失灵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是不是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与之相适应?

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如下三个方面,即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加强对市场的科学有效调控、成功抗击世界金融危机,积极探索当代科技发展条件下的发展模式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如何完善和丰富中国模式,这很有可能是人类社会进步事业发展过程中最新的、也是最伟大的探索。这样我们回到本书的主题:中国模式研究极为重要,这不仅仅涉及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同时也涉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就此问题开展积极稳妥的科学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注释:

[1]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2]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3]郑永年,“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1日,《参考消息》2010年5月13日。

[4]《参考消息》2010年2月19日。

[5]《参考消息》2010年3月24日第16版。

[6]《参考消息》2010年9月30日第16版文章:《西方借撞船事件鼓吹“中国威胁论”》。

[7]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8]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9]参阅程恩富、辛向阳,《如何理解“中国模式”》,载《人民日报》2010年9月15日第7版。